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美术、设计、音乐、表演、艺术教育以及艺术史论等领域的研究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该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251
qikan14@ccnpub.com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中国艺术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在世界语境中讲好中国故事——以敦煌题材的舞蹈创作为例 下载:30 浏览:317
摘要:
敦煌题材的舞剧不胜枚举,但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部以此为题材创作的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40年来一直受到文化界的整体关注,此种现象并不多见。敦煌题材的舞蹈创作如何能在世界语境中讲好中国故事呢?敦煌好故事,既是"千年生命"的敦煌文化故事,也有当今敦煌"供养人"的故事。"讲好敦煌故事"并非指狭义的"情节叙事",而是广义的"文化叙事",涉及话语技巧和叙述行为,体现在舞蹈创作上,则可以涵盖"重建"并探索敦煌乐舞的剧场形态,创作叙事性民族舞剧,以及进行当代审美的舞蹈剧场或跨界总体艺术尝试等。
综合材料视觉艺术发展中的“跨边界”现象研究——以安塞尔姆·基弗作品为中心的讨论 下载:33 浏览:419
摘要:
1945年以后,西方视觉艺术的发展呈现出崭新的局面。各国艺术家们纷纷展开了以综合材料进行艺术创作的实践,并体现出一种"跨边界"的主流创作趋势,实现了艺术与生活以及架上绘画与雕塑艺术之间的融合。德国新表现主义的画家安塞尔姆·基弗在继承主流"跨边界"现象的同时,拓展了超越"边界"的理论和方式。他成功完成了作品结构、意义、主题等诸多方面生命的延续,使其作品以一种无边界感的循环状态展示出来,这对西方当代艺术的发展起了相对重要的推动性作用。
中国戏剧的第五次审美变迁——兼论戏剧现代性概念提出的当代意义 下载:31 浏览:319
摘要:
中国戏剧第五次审美变迁是继历史上宋、元、明、清四次大的审美变革之后而发生的,本次戏剧审美变迁的直接推动力量是戏剧实现自身的现代性。现代性是戏剧审美进化的最高阶段,也是戏剧的最高成就;戏剧现代性的思想是指向意识,是意识的感性显现。从古典到近代型的戏剧是形式的模式化转换,现代性戏剧是一个场域;古往今来的全部戏剧创作方法和手段并不因为戏剧的现代性废止,而以接纳的态度在现代性场域中获得新生命,燃放现代光彩。中国戏剧现代性自有其独立道路,应该追溯到五百年前并承续汤显祖以"心"为本体的古典戏剧精神;重建再造中国戏剧,实现中国戏剧的现代性。
国家剧院:当时与当下 下载:26 浏览:338
摘要:
国家剧院的概念根源于民族主义思想,戏剧始终同争取民族和语言独立息息相关。艺术对于建立国家的自我形象至关重要,建立国家剧院,是人们的艺术愿景、社会关怀以及浓郁的民族自豪感的体现。国家剧院是提高戏剧艺术在人们心中的地位,给民族戏剧文学注入新的动力,使戏剧达到一定高度或达到完美的程度,树立新文化、新语言、新政治的重要场所。国家剧院用戏剧鼓励表达人们对新型民族文化的愿望,是民族意识的警钟,是民族精神、民族语言的守护者,是我们辉煌与悲伤的过去的一面镜子,也是我们命运的使者。尽管目前欧洲对于民族主义的热情有所消减,但人们不排除建立国家剧院的可能性,因为国家剧院是象征国家独立的"文化纪念碑"; 20世纪90年代组织的欧洲剧院联盟,该联盟目前缔盟了许多国家剧院,更能代表他们的利益与方向。
当代希腊戏剧“翻古成新”创作取向研究 下载:297 浏览:325
摘要:
进入20世纪中叶以来,更多的当代希腊剧作家将目光转向了自己祖先们曾经钟爱的神话题材,希望从英雄的故事中,再次寻找自身民族身份的认同,并对历史及生命发出当代人的质疑与考量。卡班奈里斯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的剧作家都依据古代神话以及古代悲剧诗人的作品,以全新的视角重新解读那些早已为人熟知的神话故事。他们更加注重人类内心世界的表述,在开掘新的主题、尝试新的舞台表现手法的同时,也似乎更加热衷于自古老的传说中发现当下的现实意义。一种具有颠覆性的神话语汇出现在希腊戏剧文本和舞台实践中,"英雄们"带上现代人的面具,打破以往的时空秩序,将创作者生活时代的规定情境注入进古老的故事模版。传统意义上的仪式感似乎不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而对生命以及生活的重新质疑才是他们需要表达的核心。对古代文本的现代解释,拉近了古老的故事内核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使我们看到有关生命的母题,穿越时间和空间的边界,以每个时代不同的形象出现在同一座戏剧舞台之上,在狄奥尼索斯的佑护下,"卡塔西斯"着一代又一代的戏剧观众,带给我们一次又一次的重生。
中国艺术研究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
2018-2025
发文量 :
711
访问量 :
150324
下载量 :
63257
总被引次数 :
562
影响因子 :
1.302
中国艺术研究最新录用
为你推荐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