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音乐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侯海燕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侯海燕,. 多元音乐作业的设计与思考[J]. 中国音乐学报,2021.7. DOI:10.12721/ccn.2021.157080.
摘要:
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于如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方面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业作为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何优化设计作业的布置已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更是重要,本文主要以笔者所教的小学音乐学科为入手点,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自身从事多年小学音乐教学实际经验,分析小学音乐作业的特点,提出设计小学音乐作业的方法,希望能为优化当前音乐作业的布置,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小学音乐音乐作业教学效率
DOI:10.12721/ccn.2021.157080
基金资助:

在以往的教学理念好像是只有文化理论课程才会留作业给学生去完成,对于小学音乐学科来讲,都没有受到重视;但是像音乐这样的辅助学科来看,是否真的不需要布置作业给学生呢?答辩当然是否定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学校必须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化课的知识,对艺术类课程也应当不断加强自己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艺术类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增强自己的审美能力,促进自己个性才能的发挥,不断发散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提高素质教育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音乐作业的特点

(一) 作业功能的愉悦性。

同文化类学科的作业不同,音乐作业具有很强的愉悦功能,音乐教师所布置的音乐作业不是要求学生以文字或解题的形式将音乐知识进行课后的巩固训练,而是让学生将音乐融入到自己的现实生活当中,例如,在教完《幸福拍手歌》这一节课的时候,我会让学生在课下积极与同学进行拍手表演,也鼓励他们回家与家长一起进行唱歌练习,这样的一次作业练习,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真正发挥音乐的愉悦功能,不但能够愉悦学生的身心,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审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尤其是小学时期的音乐教育,只有加强学生的实践练习,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从小就树立起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二) 作业过程的体验性。

音乐艺术是一门情感性的学科,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体验和感悟能力,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思想上得到启迪,素质上得到提高。音乐教学的本质就是一种提高审美能力的教育,学生只有在亲身的体验学习当中才能够对美的事物有所感悟,才能影响到自己的思想变化,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时期,还没有完全形成完整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在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往往能够影响到学生一生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时期对学生进行音乐作业的过程体验,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例如,二年级教材中有一首歌曲是《不再麻烦好妈妈》,学生通过对这首歌的学习和感悟,能够理解妈妈的辛劳和对自己的呵护,使小学生从小就理解自己的妈妈,成为一个懂事的好孩子,而这种良好意识的形成就是在学生的情感体验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

二、浅谈小学音乐作业的多元优化设计

(一)注重层次性

音乐作为一门才艺性的学科,测评学生学习的成果是根据学生的才艺表现来决定的。才艺水平的高低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导,并让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训练。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作业设计时,要注重作业设计的层次性。作业设计的层次性分为三个方面:基础练习、经典音乐鉴赏、音乐创作。教师在进行基础练习的音乐作业设计时只需根据音乐大纲教学要求,给学生设计一些相应的音乐练习,让学生通过基础练习巩固课堂内容,提高学习效率。例如:一年级的学生在学完《两只老虎》《新年快乐》等儿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给父母反复演唱,让家长监督学生完成基础训练,并帮孩子录音,这样可以提高作业的趣味性,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环境下巩固课堂知识。这个过程可以拉近家长与孩子的距离,让家长了解学生的音乐掌握情况,并发现孩子兴趣。基础练习仅是对音乐基础知识的巩固,若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需让学生学会对经典音乐作品鉴赏。

(二)发挥表现性

小学生年龄小,对于枯燥无味的课堂会有厌倦心理,他们喜欢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喜欢在舞台上表现自己,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信任和认可。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表演机会,让学生在舞台上尽情地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例如:教师可将课上前十分钟设定为ì音乐纵情演绎î时间。在每节课结束后教师先给学生确立下节课课前十分钟的音乐演绎主题,并让学生自己结组,教师要强调结组时每个小组要注意人员的搭配,优势互补以求团队合作实现效率最大化的原则。学生全部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在课下排练,每个小组可以成立一个小乐队,利用自己在课上学习的尤克里里、吉他、钢琴、葫芦丝等乐器进行音乐伴奏,然后乐队里再挑选一个主唱。经过课下努力训练,学生便可以正式登台演奏,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个性和音乐才华。

(三)突出思维性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音乐虽然是一门技能型学科,但同样需要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思维方式和创作音乐的才能,要实现这两方面就要让学生学会研究各种音乐作品,从中体验作曲人的创作初衷和演唱者如何抒发音乐曲目中的情感。戏剧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历史上也有灿烂的戏剧作品。教师在进行戏剧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从研究戏剧的角度出发,更深层次地发现戏剧中传达出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另外,研究戏剧也可以采用中外对比的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逐渐普及,网络以其丰富的信息量、快捷的速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通过上网查阅有关戏剧的资料,如:通过查阅戏剧发展史、戏剧演唱的方法技巧等,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戏剧文化、演唱戏剧奠定深厚的基础;让学生本着研究的视角探索戏剧这种别样的音乐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戏剧演唱,同时对于其他的音乐形式的学习也起到了好的启发作用。

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注重作业设计的层次性,也要为学生搭建舞台,让学生纵情演绎;另外,通过研究音乐作品让学生发现音乐魅力,研究音乐本源。

参考文献:

[1]梁坤华.小学音乐线上教学的实践与建议[J].北方音乐,2020(17):115-116.

[2]黄立群.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个性化管理[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07):159-16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