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江小明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江小明,. 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 中国教育学报,2024.1. DOI:10.12721/ccn.2024.157003.
摘要: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主要是以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而阅读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小学中部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要持续地充实自己的阅读教学,对自己的阅读方式进行革新,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教育水平。
关键词: 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003
基金资助:

进入小学中段的小学生思维仍以感性思维为主,在这一阶段需要培养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量,同时也要学会鉴赏优美的词语与片段,提升自我的阅读水平。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关键是要为学生打造充满趣味的课堂,使学生从文本之中吸收更多的知识,同时也能学以致用,为提高阅读能力以及写作水平打下扎实基础。

一、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在小学中段阅读教学是一项比较关键的工作,它起着承前启后的角色,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尤其是提高学生的读写和口语表达能力。所以,在小学中期,老师要对语文阅读的意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对他们的语文学习感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水平。

二、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以多样性朗读为依托,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朗读是学生感受文章内容和技巧妙处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教师要充分发挥朗读的感染作用,引领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来感知文本语言的具体特点,促使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读的过程中不仅要动口,还要动眼、脑等多种感官,使学生逐步把握文本的大致内容,同时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教师为学生播放了一首舒缓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情境中整体通读课文,初步感受文中对景色的描写,使学生受到强有力的感染。此外,教师还可以改变朗读的方式,将学生分为男女两组,女生读描写桂林山水的第二段,男生读描写桂林山水的第三段,其余的段落全体朗读,使学生再次朗读,深入地体会文中描写的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文中的美景,置身于课文营造的具体情境中,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二)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此作为吸引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线索,引发学生主动阅读、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如教学《秋天的雨》一课时,教师先提出若干个问题,让学生进行相互讨论与分析,并要求在规定时间总结出答案,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经过仔细地阅读、品味、体会,对文中的叙述方式和修辞手法进行了归纳总结,也对其中运用的修辞逐渐有所了解,逐步加深了理解与认知。在这一理解前提之下,学生则能快速掌握更多的词语,在增加词汇量的同时,自主阅读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又如,教学《荷花》一课时,教师出示了一幅彩色的荷花图,并且提出问题,作者在何时何地看到了什么等,让学生融入这一情景之中快速阅读段落。因此,学生也通过图画识文去理解文本内容,并产生快乐情感。教师引领学生整体感悟文本,让学生明确一系列关乎课文全局性的问题,如了解文本的作者是谁,何时何地写的,为何而写,内容是什么,用何种方式写的,写得怎么样等。在熟悉文本内容之后,学生初识文本,产生初次的感悟,与文章进行思想的碰撞,产生情感的交流,从而做出初次对文章的价值判断。作为教师,则要珍视、尊重学生的这一感悟,并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形成和捕捉自己的感悟,如读了这篇文章你感触最深的地方是什么?你对作者的思想观点与情感态度表示认同吗?读完文章后,有何收获?基于初次感悟,学生由此产生阅读的乐趣。

(三)以拓展性阅读为延伸,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固定教材中的几篇文章,要适当地开展拓展性阅读,向学生渗透一些丰富的课外读物,以此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使学生的学习空间得到相应的拓展,让学生在丰富的阅读中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进一步巩固他们的阅读基础知识。

例如,在教学《盘古开天地》时,教师就对课内阅读的书籍进行了适当的延伸和拓展,向学生介绍了《八仙过海》和《牛郎织女》等作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本进行阅读,在下一节课开展以神话故事为主题的阅读会,要求学生分享自己阅读的神话故事。这样学生在“阅读——分享”的过程中既可以积累一定的语言知识,也可以锻炼分享和表达的能力,最终促进阅读素养的稳定提升。

(四)搭建展示自我平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小学生人人都渴望获得教师的关注,因此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使学生在有的放矢的教学策略实施下,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教师要切实做好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如结合中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开展有趣的游戏,在寓教于乐中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词语接龙、猜谜语、猜字谜等,学生在这一游戏玩乐之中,学会记更多的词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经常性开设语文朗读比赛、成语讲解赛以及故事会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诵读诗文体会诗词的内涵,同时也可以通过朗读不断展现个人风采,加深对文本文章主旨的理解,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朗读训练之中不断陶冶情操,获得精神洗涤,提高语文素养。

三、结语

阅读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要加强对阅读教学的重视,不断探索并创新阅读教学的形式与方法,依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开展丰富的、生动的教学活动,并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阅读的空间和机会,使学生在适时引领下逐步把握文本的内容和深层次内涵,逐步丰富他们的语文知识。与此同时,掌握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进一步培养并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蒋慧英.家校合作模式下的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研究[J].知识窗(教师版),2021(9):108-109.

[2]钟福萍.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实践分析——以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5(09).

[3]高增海.农村小学语文阅读现状及指导策略分析[J].小学生(中旬刊),2021(4):76.

[4]姚琼.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1(9):80-8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