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运用对策
DOI10.12428/kxj2025.07.024,PDF 下载: 26  浏览: 285 
作者吴妮妮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摊铺技术
摘要:

道路的使用质量、使用年限等都会受到施工技术的影响,针对此种情况在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其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合理性,使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可以在沥青混凝土道路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目前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所涉及的技术主要包括摊铺技术、碾压技术、除缝技术等。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还需针对沥青混凝土道路中常见的问题,采取预防性控制措施加强对道路工程施工的管控,保证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可以得到顺利、有效的运用。

一、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

1.混合料的制备

在拌和沥青混凝土时,要能够控制其温度、油石比和材料相互间的级配。控制油石比可以利用电子称量器,分别称量其中不同种类的材料。控制级配时可以使用两级控制,初步控制生料仓的出料斗门和皮带的转速,在混合后通过运料的皮带和提升机将其送进振动筛内,进行重新筛分,在选择振动筛时保证其和规范的筛孔尺寸一致。由于拌和设备具有相当高的自动化程度,结合操作室发出的指令可以实现不同的数据的调整。

2.基层施工技术的运用

在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中对于其基层需要以现行的《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为基准,保证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达到设计规范所制定的标准要求。对于沥青混凝土道路基层需要检查其强度及刚度,并且基层表面的平整度、密实度、拱度等都需要与面层的规格相一致。之后根据道路施工的等级要求来确定透油层的透入深度,以此来保证沥青混凝土道路基层与面层可以良好的结合。

3.摊铺施工技术的运用

在进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摊铺施工之前需要对路面基层进行清理,避免基层存有杂物影响其结构的平整性。在进行沥青混凝土摊铺作业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摊铺机匀速行驶,控制混合料的摊铺厚度,保证在道路摊铺施工中混合料均匀、平整,以此来避免在摊铺作业的过程中出现物料离析的问题。同时在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中摊铺机其熨平板仰角需要根据设计标准来进行调整,并控制摊铺机在运行中的方向,保证摊铺施工按照设计的流程来规范化作业。完成沥青混凝土道路摊铺作业之后需要对其进行找平,确认其平整度是否达到规定标准要求,之后及时的进行碾压工作。在碾压前技术人员要对局部是否离析、边缘是否出现不规则问题等情况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有这样的情况,就要先人工修补。

4.碾压施工技术的运用

当完成摊铺之后,便可以对道路展开压实处理。一般道路压实共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在每阶段施工时,都要对碾压字数以及碾压温度进行把控,且在碾压时要对压路机碾压速度展开控制,要防止出现突然改变碾压路线以及碾压方向的行为出现。例如,轻型的双钢轮压路机使用时,要先稳压一次,在使用时对其起步和停车的速度要进行关注。作业中,要保证其速度均衡,工作面的长度要不超过50m。完成稳压就要进行复压,复压用轮胎压路机,然后用钢轮压路机来终压。在进行碾压时技术人员随时都要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有问题就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并控制压路机的行走速度,使其保持在4km/h,其碾压轮要有洒水的功能。

5.接缝处理技术的运用

整幅性摊铺时,一般不会出现纵向上的接缝。开展半幅摊铺施工时,在纵向接缝处,应在前期已经摊铺的混合料部分留下一定的缺口。暂时不能碾压,将其作为高程基准面,并使摊铺层重叠。在最终跨接缝碾压处理时,以热接缝的方式将缝迹予以消除。横向上的缝隙处理应采取平接缝施工技术,摊铺段的侧端3.0m直尺应呈现悬臂状态。将直尺和摊铺层相互接触位置设定为接缝区域,并使用切缝机将接缝处的不平整要素铲除、切齐。然后,要及时清洗接缝时所产生的灰浆,并涂抹上少量的粘层性沥青,借助摊铺用的熨平板从接缝位置开始摊铺操作。在对接缝进行碾压时,应使用钢轮压路机来开展横向上的压实操作,从路面缝隙向新铺成的面层逐步移动。碾压之后,使用3.0m的支持来对表面平整度进行检查。在处理横向接缝时,上下层间应错开≥1.0m的距离。在横向上施工缝处理时,应与桥梁毛勒缝保持2.0m以上的距离,不可将其设定在毛勒缝区域,以保证毛勒缝两端路面的平整度与顺滑度。

二、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1.控制施工温度

在混合料的摊铺过程中,要注意对周围的温度进行很好地掌控,这是保证混合料摊铺正常进行的基本前提。此外,还有注意摊铺器械的选择,在一般情况下的混合料摊铺中,大多是采用履带式摊铺机,这种设备耐高温性较强,对正常摊铺工程有着积极作用,此外,还可以使用多辆并行施工的工作方式,这样便大大家加快了施工的效率,但是在施工中,一定对各个设备之间的距离有着良好的掌控。

2.完善预防方案

想要全面提升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整体施工水平,相关的工作人员就需要加强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设计的重视程度。在进行材料的选择和设计过程当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充分考虑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情况,然后考虑路面积水下渗的问题,并进行优化设计。另外,相关的工作人员还需要注重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情况,从而选择有效的方案来进行防渗排水的施工。例如通过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上增加透层,尽可能的选择具有较高的耐水侵蚀性的材料完成排水层的施工。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防止雨水渗透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内部,从而影响沥青混凝土公路的整体稳定性。

结论:为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必须严格控制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以增强整个路面设计的平整度。开展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必须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准备好足够的材料、设备资源,并严格管控好技术要素。同时在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中还需加强对其技术应用的管理及控制,建立起具备可行性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以此来对施工技术应用进行全过程的监测,这样可以保证施工技术的应用效率及质量。

参考文献:

[1] 魏武巍.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施工控制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10).

[2] 宁玉杰.浅析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路面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8):182-182.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