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子进展
光电子进展
《光电子进展》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内容涵盖平板显示、光纤通信、红外(紫外)摄像、电真空器件、薄膜、激光技术、自动化、计算机及各种测试技术等涉及光电转换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产品以及相关的器件、整机、生产线的应用相关的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光电子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8-9761

《光电子进展》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基于ZYNQ的用于间隙测量的白光干涉信号处理系统 下载:28 浏览:346
  • 董晓璇1,2,3 刘明刚1,2 罗先刚1,2 高平1,2 《光电子进展》 2020年6期
  • 摘要:
    为实现在表面等离子体光刻机中对掩模与基片间的间隙测量,提出一种基于白光干涉测量技术的掩模-基片间隙测量方法,并设计了以ZYNQ芯片为核心的信号处理系统。以ZYNQ芯片的片上ARM用作参数设定、驱动控制以及前端显示,以可编程逻辑资源用于实现光谱数据的小波处理和互相关解调。系统以分布并行结构运行,大大提高了测量速度,并实现了对掩模-基片间隙的实时测量。最后为了确定测量精度,搭建了激光干涉仪精度测试平台。测试实验表明,间隙测量的重复测量精度为4.4 nm,位移测量精度为6.7 nm,满足间隙测量性能稳定和精度高等要求。
  • 一种新型LED智能玻璃显示驱动器设计 下载:62 浏览:305
  • 熊木地 郭俞君 李琎 张坤 《光电子进展》 2020年6期
  • 摘要:
    提出一种新型LED智能玻璃显示驱动器。该驱动器基于脉冲宽度调制的原理,通过驱动器中的特殊驱动芯片,将输入的串行视频数据转换为多路并行的灰度控制数据,再经过FPC软板驱动LED智能玻璃显示屏显示,实现每帧数据的全周期、4 096阶灰度级显示,多个驱动器可以进行级联,从而实现多个LED智能玻璃显示屏级联显示,进而增大显示画面,同时该驱动器还具有重量轻,体积、价格适中等优点,所驱动的LED智能玻璃显示屏各像素点色彩明亮、显示稳定,可被广泛运用于室内外LED智能玻璃显示驱动。
  • 基于a-IGZO型OLED的顶栅自对准TFT结构中遮光层的研究 下载:57 浏览:293
  • 高颖1 周星宇2 《光电子进展》 2020年6期
  • 摘要:
    顶栅自对准(Top-gate self aligned)结构的a-IGZO TFT器件具有较小的寄生电容,适用于驱动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显示器。为了增加TFT器件在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驱动OLED的TFT(Thin film transistors)器件通常需要加入遮光层。文章对遮光层的作用、遮光层信号连接方式、缓冲层厚度以及遮光层尺寸的选择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1)遮光层可以有效降低TFT因为光照射造成的阈值电压负偏;(2)遮光层连接电讯号电性会更稳定,并且信号连接到源极,驱动电流更容易饱和,最适合驱动OLED;(3)缓冲层厚度选择400μm的器件性能较好;(4)在设计允许的情况下,遮光层应尽可能多的遮挡IGZO,以改善器件的稳定性。
  • Al纳米颗粒尺寸对LSPR特性影响的模拟与分析 下载:26 浏览:332
  • 彭浩程1 葛成1 周婧1 陈鹏1,2 施毅1 张荣1 郑有炓1 《光电子进展》 2020年5期
  • 摘要:
    以能够在紫外波段产生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Al纳米颗粒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对立方柱形Al纳米结构的近场局域增强和远场特性进行了模拟与分析。首先对不同尺寸的立方柱形Al纳米颗粒的远场消光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增大纳米颗粒尺寸,共振峰红移,并且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峰呈现出一定的展宽,其消光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其次分析了在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波长下的近场增强特性;结果表明,金属纳米颗粒对该共振波长下的电场增强效果显著。从研究中发现,Al纳米结构的尺寸会对其LSPR效果产生显著影响,可以通过改变尺寸参数来调控纳米结构的LSPR特性,实现紫外波段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的共振激发。
  • 双屏液晶显示中光学胶影响分析 下载:76 浏览:248
  • 李军军1 吕国强1 苏凯1 王梓2 冯奇斌2 《光电子进展》 2020年5期
  • 摘要:
