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kan14@ccnpub.com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期刊菜单
2025年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峥嵘40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视剧艺术的发展与审美变迁 下载:68 浏览:422
摘要: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与腾飞,成就了中国电视剧艺术百花齐放的多元创作局势。改革开放初期,作为中国电视剧在艺术形态初立的启蒙探索期,随着文艺思潮的蓬勃发展与电视机的普及,中国文化工作者在电视剧影像与叙事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为电视剧的繁荣奠定基础。步入90年代,伴随着电视行业的商业化进程,历史古装剧和现实题材类型剧多样化发展,因而进入了我国电视剧类型化创作的蓬勃发展期。新世纪以来,电视剧产业技术升级革新和新时代文艺的创作语境,共同推动了中国电视剧步入多元发展期。这三个时期中的产业消费、文化政策、艺术审美与价值观表达方式的变化,体现为改革开放峥嵘40年中国电视剧发展的变革成果。
图像中的时代与变革中的图像——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美术一瞥 下载:69 浏览:421
改革开放与艺术学的四个十年 下载:71 浏览:420
摘要:
在纪念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对改革开放40年、新中国成立70年、五四运动100年以来中国的美学、艺术学、文艺学所走过的历史道路、所取得的历史经验进行"回顾"与"总结",仍将成为2019年美学、艺术学、文艺学的一大重要主题。在改革开放的四个十年中,艺术学的发展取得了累累硕果:艺术学"单列学科"的形成;艺术学的学科自觉;"元艺术学"研究;"2. 0版艺术学一级学科体系"的形成;《中华艺术通史》的完成;《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全部完成、出版;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科"等。置身改革开放伟大的时代,艺术学在真正意义上赢得了独立的学科地位,成为我国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改变了我国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结构与构成,甚至改变了我国整个科学体系的结构与版图。
中国艺术理论之源:《二十四史》“艺术列传” 下载:62 浏览:425
摘要:
《二十四史》"艺术列传"是中国艺术理论之"源"而不是"流",是立本之源;西方的"Art"是"流"而不是"源"。同时,艺术学与其他人文学科之间也存在着源流的问题。在不少艺术理论的研究中,源流不分,乃至把流当作源,如此一来便偏离了艺术理论的研究方向。倘若艺术学理论不以艺术本身为基础和逻辑起点,不是建立在音乐学、美术学、舞蹈学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整体的和宏观的艺术理论研究,而是把艺术外围学科或理论作为基础或作为"源",从概念到概念的推论便会形成所谓的"概念游戏",表面上看理论性很强,实则早已偏离了艺术本身,成为无源之流。不仅如此,还使"艺术学理论"这个一级学科本身受到不应有的质疑,诸如解决不了艺术问题,回答不了艺术现象,深入不到艺术规律中去探讨艺术的共性问题和艺术原理问题。因而,弄清"源""流"问题是中国艺术理论建设的先决条件。
中国学派艺术管理理论体系建设刍论 下载:64 浏览:421
摘要:
中国学派艺术管理理论,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艺术管理理论,这也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规定性。中国学派艺术管理理论体系的基础性矛盾,是艺术的精神性、消费的市场性和管理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中国学派艺术管理理论体系的基础性逻辑也就是艺术的精神性、消费的市场性和管理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统一。建立在艺术性、市场性和社会性的辩证统一基础上的中国学派艺术管理理论体系的三大框架模型——类别模型、层级模型和阶段模型,是区别于西方当代艺术管理的特殊结构模型。中国学派艺术管理理论的四大主要特征为:政治为根、三位融合、阴阳之道和以人为本。政治为根是管理制度的方位性特征,三位融合是艺术管理类别、层级和阶段的融合发展特征,阴阳之道是中国哲学和儒释道文化在当代艺术管理中的呈现特征,以人为本则是中国学派艺术管理以人民至上的根本原则特征。中国艺术的世纪大发展,需要以管理创新作为契机,以管理创新作为抓手,以管理创新带动艺术业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