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
作者姓名
关键词
单位名称
检索
AI智能检索
学术期刊
首页
文章
期刊
投稿
首发
学术会议
图书中心
新闻
新闻动态
科学前沿
合作
我们
一封信
按学科分类
按期刊分类
医药卫生
(24)
工程技术
(42)
数学与物理
(12)
经济与管理
(12)
人文社科
(44)
化学与材料
(9)
信息通讯
(10)
地球与环境
(25)
生命科学
(2)
首页
>
文章
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现实主体的生成:从欲望到需要
DOI
:
,
PDF
下载:
45
浏览: 371
作者
:
毛林林
;
作者单位
: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
关键词
:
欲望
;
需要
;
感性
;
生产
;
摘要:
对比于当代哲学的欲望理论,马克思的欲望与需要理论仍有其难以逾越的高度,从而值得认真研究发掘。本文从黑格尔的欲望结构入手分析欲望主体的生成机制及其困境,从中引导出费尔巴哈如何以感性为桥梁将抽象的理性主体转变为感性的存在主体的逻辑,在此基础上阐述并论证马克思基于欲望发展出的、具有直接维持生物生命存在的现实性和指向人自身能力自由发展的理想性双重层面的需要理论,以及以此为基础发展出的实践目的论相较于其他理论的优越性。
投稿
相关文章
自粘接流动树脂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胃癌的分子机制及重塑免疫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智能化消防技术在老旧建筑安全保障中的应用
易经对数学的启示
一种预警性医用输液贴的设计与效果评价
学术共建
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大中文系
国家工程技术数字图书馆
维普网
万方数据库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