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侯晓娟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侯晓娟,. 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 中国音乐学报,2022.5. DOI:10.12721/ccn.2022.157043.
摘要:
律动教学是适应当代学习理念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力,是汇集娱乐创作性、趣味能动性、实用艺术性等于一体,适合当代小学音乐课程的新要求、新理念,是教学改革的又一次创新。相较传统教学以灌输性为主,课堂气氛不够活泼明艳,容易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律动教学的推进,能够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整体的教学效果。当代教学要根据现有学生的整体情况分析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状况,以更精准的律动教学方式,更加完善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合理运用律动教学优势,提升现有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律动教学中小学教育
DOI:10.12721/ccn.2022.157043
基金资助:

1小学音乐律动教学重要性

律动教学的优势是层次感鲜明,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深度学校相结合,深度还原了音乐本来该有艺术价值,音乐的氛围感及感染力,让学生在音乐课中的发散思维有更好的延申。可以最大化发挥教师在音乐课堂的思维主导作用,是每一位学生在音乐课堂的学习中放飞心灵、发现才能更好的感受自我、提升自我,在优化音乐教学的同时锻炼学生们的能动力、展示力、自我认可力等,不断获取吸收音乐给予的良好体验,启迪审美能力和有着更为细腻情感体验,触动学生的 心灵的净化拥有高尚的情怀和优秀的音乐素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律动教学这种全新的课程理念在小学音乐课上得到良好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音乐教学的整体水平,在促进当代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德育和美育快速发展。音乐律动教学不仅达到快乐教学的目的,还能让学生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健康成长。

2小学音乐律动教学对策

2.1在模仿中律动,激发学习兴趣

在培养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效展开音乐课堂律动教学以积极的方式引导学生高效学习。教育工作者需要了解小学生的内心世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观察擅于模仿,为学生打造良好的音乐律动环境,让所有学生都能融入到音乐环境中参与感受音乐的美好。以《少先队植树造林歌》为例,教育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调研教材,深度剖析歌曲想要传达的主体内容、曲风节奏和中心思想等,将律动教学和学生模仿相融合,利用多媒体平台,完善教学内容、制作交互式动画、小视频等进行律动教学模式。

2.2在游戏中律动,建构音乐知识

教学中游戏的引入深受当代小学生的喜爱,将小学音乐课程游戏化更加符合律动教学要求。教育工作者需要将游戏与节奏有效结合,将游戏元素加入到音乐课堂的教育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节奏,在游戏中学习音乐知识,在音乐课上进行突破,通过 一系列有趣的律动教学。构建音乐新学科知识的高效认知,音乐知识水平的逐步提高从律动教学的科学角度酌情开展。在以《冬瓜与南瓜》律动教学的角度,渗透到以游戏元素构建的音乐教室的情境中。 老师可以在音乐节奏课上介绍游戏“猜猜我是谁”。《冬瓜与南瓜》音乐课件进行游戏规则简单,而游戏的内容、乐曲的音色、演奏的音速、曲子的节拍等内容多样,玩法多样,在游戏动作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进行有律动的教育活动。老师可以加入游戏唱歌,直接唱歌的同时和学生们一起唱歌。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展示一个装有冬瓜、南瓜、河豚和黄瓜等蔬菜的宝箱。学生可以进行“猜猜我是谁”游戏,在猜和摸的过程中,学生会一边听歌一边仔细听 思考相应的游戏问题,唱歌模仿,学会唱“冬瓜南瓜”歌曲的具体歌词,回答游戏问题。体验“冬瓜南瓜”唱歌的感觉,握手, 摇头、甩头、甩臀,实现游戏交互过程的节奏感还能记住歌词,执行相应动作,准确易懂理解歌词。

2.3在联想中律动,锻炼音乐思维

小学生来正处在思维模式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进行社团活动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各个层次的音乐思维的有效途径。 教师在音乐节奏教学过程中强调关联性,强化音乐课堂知识,各级教学大胆关联学生,在听、唱、学的过程中插上想象的翅膀,实现律动节奏,深入了解音乐思维,深刻理解歌词内容、表达情感、歌曲风格、韵律节奏等。教育工作者将学歌和唱歌加入戏曲合唱,欣赏和深化歌剧《甘洒热血写春秋》的律动,学生在学习律动的同时还可以观察律动,创作时学生使发挥了自我能力的过程。 结合《智取威虎山》故事,大胆提醒戏曲中所绘的画面,根据相应提示采取相应动作,深刻理解戏曲主题和内容,精准感受和准确把握戏曲变化,使力量和语气得到变化。 拓展歌剧等音乐知识的范围,发散音乐思想。

2.4在创编中律动,提高音乐水平

实践教学是新时代深化音乐课程,提升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是音乐课程实践中制作和编辑的重要环节。 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教育学习过程中加强音乐领域的实践,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共同分析的过程中运用有限的音乐知识,在实现律动培养同时,创作高音乐歌曲从而转化理论知识。音乐教材培养音乐技能,提高音乐素质,提高音乐水平。教育工作者可以将小组协作学习法和搜索学习法引入音乐节奏课堂,讲解歌曲内容,直接教授歌曲,让每组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互相练习一起学习。唱歌互相纠正错误学生可以掌握手拉手全球振动的节奏,把握情绪和唱歌技巧。之后,教育工作者实质上设置了音乐节奏课堂的练习任务,为学生提供了多种乐器,让小组学生探索“手拉手,地球村”的思想、情感、风格、内容、节奏和旋律。 歌曲和律动相互作用。在不改变歌曲主题的情况下,以乐器为切入点,创作一首新歌及其相应的舞步。融合了即兴歌曲、乐器、节奏演奏、舞蹈等。音乐课堂的实践实现了高效的动律教学,提高了学生音乐水平,加强学生环保意识,热爱地球,思考世界。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育工作者要在实践中出发,不断深化改革小学音乐课程的教方式及教学步骤,在以素质教育为背景的前提下,深入了解、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新时代教学的根本理念,强化音乐教学的先进之路,探索出高效的学习方法,确保学习过程中各个层次中的学生强化理解、加深记忆,灵活的运用课堂学习知识不断地在放飞自我、提升自我。在律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提高音乐综合水平的同时促进思想观、价值观健康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律动更好实现各阶段音乐课堂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鲁文苹.律动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9(12):79.

[2]林菲凡.浅析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应用[J].考试周刊,2019(80):150-15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