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张晓光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晓光,.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策略[J]. 中国音乐学报,2024.7. DOI:10.12721/ccn.2024.157061.
摘要:
教育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时代,在现代音乐学科理论指导下,教师应结合音乐学科特点,构建网络课堂,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环境的价值。本文探讨了“互联网+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优势,并提出了“互联网+”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关键词: “互联网+”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061
基金资助:

“互联网+”应用于教育领域已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互联网+”应用于小学音乐课堂,取得了诸多优势,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可视化目标。在音乐知识教育方面,利用网络技术使学生在课堂上理解知识的难度大大降低,从而使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高,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也得到了创新。小学音乐教师应拓宽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为音乐教学注入新鲜血液,提升音乐课堂的魅力。

一、“互联网+”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优势

“互联网+”时代,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向互联网、信息化课堂转型,借助互联网+教育的新理念环境,小学音乐课堂的生动性更强,吸引了小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大大提高。因为有了网络技术的支持,音乐课堂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音乐知识,使学生保持学习热情和态度,学习思考、探究音乐知识。小学生积极参与音乐课堂教学,借助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形成音乐鉴赏力和审美能力,实现新课标提出的审美教育理念,促进音乐学科审美教育水平的提高。在“互联网+”课堂中,通过音乐来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有助于学生在丰富的音乐体验中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
二、“互联网+”背景下小学音乐课程的实施方法

(一)坚持以生为本原则

在音乐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坚持生本原则,构建信息化音乐课堂。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音乐基础、兴趣爱好等,制定教学方案,建立信息化、互联性的教学环境。教师可结合音乐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辅助学生音乐技能。例如,小学音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歌曲内涵的理解,运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让学生了解歌曲中所传递的情感,感受国歌的气魄。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影像功能播放教学资料,如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影像资料,让学生在歌曲中感受雄壮壮丽的场面,感受中国强大的力量,震撼心灵,激发学生内心情感。小学生理解新事物往往具有较高的普遍性,结合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学习特点和困境,教师可提前制作 PPT,将我国大好河山的图片展示出来,通过爱国的精神熏陶和引导学生体会中国人的荣誉感,培养学生对祖国的归属感,升华学生的情感,提高他们的歌唱水平,让学生带着感情去唱歌,学习音乐知识,提高审美素养。

(二)激趣导入

常言道: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因为年纪小,对未知的东西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因而更有必要发展多种教育手段。需要逐步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使学生能集中精力去享受音乐,才能逐渐提高教学质量。比如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乐曲,从故事开始由简单到复杂,逐层增加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在音乐课上,老师要根据课程内容,为学员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才艺展示平台,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如跳舞、游戏、猜谜等,让学生积极参与,既能锻炼他们的勇气,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领悟力,为以后使教学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使其与音乐学科教学的特性相结合,确保其高效地开展。在当前阶段,有效地组织小学音乐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的教学条件下,小学音乐教师应努力调整自身的职业,转变别人的观点。小学音乐教师要正确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正确地指导和引导学生,使学生对学习音乐充满热情。同时,在音乐教科书以外,我们要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并指导他们发展自己的鲜明性格。
(三)创新教学模式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技术,教育教学必须以互联网+教育为基础,构建翻转课堂网络课堂,改变传统授课模式,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教师可利用网络技术开展音乐教学活动,采用互动式教学、情境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学生音乐知识技能。例如,在音乐教学、歌唱教学和理论知识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个体探究式教学、团队合作教学、情景表演教学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利用网络学习平台丰富音乐资源的教学课件,利用微课视频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提前预习,下载微课视频到终端设备上观看、学习,反复思考、探究教学课件,在拓展任务活动中体会音乐的魅力。例如,在《浏阳河》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语言搭配图片讲解知识,制作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构建翻转课堂。在课堂上,学生结合自己欣赏的歌曲,拓展想象,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通过绘画、朗读等方式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学生是学习主体,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和形式,学生能够深刻地记住歌词,理解歌曲的内涵,积极学习音乐知识,提高课堂参与度。

(四)艺术处理

大部分的小孩子天性就是喜欢玩耍,他们很难长期集中精力。在此基础上,小学音乐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游戏来了解自身的音乐知识。教师的教学行为在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提高。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教学作用,使其符合课程的要求,营造出有趣的、体验的音乐环境。为此,应注重学生的身心特点、学习特点和兴趣,加强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根据学生活泼、好玩的性格,音乐的节拍或弹奏是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每次学习歌曲,教师都可以按照歌词的内容来引导学生掌握旋律,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住歌词。例如:1.启发学生律动即兴表演。2.找出跳得好的学生请他表演给大家看。3.总结出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4.个别检查。在表演中,老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赞扬。于是,“观众”们纷纷举起双手,请求登台,哪怕是平时比较怯懦的同学,也都迫不及待地想要上台。舞台上的演员们情绪高涨,教室里的氛围也随之高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弹奏水平,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提高他们的音乐学习兴趣。

(五)拓展延伸

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要把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践经验尽可能结合起来。传统的教学观念,制约着教师的思维,阻碍学生的发展。音乐老师要从生活中、学生熟悉事物开始,使音乐随时随地都能听到,从而更好地体会到它的价值。正如俗语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因此,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必要的。比如,当老师提醒大家感受歌曲《喜丰年》时,背景为丰收季节,生动展现了中国农村传统节日的喜庆场面。教师就可以问学生“同学们知道丰收季节在几月份吗?,还有一个节日叫丰年节,有同学知道吗”等等,然后老师借此介绍新课的内容。运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逐步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对音乐的愉悦。

结语

总之,“互联网+”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使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新颖,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作为一位音乐教师,应充分运用“互联网+”的网络资源,对小学音乐课堂进行不断地创新,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从而达到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闫航.“互联网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J]. 天津教育,2020(30):131-132.
[2]王丹.“互联网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J]. 西部素质教育,2017(9):180-181.
3 雷林霞.利 用 信 息 技 术 创 新“互联网 +”小学音乐课堂 [J]. 新课程,2020(3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