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现实主体的生成:从欲望到需要
DOI: , PDF, 下载: 45  浏览: 322 
作者: 毛林林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关键词: 欲望;需要;感性;生产
摘要: 对比于当代哲学的欲望理论,马克思的欲望与需要理论仍有其难以逾越的高度,从而值得认真研究发掘。本文从黑格尔的欲望结构入手分析欲望主体的生成机制及其困境,从中引导出费尔巴哈如何以感性为桥梁将抽象的理性主体转变为感性的存在主体的逻辑,在此基础上阐述并论证马克思基于欲望发展出的、具有直接维持生物生命存在的现实性和指向人自身能力自由发展的理想性双重层面的需要理论,以及以此为基础发展出的实践目的论相较于其他理论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