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课程,其艺术价值在于它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意识和品德素质。为了适应新课标要求,初中音乐教学应不断变革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整体艺术认知水平,为今后的人生情感、审美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初中音乐课教学,是中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1开发音乐资源,弘扬民族文化
新课标要求初中音乐教学提高对民族音乐的重视,弘扬民族文化。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应深入开发本土音乐资源,从不同的角度寻求音乐教育与民族文化的融合,帮助初中生养成高尚的审美情操和民族自豪感。现实生活中,很多初中生对流行音乐趋之若鹜,对传统民族音乐却并不喜欢。针对这样的现象,音乐教师需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从民族乐器教授入手。可以开办音乐演奏社团,利用课余实践教学生使用二胡、古筝等民族乐器,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第二,从民族音乐课程入手。积极创编校本音乐教材,融入民族音乐知识,在试听训练中培养民族情感。第三,从民族音乐搜集入手。实地调查,搜集民间的音乐资源,使之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凸显民族特色。
2加强合作交流
新课标要求课堂教育不能够局限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理念,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所以,在音乐课堂上,老师可以把全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让他们通过具体的讨论解决一些音乐问题,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还能增强对音乐的共鸣。比如,在具体学习一首歌曲时,老师要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网络等途径查找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分享给大家。在学习完这首音乐后,老师还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找到一些和这首音乐曲风类似、表达的情感类似的音乐,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该堂音乐课的内容,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对音乐学习的能力,进而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水平。因此,通过分组合作学习音乐的模式,能够增强音乐课堂的高效性,也能减轻学生学习音乐的压力。
3创新教学理念
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创新教学理念,要使音乐教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从而保证学生可以通过具体的音乐表达出自身的情感,使学生逐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激发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应该组织一些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生活充满美妙的音乐,使音乐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乐可以给人心灵的冲击,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都可以听到一些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也逐渐影响着学生。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中的一些音乐作品,同时将音乐作品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使学生能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通过类似的方法,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音乐,而不是只停在听觉体验上,学生与音乐能够产生共鸣,那么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挖掘美育素材,渗透审美教育
音乐是一门美育课程,其教育目的除了要教授知识与技巧,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审美培养。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认清自己引导者、组织者的身份,发掘与教材相适应的美术资源。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必须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审美教育。比如《二泉映月》,是一首反映孤独者的心境、夜行者的忧郁、抗议者的性格的音乐,这是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的作品,其意境悠长,情感丰富,富有韵律之美。在课堂上,老师首先要让学生们去聆听《二泉映月》,体会旋律所表达的情感;接着,让学生们进行想象,走进由音乐创造的艺术环境,为后续所要教学的内容做好铺垫;其次,利用多媒体介绍作者、相关传统乐器,介绍《二泉映月》的来源、创作流程,使学生对音乐、传统乐器,有更深入地了解。让学生们在欣赏经典的乐曲时,能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通过对相关画面的联想,体会相关的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
5新课标下,挖掘丰富的鉴赏素材,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音乐是一种兼具情感和艺术的高雅艺术,它既可以洗涤学生的心灵和思想,也可以使学生在感知、体悟、探究中获得深层的艺术潜能开发。所以,在选择鉴赏性教材时,要从学生的现实情况入手,加强整合、重构和发掘鉴赏资源,并将鉴赏资源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多元化、丰富性鉴赏素材的指导下,以多种角度进行鉴赏。在鉴赏音乐的过程中,从自身的角度体会到音乐的美感,探索各种音乐中所包含的艺术元素,从而使鉴赏的水平逐渐提高。与此同时,鉴赏教学的设计不能只局限于听"的层次,还要注重引进辅助乐器、视频、图画等,使学生在鉴赏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乐感和鉴赏水平,理解音乐作品的含义。比如,在鉴赏《二泉映月》时,老师可以引入几首二胡版本的现代音乐,让学生们继续鉴赏,通过聆听二胡版本的《红颜旧》和《菊花台》,学生可以深入地了解二胡的特点和气质,挖掘学生的深层感受。另外,还可以导入一些辅助视频,让学生们去欣赏和学习。可以把二胡带入教室,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体会其中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认知和鉴赏能力。
结语
总之,在新课标的引导下,让初中阶段的学生的思维和鉴赏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养成独立的审美观。所以,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重视对学生的乐感和鉴赏能力的训练,从根源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认知水平和核心素养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冬梅.试析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路径[J].戏剧之家,2021(36):122-123.
[2]徐茜.“互联网+”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1,23(24):224-225.
[3]宋萍萍.基于初中音乐学科“人机对话”测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音乐天地,2021(12):17-21.
[4]焦佳航.葫芦丝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戏剧之家,2021(34):59-60.
[5]许京.初中音乐唱歌课情境化教学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22(1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