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政策的小学音乐课后作业多元化设计新思路
杨雁儿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杨雁儿,. 基于“双减”政策的小学音乐课后作业多元化设计新思路[J]. 中国音乐学报,2023.2. DOI:10.12721/ccn.2023.157017.
摘要:
在“双减”政策下背景下,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科目之一音乐也应当遵循这一政策导向,通过课后作业多元化设计这一举措充分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本文首先介绍了“双减”政策以及它和小学音乐课后作业多元化设计的关联性,然后从音乐本身所具有的功能、音乐所具有的教育意义以及课后作业多元化设计对家校联合的作用多方面论述了小学音乐课后作业多元化设计对遵循“双减”政策导向的重要性,最后提出来小学音乐课后作业多元化设计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双减”小学音乐课后作业多元化
DOI:10.12721/ccn.2023.157017
基金资助:

一、小学音乐课后作业遵循“双减”政策导向的意义

(一)“双减”政策的背景和要求

在“双减”政策实施之前,义务教育学校尤其是小学实施“三点半”放学的措施,这一举措本是为了增加学生的课后时间,实现学生“减负”,但课后时间的增加带来的是学校作业和校外辅导的增加。学校作业过于繁重且质量不高,校外辅导占用学生大量时间,因此,“三点半”放学这一举措不仅没有为学生减轻学业压力,反而是更进一步地增加了学生的负担。2021年7月24日,中国中央办公厅、国务院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该文件提出要坚持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减少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家校协同,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1]

(二)“双减”政策与小学音乐课后作业的多元化设计的关联性

课后作业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回到作业的本职功能,根据孩子的现实状况,以兴趣为导向,通过对课后作业形式的多样化设计,改变学生对于作业的态度,提高学生对于完成课后作业的积极性用一种新颖的方式让学生温故知新。此外,音乐课后作业的多元化设计能够以一种家校合作的方式展开,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中来,家长的参与,不仅是对孩子的陪伴,也是对孩子教育的了解与参与。从以上两方面来看,由此看来,小学音乐课后作业的多元化设计是对《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思想精神的贯彻落实,能够帮助实施“双减”政策。因此,“双减”政策与小学音乐课后作业的多元化设计之间无疑是有极大关联性的。

二、小学音乐课后作业多元化设计对遵循“双减”政策导向的重要性

(一)音乐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1.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在我们欣赏音乐时,我们也是在于作曲者进行情感上的一种共鸣,情感教育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懂得感恩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从某种程度上说,情感缺失的学生会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比如音乐课本中《感恩的心》这一课,这首歌感人的元素浓厚,音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辅以手语集体演唱这首歌从而帮助学生达到情感的共鸣,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实现心理健康发展。因此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情感,对培育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要意义。[2]

2.音乐对于减轻压力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当一个人长时间处于紧张、充满压力的情况下,往往会陷入焦虑、疲倦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听音乐可能会帮助放松压力甚至使人精神振奋。听一曲舒缓的纯音乐,帮助人从压力和紧绷的状态下解脱出来,听激昂的音乐帮助人重拾信心、满怀希望,甚至是一段伤感的音乐也能通过情感上共鸣帮助排解听者心中的苦闷。学生也往往有着由于学业、人际交往等所造成巨大压力,音乐能够帮助他们排解压力。

(二)音乐所具有的教育意义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好的音乐教育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学研究上,有一个著名的学术理论——莫扎特效应。关于“莫扎特效应”,这一理论出现在1993年,在当时的杂志的一篇文章中,写作者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听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k.448的其中一部分能提高人们的智商,增强人们的空间推理能力。目前来看,这一理论的科学性仍待考证,但音乐确实对人有益,实际上听音乐能促进对大脑的开发和锻炼,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小学音乐中的内容具有各方面的教育意义。音乐课本中如《端午节》等篇目能够增加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了解;欢快的《瑶山乐》、《凤阳花鼓》能让学生领略民族风情,了解少数民族文化;《救国军哥》、《保卫黄河》等爱国歌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一种好方法。

3.音乐教育是实行美育的重要途径。现当代中国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其中“美”指的就是美育。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通过美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美学观点,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音乐是美的代表,美妙动听的音乐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美,小学音乐教育是美的教育,通过引导学生欣赏美妙动听的音乐,让学生发现美、认识美、了解美,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课后作业多元化设计对家校联合具有促进作用

小学音乐不同于其他课程,音乐学习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这就为小学音乐课后作业的多元化设计实现提供了可能性,也为促进家校联合提供了机会。比如以视频形式上交作业,录制家长和孩子共同演唱歌曲音频这样一种作业形式,这不仅能够帮助融洽家长与孩子之间关系,和睦家庭,而且还能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和在校生活。再比如还能在课后服务或是周末举办音乐活动,共同参与。这样诸如此类的小学音乐课后作业的多元化设计,对于促进家校联合具有重要意义。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后作业多元化设计策略

(一)分类布置作业。

增加课后作业的灵活度,分类布置作业。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如果以统一的标准来判定学生的课后作业无疑是不合理的,甚至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对学生的个人成长造成不利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可以选择分类布置作业,比如声音响亮甜美的可以选择唱《美丽的朝霞》等轻快的歌,声音低沉的可以选择唱《保卫黄河》这类要求声音沉稳的曲目。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发挥学生的长处,充分尊重学生自身,让他们在音乐的课后作业中获得参与感和成就感,从而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增加要求合作的作业

增加要求合作的课后作业,学生组队合作或是和家长共同完成。例如:音乐教材中《茉莉花》这一篇目,要求学生组队共同完成。学生可以在演唱歌目的基础上,增加舞蹈、乐器等形式,共同来表演一个节目。这样的课后作业有助于增加学生参与感和对课后作业的兴趣性,在合作中相互学习,交流演唱技巧,提高自己对于《茉莉花》这一篇目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一个合作中,同学之间增进了感情,增加了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会了合作。而与家长共同完成这项作业,能增加学生和父母之间的相处,让家庭成为教育的一部分。这样的作业形式能增加学生与同学、家庭的交流,在与人交流中排解压力,丰富自身情感,有助于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对“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

(三)布置相关拓展作业

音乐的学习不能拘泥于其本身,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一些课后拓展作业来增进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充分发挥音乐的教育作用。比如《春天来了》一课,可以布置画一幅有关春天的话这样的作业。又比如《梨园金曲》这一篇目,可以让学生为家长表演京剧。这样的作业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接受音乐教育,自然也就完成课程的教学目标。[3]这样的作业不再是无意的,它能使音乐及其课后作业的教育意义充分发挥出来,达成“双减”政策的目标。

(四)通过多种形式来布置作业

音乐的学习有很多途径,课后作业的形式同样可以多种多样。比如《木桶有个洞》一篇中,可以组织一个相关的音乐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自身选择,用多种形式来表演这一篇目,无论是诵读、演唱还是表演音乐剧的形式,都能以一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发挥课后作业对学生的教育作用。通过这样的作业形式,学生能将音乐融入生活,增加参与感,这样的活动也能帮助学生排解压力,从各方面而言,都符合“双减”政策的实施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音乐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其课后作业的多元化设计符合教育的发展目标,小学音乐课后作业多元化设计对遵循“双减”政策导向的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由于“双减”政策颁布不久,小学音乐课后作业多元化设计仍然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应当受到老师和家长等多方主体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中国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N]. 中国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1.

[2]袁学菲. 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北华大学师范分院.

[3]方建军.音乐作业多样化设计的实践反思[DB].201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