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kan14@ccnpub.com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期刊菜单
2025年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有关中国电影通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下载:67 浏览:418
梅兰芳绘画艺术的美学品格和形式特征 下载:66 浏览:420
从开放格局到开创新域——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中国舞剧 下载:65 浏览:421
摘要:
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中国舞剧,首个焦点出现在1979年"新古典舞派"舞剧一马当先,在讴歌民族和睦和畅想文化融通的同时,创新着民族舞剧的表意语言和表意方式,体现出民族舞剧"开放格局"的全新气象。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歌剧院舞剧团和中国歌剧舞剧院共襄"新古典舞派"舞剧盛举;中国芭蕾舞剧"告别样板",关注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聚焦"精神创伤""芭蕾民族化"和"心理描写",表现出一种更接近现代人的情愫;而"少数民族舞剧"运用各少数民族舞蹈语言,主要表现"民间传说",后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向两个方面深化,发挥了"舞蹈本体的优势";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舞剧的"新古典舞派"出现了"新新古典舞派"或"后新古典舞派",并且这类舞剧创作强化"地域色彩"和"交响构成"。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强化"地域色彩"的"在地化"追求和认同"交响构成"的"本体化"探索,成为中国舞剧创作题材选择和形态构建的总体趋向。跨入新世纪,中国芭蕾舞剧对题材"现实性"的开掘回到"反抗",而中国民族舞剧的"在地化"追求成为"新常态"。自2014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实施以来,中国当代舞剧更是实现了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中国舞剧发展格局正步入充满"新想象"的"新时代"。
而今迈步从头越——2018年中国戏曲发展研究报告 下载:67 浏览:406
在传承中坚守 在变迁中践行——第三届“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活动侧记 下载:68 浏览:421
摘要:
第三届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以"传承与变迁"为主题,以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音乐,保护、品鉴、探讨最为鲜活的民族民间案例和音乐内容为主旨,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变迁、发展与创新、坚守与实践中树立共同的理念和价值认同。该音乐周内容版块主要由学术展演、讲释坊和辨析场三个部分组成。学术展演使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传统音乐在新时代音乐变迁过程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和冲击,音乐家们在将其搬上舞台后应平衡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讲释坊为大家介绍了应该从社会中的不同角度看待民间音乐发展和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与创新的发展关系;辨析场为我们展现了各民族专家们在当代民族民间音乐教育以及当代民族民间音乐创作在当下的实践与创新。本次音乐周内容设计精密广泛,学术思潮高峰迭起,学术辨析前沿创新,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