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高中政治课教学现状
(一)课程受重视度不高
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制约,高中政治工作很容易受到学校及老师的忽略,很难获得学生和学生对其所发挥的作用的全面认可。由于学生和教师对其自身的关注程度较低,其课时少于数学和语文。在这样的背景下,老师之“教”和学生之“学”之争,都是以考试为目的,以取得好成绩为目的,其他的价值培育和政治教育都被抛诸脑后。
(二)教育理念落后
目前,我国的新一轮课改还在继续,但新课改的落实还不够好,特别是在高中政治教育方面,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再进行课程的时候,老师还在沿用着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老师是课堂上的主人和知识的传递者,他们进行的教育大部分都是以自我为核心,以考试为目的的。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很难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部分政治老师也在探索新的教育理念,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应试”的影响,在高考的重压之下,老师们让他们去背诵他们所学的东西,从而获得一个好的分数,而忽略了其他的教学价值和素质的培养。这反映出目前部分老师受高考的冲击,只是一味地进行“填鸭式”的教育,教育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转变,导致了课堂的实效性不高。
二、影响高中政治课教学效果的因素
(一)教师因素
由于高中生在心理发育和政治修养方面都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因此,要加强对其进行正确的认识和培养。在目前的政治教育中,有些老师过分注重学习成果,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没有充分地体现本课程的教育价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
(二)学生因素
高中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和学习成效有着紧密的联系,唯有具有很高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成绩才会更好,他们的精力也会更多,对所学的内容也会更加深刻地了解和了解。高中政治课程内容多,教学内容单调,教学效果差,教学效果差。所以,在实际的课堂上,有些同学不能专心听讲,不能主动地参加到课堂上来,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目的。
三、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举措
(一)准确把握教材,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起到了引导者的作用,既要把所学的内容教给学生,又要教给他们做人的原则。在新的课程背景下,要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老师们要开阔思路,把自己的想象和创造性都挖掘出来,改变过去对政治课的轻视,要对这门课程的教育作用和价值进行全面地了解,按照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来开展好自己的课堂教学。同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抛弃过去的一些误区,加强对本学科的研究,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度开放性的高质量的人才。
此外,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老师们必须正确地掌握好自己的政治教科书,仔细地阅读新课标,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研究,并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来确定自己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基于这一点,老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为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老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人不同,在实践中,要按照他们的个人需要和认识状况,安排各种不同的教育方式,给他们更多地提高的可能,让他们尽早地到达“最近发展区”。
(二)搞好教学的引导,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在政治教学中,引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一个好的课堂引入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同时也能创造出一个好的课堂气氛,提高整体的教育效果。为此,政治老师要精心地安排好引入环节,以引起他们的注意,引导他们把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到课堂上来,从而达到高品质的教育目的。在教学中引入多种形式,如故事导入、音乐导入等。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学生的发展特点,采用什么样的引入方法。在教学引入过程中,老师应该合理地扩展教科书的内容,挑选出一些他们喜欢的东西,采用一种让孩子们喜欢的引入方法,不仅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还能开阔他们的眼界,为提高他们的核心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要保证课堂引入材料的典型性和真实性。在教学中,老师所选用的引入教材要与当前的社会热点紧密联系,要具有现实意义和典型意义;二是教材的引入要与教材的内容密切相关。课堂引入资料的种类很多,但必须与课程的内容有一定的联系,保证引导的资料能够很好地引导到教学内容上;三是教材的引入要联系到学生原有的认知体验。老师所挑选的引导材料,应该是跟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关,是他们目前的认知和经验所能接受的,所以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抽象,要以调动他们的兴趣为主要目的。
比如,在讲授《伟大的改革开放》这一课程时,可以采用“音乐导入”的方法,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在刚开学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孩子们表演歌曲《春天的故事》,让他们尽情地享受音乐。让学生在听完这首歌之后,再提问,例如:这首歌里所说的“老人”到底是什么意思?《春之传说》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在课堂上,同学们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热情,并在课堂上进行了热烈地讨论。通过巧妙地引入,使同学们对该节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为以后的课堂教学打下了基础。
(三)营造良好氛围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艺术家的角色。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政治课要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密切结合,教师可以针对自身的教学内容精心营造适宜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氛围中,在相应的情景体验中获得知识。另外,教师在创设教学情景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其内心需求和情感需求,为其设计适合其学习动机的情景,使其可以在真实的情境中探究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进而形成一种恰当的思考方法。教师在创设教学情景时,要将新课程的理念与课堂上的要点与要点结合起来,利用多媒体、大数据等技术,为学生创建高效互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如临其境,巩固所学的知识,进而实现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结语:
《高中政治》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能力和较强能力的课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进行教育方法的创新,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才能有效地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然而,要想提升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变革与探讨,将枯燥的课堂转变为生动活泼的课堂,使学生有兴趣学习,不断提升其核心素养,推动其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颜小丽.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分析[j].高考,2022 (03) : 72-74.
[2]郭锦红.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与法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课程,2021 (31) : 82.
[3]张钰.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基础教育论坛,2021 (10) : 70-71.
[4]曾莺.基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学科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 新课程(下),2019 (05) :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