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开展“微耕”活动的意义
李煌妹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煌妹,. 浅谈幼儿园开展“微耕”活动的意义[J]. 课程教育研究,2025.3. DOI:10.12721/ccn.2025.157024.
摘要:
微耕是自然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是儿童了解自然生态的一种载体,在微型耕作中,儿童可以获得足够的时间和环境的支撑,使儿童能够在自由而形象的观察中,对生活进行探索,获取新的知识。我园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为孩子们建立“开心农场”,通过真实情境,真实体验,真实收获,让孩子们在情感、习惯、技能等方面得到积极的体验。激发孩子成为-一名亲近自然,爱探究,爱表达的阳光孩子。
关键词: 微耕活动幼儿教育
DOI:10.12721/ccn.2025.157024
基金资助:

前言: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交往与共享”是幼儿科学知识和体验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微耕中,我们注意指导幼儿进行沟通和共享,并鼓励他们在微耕中与植物、同伴、老师进行积极的互动,逐步地获得真实。开放的图文集合,使学生内化的科学知识和概念,体验,情感,态度等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一、种植活动下,幼儿以及教师的状态

在每年的新学期,幼儿园都会组织小朋友们的种植活动,活动的顺序是:选什么植物,在什么地方种植,什么时候种植,观察种子的成长。无论是老师还是幼儿,都会在一开始就对种植活动充满热情和兴趣,并且会制定出种植的每一步,规划好每个种植步骤。小朋友也会很用心的挑选自己喜爱的花草,并做好种子。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经常在种植活动中加上自己的主观意识,让儿童处于活动的未端处,在种下之后,由于植物的生长进程具有周期性,因此,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对于植物的生长进程的观测就会变得越来越弱,而更多的是注重收割。目前的状况是:重起点、重成果,轻过程。也让孩子们丧失了在种植活动中进行观察和探索的能力。

二、走进微耕乐园,体验耕种乐趣

在微耕的过程中,引导孩子们参加到自己喜欢的领域中去,去体验和表达他们的思想。能打扫小菜园、能修剪花草、能丈量花草、能记录观测成果,这些都是小朋友的微耕工作之一,让他们的生命更接近自然。儿童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提高了他们的生活经验,提高了他们的认知水平,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更好地接受他们所不熟悉的知识,并形成了很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在微耕园里,孩子们可以自由地去探究,在轻松的氛围中,他们可以自由地进行各种探索,与同伴们进行交流与互动,互相提高,并且因为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他们的需要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一些孩子喜欢水生植物,一些孩子喜欢泥土,一些孩子喜欢树叶,一些孩子喜欢吃水果,一些孩子喜欢做一些动作,一些孩子喜欢观察等等。与室内活动比较起来,微型菜园活动在时间、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个孩子的特征,孩子们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特征,自由地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三、挖掘微耕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实践与观察能力的提高

因为植株的成长是一个很慢的过程,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必须细心呵护。孩子们在播种的同时,也在期待着它们的成长,每天都在仔细的观察它们的变化。在对微型菜园的观察中,孩子们已经养成了认真观察、敢于发问、互相交流、认真做笔记、共同分享所看到的东西的好习惯。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还会无意中看到许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蔬菜上开黄花,禾苗上结出白穗,花谢后结出果实,有的结籽,有的结豆英,有的结稻谷,这一切都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变得非常丰富。

(二)合作与管理能力的提高

在“微耕”的实施中,幼儿、老师和家长都要参与进来,共同经营好“小菜园”。在春天的时候,大家就菜园里该种什么作物,各种蔬菜水果怎么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孩子们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且根据这些观点进行了讨论,最后形成了一致,从而对农作物的种植进行了科学的安排。在种植的时候,请有经验的父母来指导微型菜园的种植,让孩子们感受到更多的种植快乐,同时也让孩子们知道,想要让蔬菜长得好,就必须要施肥、除草、浇水。通过实际操作,在每日的自由活动时间里,孩子们都会互相提醒自己要去经营微耕园,在参与了微耕园的经营之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趣,能够更好地推动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四、关注植物生长变化,帮助幼儿获取相关经验

对儿童而言,他们的各个方面的能力都还处在启蒙时期,是比较脆弱的。但是,在进行栽培的过程中,需要孩子们能认真地、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植株的生长状况。所以,老师应该在进行植物栽培的过程中,对儿童的观察能力进行培养,增强他们的毅力,让他们逐步学会独立地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

比如,在进行植物栽培的时候,老师要先给孩子们讲清楚每种植物的名字,然后用植物的生长特征来引起孩子们的注意,这样就能让孩子们认真地去看植物的外表特征,并且和孩子们一起探讨植物的生长情况。与此同时,老师也可以让孩子们把自己想象中的植物将来会成长成什么样子,以此来促进孩子的人格发展,刺激他们的想象力。另外,在进行植物栽培的过程中,老师要帮助孩子们建立植物观察记录表,指导孩子们对植物的生长状况进行观察和记录,还可以用照片的方式记录植物每天的状况,并把它们装订在一起,这样可以让孩子们更加细致地观察到植物的生长动态。

其次,因植物种类差异很大,有些种类的作物,如玉米、大豆等,在生长期发生了比较显著的变异;有些植物在生长期间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比如多肉。所以,老师应该指导孩子们认真地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状况,然后帮助孩子们进行植物素描。比如,小西红柿发芽,大豆幼苗长高,草莓幼苗枯萎。在老师的指导下,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可以让孩子分组进行观察和记录。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孩子们画出当天的植物生长状况,老师要对孩子们的素描做一个评估,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观察。另外,这种方法还可以增加儿童对植物的认识和对植物的种植体验,促进儿童的人格发展,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五、融入课程,创设微耕环境。

种植的目标是探索性的,通过课程的形式,让儿童对种植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了解种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产生怎样的比生长,以及在不同的环境下,植物的生长进程是如何变化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周边环境的优势,本着积极使用感觉的原则,为幼儿创造适宜的教学环境,给幼儿创造活动、展示才能的机会与条件。”老师要为幼儿营造好的微耕环境,要给幼儿呈现一个多彩、真实、触摸、嗅得到、听得到的微型菜园。在园林环境方面,我们可以为孩子们营造一种趣味盎然、新奇别致的绿色生态环境,并富有创造性地栽种。在栽培上可分为水培区和土培区。种植面积并不局限于种植花园。能将植物移植到我们的天然角落。

总结:总之,微耕是幼儿时期非常关键的一门课程,它是孩子们发挥天性、探索自然、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契机,也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天堂。所以,幼儿园应该积极地进行植物种植,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的浓厚兴趣,让他们对自然有更好的观察和探索,让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管理能力和责任感,让他们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使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促进幼儿的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振亚.浅谈幼儿园开展微耕活动的教育价值和实施策略[J].新智慧,2022(31):45-47.

[2]贾金凤.开展微耕活动 建构幼儿园种植园本课程[J].考试周刊,2020(A2):161-16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