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美术、设计、音乐、表演、艺术教育以及艺术史论等领域的研究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该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251
qikan14@ccnpub.com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中国艺术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中国广场舞蹈功能导向支持体系的建构 下载:65 浏览:427
摘要:
广场舞蹈是一项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活动,应该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范畴,得到体系化的支持。这一支持体系应该从功能出发来进行结构程序的设计,从功能出发整合政府部门、群艺馆和文化馆等群文系统、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以及高校等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建立起普及型服务、提高型服务和保障型服务三个维度的支持结构。广场舞蹈支持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将有助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成熟与繁荣,丰富、健全和规范民众的公共文化生活,确立民众的公共文化意识,推动广场舞蹈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
舞蹈批评类型和模式探讨 下载:66 浏览:424
摘要:
舞评有多种划分方式,比如从"作者"或"读者"角度划分等。从舞评本身的规律出发去研究舞蹈批评,即对舞蹈批评形态模式的探讨,则是一种学术意义上划分方式,阿布拉姆斯的"四要素理论"仍然有重要价值。这与舞评人建构的价值体系相关,文章所折射出的主体性是否鲜明也能窥见。换句话说,评论一部舞蹈作品,是侧重探究其与社会历史的关系,还是去寻觅与编导内心的联系,或是从作品本身进行细致分析,抑或是去看观众对它的重新解读,这都是不同的舞蹈批评模式。在不同的历史朝代、历史时期,舞蹈批评的结构形态各有侧重,偶有多元互渗或共生。学术意义上的舞蹈批评不只是动作层面或审美意义上的评判,还可能涉及思想精神层面上的文化批判力,关乎的是思想与观念上的角力。舞蹈批评也不再限于舞蹈内部体系的解读,更应在一定的学术体系中。
类型拓展、“工业美学”分层与“想象力消费”的广阔空间——论《流浪地球》的“电影工业美学”兼与《疯狂外星人》比较 下载:63 浏览:428
摘要:
《流浪地球》以其大场面、"重工业化"大制作,成就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新高度,更以其大想象、大人类情怀和大宇宙格局成就其美学品格。《流浪地球》与《疯狂外星人》走中国科幻电影的两条路向,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工业美学形态,也代表了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的两个方向。《疯狂外星人》呈一种"中度工业美学"走向,在"本土化"、现实性、"作者追求"、荒诞喜剧风格等方面为中国特色类型杂糅的科幻喜剧片探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它们都以当下新的电影"空间生产"之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下中国观众日益增长的"想象力消费"或"虚拟消费"的精神需求,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
微电影的定义之辩 下载:64 浏览:421
摘要:
微电影近几年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中国。因为创作呈现"枝杈"交错、"野草"频生的状态,故命名上也很杂乱。就是对于被广泛认可的微电影定义的界定,也存在诸多争议。在与其密切相关的四个概念——电影、电影短片、视频片段、电视栏目剧对比分析后,我认为微电影的定义应该是:时长少于60分钟(和大电影相区别),用数码设备摄制(与早期用胶片拍摄的艺术短片相区别),主要(首先)是在各种新媒体网络平台及移动设备上播放(和电视栏目片区别),具有电影属性(与一般记录性视频相区别)的视频短片。
董其昌集大成说在清代的影响——兼谈清代山水画派的划分 下载:66 浏览:436
摘要:
董其昌之后,画家流派很多,但从宗旨上来看,可归为三家:集成派、南宗派、性灵派。集成派代表是王时敏与王石谷,他们全面继承了董其昌的集成思想,但弱化了"画禅"内核。因为陈陈相因、收藏条件的限制、理论建设的不足,集成派在清中期以后渐趋衰微。南宗派是以沈颢、王原祁为代表的崇南贬北的流派。性灵派受青藤白阳影响较大,多无师承,对师造化与摹古人都不重视,强调主体文化修养,多有"士大夫"背景,以"扬州八怪"为代表。他们和董其昌关系最为疏远,但在精神上,却与董其昌所倡导的"画禅"思想最为接近。这三派,不仅仅在画学主张上有明显的区分,且在董其昌之后,都有一批追随者,也基本涵盖了清代山水画的主要内容。
中国艺术研究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
2018-2025
发文量 :
711
访问量 :
150324
下载量 :
63257
总被引次数 :
562
影响因子 :
1.302
中国艺术研究最新录用
为你推荐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