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全面预算目标制定需进一步符合业务实际。财务预算制定时,未充分考虑公司当前面临的各项影响因素(如当地市场环境、公司内部运行等),可能使得公司制定的预算目标脱离实际,出现提前实现预算目标或无法通过努力实现目标的情况出现,这两种情况均会削减预算目标对全员的激励作用,从而使企业的发展与公司的长期目标脱轨,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2、项目预算管理需进一步加强。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公司项目预算执行进度出现月度、季度分布不均匀的情况,特别是年末最后两个月的入账进度出现大幅增长,说明项目预算的执行与项目里程碑计划脱节,出现年底扎堆入账的情况,同时使得企业存在资金安全的风险,同时严重影响项目的决算进度,导致公司不能及时形成有效资产。这些问题侧面反映出公司项目全过程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项目的招投标、物资采购及发货、结算、决算等关键节点还需进一步加强管控。
3、成本预算编制需进一步完善标准成本作业库。通对成本预算编制过程的调查发现:一是在申请预算的过程中,基层单位申请需求过于笼统,对申请预算事项的内容及价格标准未详细说明;二是预算分解阶段,由于历史标准成本体系无法满足当前业务实际需求,导致测算的标准成本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上述两个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本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及准确性,从而无法更好的满足公司降本增效的要求,在当前严峻的经营形势下不利于公司公司的高效发展。
二、提升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质量的有效对策
1、树立科学预算管理观念。随着预算精益化管理的要求不断提出,企业在制定全面预算时,应当符合企业经营实际,更好的激励全员实现全年预算目标,发挥预算“龙头”作用。电力企业多种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关键是将科学的预算管理理念树立起来,不断提升公司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使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全面贯彻和落实到企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从而为电力企业多种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2、提升预算编制的规范性。一是电力企业应该能够构建更加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机制,提升预算管理工作执行的效力,确保预算管理工作更具有透明性的特点。而对于企业而言,制度建设是多种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只有构建出更加有效的预算管理机制,才能确保多种监督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相应的决策人员也应该强化多种管理工作开展的严肃性。电力企业要对当前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和完善,提升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完善性,同时也要通过网络化管理,对企业之中的资金使用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加以动态性的控制。三是企业应该将所有的资金流动情况纳入预算管理工作机制之中,使每一个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得到有效的统筹和安排。
3、提升相关工作的执行力度。对于电力企业而言,预算管理的起点为预算编制,而预算编制的是否科学合理,也与财务预算管理的执行效力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预算的执行者往往是电力企业的基层员工,而企业的管理人员则应该对基层工作人员制定更加完善的考核机制,从而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更加完善和优化,满足电力标准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的具体需求。动态性监督管理机制的建立不仅体现在基层人员的考核与管理之上,还应该体现于各个项目的预算过程之中,对预算执行过程之中存在的多种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到提升财务管理执行效力的有效对策,从而提升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质量。
4、做好人才储备和管理工作。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是企业多种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支持,只有更加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才能确保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目标得到全面实现。而从我国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极度缺乏高级财务预算管理人才,而精通财务管理知识且明确电力企业运作机制的工作人员更是凤毛麟角。为了确保电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要求相应的工作人员做好人才储备和管理工作,邀请有着丰富财务管理经验的人才参与到企业培训之中,从而使企业之中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与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实际要求相符。除此之外,也要能够做好相应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未来是信息化管理的时代,而手工业务将会被信息化技术全面取代,这也就要求了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明确ERP等财务软件的操作流程,了解软件之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并能够在遇到相关问题时加以合理的解决,确保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也要在实际工作之中对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表现进行深入的分析,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做好人才的职业生涯管理工作。
5、制定合适的预算编制方法。目前,我国很多电力企业仍然采用的是滚动预算性编制方法,在每一个季度开始时,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下一季度的预算加以修改。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短周期预算工作更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而从世界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趋势来看,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都已经开展了年度预算管理工作,降低了相关工作开展的局限性,同时辅助以固定预算模式和定期预算模式,这也使预算分季的执行力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6、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是现代化企业强化内部监督管理控制的重要制度,想要确保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就需要做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工作。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能够提升企业多种内部资料的完善性和有效性,解决过去预算管理工作之中存在的盲目性问题。内部控制机制的运行要求预算管理工作必须含有相应的数据依据,并通过内部管理方针使数据的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从而使预算管理的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在这之中,内部控制机制能够使企业发现当前预算管理工作之中存在的多种问题,确保多种错误能够得到及时纠正,从而让企业内部运行更具有科学性和秩序性。
三、小结
总之,我国当前电力行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预算管理工作严格控制。电力企业必须采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帮助企业发现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之中存在的多种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加以有效地改正,进而强化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最终推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简玮,曾宪桦,周贺璇.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强化途径[J].中国高新区,2017(21).
[2]方军红.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优化措施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