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现场施工技术的应用
DOI10.12428/kxj2025.07.022,PDF 下载: 20  浏览: 277 
作者王云林
摘要:

在道路桥梁现场施工技术的应用中应根据勘察报告所提供的数据为基准来制定技术方案,并保证所采用的施工技术符合施工现场条件及工程建设要求,使施工技术的应用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的效果。并且在道路桥梁现场施工技术的运用中还需注意对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隐患问题进行预防及控制,以此来避免现场施工技术应用留有质量隐患问题,从而使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市政道路桥梁结构特征的分析

市政道路桥梁结构比较复杂,可分为桥跨结构、支座系统、桥墩、桥台、墩台基础五个部分。

第一,跨桥结构。在路线遇到障碍时,桥跨结构能够辅助行人和车辆顺利跨越障碍的结构物,是保证行人和车辆正常通行的基础设施,也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二,支座系统。支座系统承担着整个桥体的重量,能够通过将桥梁的压力向下传到从而达到舒缓压力的目的。

第三,桥墩。桥墩能够将桥固定在某个特定的位置,承担着压强重负,对减轻桥身压力作用重要,并且桥墩在两跨桥及多个跨桥等长距离桥梁建设中得到普遍的应用。

第四,桥台。作为连接路基路面和桥梁路面的基础设施,桥台的设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担后方填土和道路施工的压力。

第五,墩台基础。在桥体下部、桥台以上的设施即称为墩台基础,在道路桥梁设施中具有重要作用。墩台基础的建造标准应当依据实际情况确定,首先应当对桥梁总体结构长度和质量进行精确计算,然后设计墩台基础,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对现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1.混凝土技术的应用

现今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多数会采用混凝土作为其主体结构的施工材料,因此需要对混凝土技术的应用进行控制来保证桥梁结构的质量达到道路工程规定的标准要求。其主要施工工序为:第一步搅拌材料,第二步进行浇筑,第三步进行振捣。具体进行桥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其材料的选择十分讲究,结合桥梁整体设计情况,尽可能使用钢纤维材质的混凝土作为主体施工材料,因其自身具备有抵御拉、剪、裂等优势,可以促使桥梁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另外,在实际混凝土配比及材料选择上需要以现场实际的桥梁工程施工情况进行设计,确保混凝土的强度不符合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需求。并且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应保证其连续性,避免在桥梁浇筑中留有施工缝。并且在浇筑作业中需要按照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进行振捣作业,确保混凝土密度、强度得到提升,同时注意对振捣工序进行控制,防止出现漏振、过振的情况。

2.翻模技术的应用

为改善桥梁施工质量,推进施工进度,在现实施工中,应当积极应用各种有效的新技术。从之前的施工经验来看:可以整合翻模施工技术,完成施工作业要求。翻模施工是在大型塔吊的基础上,进行大范围钢模,再借助相关平台,让钢模为牛腿支架提供支撑,再借助机械进行控制,最后利用塔吊,让工作模板和平台同时上升。当上述操作顺利完成后,再安排工作人员利用平台完成模板加工。一般情况下,翻模施工可分为三层,同时针对每层都设置安全高度。对于施工模板,安装期间,工作人员可以借助手葫芦达成。在实践期间,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就需要做好一层模板的支护。

3.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对桥梁进行加固,保证道路桥梁基础的稳定性,并且钻孔灌注桩还可以对道路桥梁使用中所产生的作用力进行分散,使道路桥梁的承载能力可以得到提高,并且此种施工技术适用于多种地质条件,可以满足道路桥梁所提出的施工要求,为此在施工现场中需要做好定位板测量、孔深控制与钻井工作。在实践中要根据以下步骤实施:首先,清扫施工现场,保障现场整洁;其次,精确测量钻孔线与钻孔基点;最后,仔细核实图纸与设计内容,针对潜在问题,进行改良。在灌注桩钻孔时,先设置好泥浆循环体系,明确泥浆尺寸,泥浆池的现实容积是钻孔泥浆2倍。

4.预应力技术的应用

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的预应力技术可以较好地提升工程结构的强度,满足道路桥梁构件的设计要求,减少混凝土的徐变性,通过压应力抵消拉应力,要在选取适宜的钢绞线、准确分析预应力影响的前提下,在桥梁弯矩加工和多跨连续市政桥梁施工中进行合理的应用。其中:预应力技术可以应用于桥梁弯矩加工之中,避免弯曲构件内部应力的累积超出限值,同时要注意加固结构与本身相应的初始内应力,明晰受弯构件自身所能承受的限度值。在市政多跨桥梁施工中的预应力技术应用也是一种广泛采用的技术,考虑到多跨连续市政桥梁结构存在弯矩和负弯矩,可以采用碳纤维材料的钢筋进行连接操作,加固桥梁的负弯矩和正弯矩,避免桥梁出现裂缝问题,增强桥梁的抗弯性能。

5.排水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需要通过排水施工技术的应用来避免桥梁结构出现受到水分的侵蚀,以此来提升道路桥梁在应用中的安全性及稳定性。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测量放样工作,对排水设施中的管道中心线及检查井的位置进行确定,以此来合理的进行排水设施布设。其次,进行沟槽开挖施工,在沟槽的开挖施工中对于其开发深度及挖掘线路需要以实际的地质条件及地下水位等为依据,并进行排水沟及集水坑的施工作业。最后,完成沟槽开挖施工后需要进行顶管作业,在顶管施工中应对其施工工序进行控制,防止因顶管施工而导致道路桥梁路面出现开裂、下沉等情况。

结论:现今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现场情况愈发复杂,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技术应用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增多,针对此种情况需要结合道路桥梁的建设条件、建设要求来制定完善的施工技术方案,对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有效的指导,这样可以在技术的支持下有效提升道路桥梁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率。同时还需注意不断的对现场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及改进,对技术应用中存有的不足进行完善,以此来为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提供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 杨淑青.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科技经济导刊,2017,23(3):00080-00080.

[2] 张旭.浅谈公路、市政工程中桥梁桩基的施工技术应用[J].建筑与装饰,2019(7).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