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程体系中,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负担,甚至还必须进行一些额外的补习。而“双减”政策的实施,则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目前的教育问题,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在“双减”政策下,小学音乐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一、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一)缺乏足够的重视
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文化课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而音乐课程则被视为一门副科,可有可无。其实,在小学升入初中时,音乐是一项不考的课程,无论是学校的领导,还是学生的父母,乃至学生本身,都对此并不怎么上心,甚至连教师,都觉得音乐教学毫无意义,只把它当成了自己的工作,而非责任。试想一下,如果大家都不把注意力放在音乐上,那么音乐的教学效果自然就很低。
(二)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许多小学音乐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先唱一段,学生跟着唱,接着又分批次地唱。这种方法,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往往就算学生再努力,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情感上的体验不足
当前的小学音乐教育,尽管与以前的教学方式有了一定的变化,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没有注意到学生的情绪感受。音乐是一种具有丰富感情的艺术表现形式,所以学习音乐不仅要学会唱歌,还要学会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但是,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过分注重技术的传授,忽略了这种情感体验,从而导致了小学音乐教学的效率较低。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一)感受音乐的基本元素,体验音乐独特的魅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习音乐的基本元素是很重要的,但是单纯的输出知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会很肤浅,很容易就会丧失学习的兴趣。所以,要强化对音乐的体验,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真正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逐渐地培养起学习的兴趣。比如,现在的音乐剧就很有教育意义的,它不但有音乐的特点,还可以通过情节和舞蹈来吸引学生,让学生逐渐掌握音乐的知识和欣赏技巧,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促进合作学习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用一种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整体、均衡的提高。这是由于学生本身的音乐基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学生所接触到的乐理知识、家庭背景、文化认知、兴趣爱好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进行小学音乐教育时,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必须做到因材施教,贴近学生的认知基础,制定适合学生发展方向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运用学生最拿手的方法进行表演,稳定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使学生的主动表现更加灵活,更加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动力,营造一个高效的互动交流氛围。只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和学生进行对话和沟通,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兴趣小组,由学生分组进行汇报,并通过合唱、音乐剧、乐器表演等形式来展现自己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三)引入信息技术,提高研究效果
以往,小学音乐教师都是因循守旧,死记硬背,给学生写了一大堆的板书,让学生自己去抄,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一节课下来,学生也学不到太多的东西,很难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这就给学生以后的音乐学习带来了困难。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合理、高效地运用,能够在短短的几十分钟之内,将大量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因此,在我国小学音乐教育实践中,应积极引进现代科技手段,以弥补其不足,从而推动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
(四)评价和记录优秀的学生成绩
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各个科目的教学不再以分数考核为目的,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进行小学音乐教育的同时,也要引进过程评价方法,以日常教学活动为依据,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并对其进行正面的肯定与激励。同时,充分开展家长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档案待评等多种形式,将学生优秀的学习成绩记录下来,并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展示,使学生能更好地融入到音乐的学习中,自由地成长。比如,教师可以把学生排演的优秀作品录制下来,发放到班级群里,让学生与父母一同观赏,既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又能促进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交流。此外,在校园艺术节、六一儿童节等节庆活动中,也可以安排学生在舞台上进行表演,增加学生的舞台体验,让学生更加自信,更加积极。
(五)设计收集和整理作业,并安排个人体验作业
通过在音乐课程中设计作业,能有效地帮助课堂教学,使学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但由于实行了“双减”政策,使得作业数量得以有效地控制,相应的作业安排也必须持续地进行优化。而最优的作业安排,则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时间内,根据不同的音乐文化背景,对所学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整理,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才能更好地安排学生的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的得心应手。例如,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民歌的时候,其对应的偏好也会有一些差别,所以可以让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其创作背景进行调查和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其特点和表达方式。这样既能有效地吸引学生完成相应的作业,又能保证作业的质量,还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下的小学音乐教育如何做到“减负增效”,这是目前我国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上所述,我们对目前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双减”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认为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提高目前小学音乐教育的质量,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天薇,郑云宏,费松琪,杜衣杭.“双减”下小学音乐美育的践行途径[J].大众文艺,2022(03):153-155.
[2].浅谈双减背景下小学音乐减负教学[C]/课程教学与管理研究论文集(五)[出版者不详],2021:361-365.
[3]张道平.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J]. 基础教育论坛, 20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