    为了克服液晶显示对比度不高的问题,将两层液晶屏通过光学胶绑定在一起,形成双层液晶显示,可以有效提高对比度。绑定光学胶不仅要将两层液晶屏牢固地粘接在一起,而且不能影响显示效果。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和液晶光学仿真软件,分析了绑定光学胶厚度对大尺寸双层液晶显示屏的影响。针对165 cm的双层液晶显示屏的研究显示,当光学胶厚度处于0.15 mm到0.3 mm之间时,能够很好地保证双层显示屏之间的粘贴强度和光学特性。
  • 优化HAD结构提高CCD紫外谱段量子效率的研究 下载:76 浏览:454
  • 王小东1 汪朝敏1 付智红2 王杰2 《光电子进展》 2020年5期
  • 摘要:
    硅基正照式CCD探测器的紫外谱段响应普遍较低。针对如何提高正照式CCD在340 nm~390 nm谱段的紫外光探测性能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对正照式紫外线阵CCD进行了透射膜层优化,达到了光敏区表面对紫外波段光减少反射的效果;对CCD光敏区的结构进行了设计优化,达到光敏区降低界面态干扰的目的;对HAD结构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获得了极浅结的HAD结构。通过减反射膜、光敏区结构、HAD结构等三个方面的优化,较大程度地提升了正照式CCD紫外谱段的相互作用量子效率,从而提升了CCD对紫外谱光探测的量子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正照式紫外线阵CCD探测器在300 nm~400 nm谱段范围内平均量子效率达到46.13%,其中340 nm~390 nm谱段范围内平均量子效率从8.6%提高到了47.48%。
  • 基于鲸鱼优化算法的室内可见光通信LED布局 下载:91 浏览:398
  • 韩雨 岳殿武 《光电子进展》 2020年5期
  • 摘要:
    针对由于室内照度不均匀导致的通信性能不均衡的问题,提出基于一种新型的启发式优化算法——鲸鱼优化算法(WOA)的LED布局设计方案,即利用WOA算法的收敛速度快、全局寻优能力强、求解效率高等优点对LED布局进行优化。首先,以室内照度均匀度为目标函数,迭代优化得到LED布局;其次,根据优化后的布局,对室内光照度、接收功率、误码率进行仿真分析;最后,将WOA算法和遗传算法(GA)的收敛曲线进行比较。在布置有4个LED阵列的房间中,经WOA算法优化布局的照度均匀度比GA算法提高了12.8%,平均接收功率优于GA算法0.659 8 dBm,并且WOA算法的收敛速度更快,最终收敛值更优。因此,考虑照明和通信,WOA算法是更好的选择。
  • TFT-LCD中无机非金属膜层干涉效应对显示画质效果的改善研究 下载:39 浏览:344
  • 储周硕 贾强 薛彦鹏 李广圣 关月 《光电子进展》 2020年4期
  • 摘要:
    研究了Oxide TFT的无机非金属层光学特性对画质的影响,通过光学模拟和工艺变更实验验证了TFT膜层间的不同搭配显示效果以及不同视角下TFT色坐标的分布情况。实验证明了在TFT架构不变的情况下,白画面色偏主要受SiNx和SiO2膜层厚度影响,这是由于在某一膜厚下,RGB三色光的波长不同,可能会分别产生相干叠加或者相干减小,使得RGB的亮度比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白点的色度。此实验论证为业内研究解决色偏不良提供相关依据,也为企业提供了验证经验。
  • 基于电致发光的太阳能电池检测方法研究 下载:58 浏览:291
  • 马桂艳 张红妹 史金超 李翠双 《光电子进展》 2020年4期
  • 摘要:
    介绍了运用晶硅太阳能电池电致发光成像法检测分析太阳能电池组件缺陷的方法。基于晶体硅电池的电致发光理论,分析电致发光强度与少数载流子扩散长度、开路电压之间的关系,并对电池组件电致发光图像缺陷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合格的电池、在合格的组件制造环节中封装的组件,电池片开路电压的差异会造成组件EL图像的明暗差异。
  • 短波信号数字化光纤传输方案设计 下载:57 浏览:222
  • 柯有强 《光电子进展》 2020年4期
  • 摘要:
    针对短波射频信号光纤传输需求,设计了一种64路信号光纤传输方案,采用射频信号数字化变换技术和数据光传输技术,实现1~30 MHz短波信号高性能传输,同时还设计了同步时钟传输分配电路,保证传输的射频信号幅度、相位技术指标的实现。经系统指标测试,射频信号幅度一致性≤0.2 dB,相位一致性≤0.5°。技术指标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 结合自适应波束形成的NUFFT二维成像算法 下载:24 浏览:274
  • 尚秋峰 郑国强 李炎 《光电子进展》 2020年3期
  • 摘要:
    研究推导了安检系统近场信号传播方程,并引入了一维近场响应矩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结合LMS(Least Mean Square,LMS)自适应波束形成的非均匀快速傅里叶变换(Non-uniform Fast Fourier Transform,NUFFT)二维近场成像算法。先对多阵元接收信号进行自适应波束形成处理,再通过NUFFT重构目标图像。对文中算法与传统的波束形成NUFFT二维成像算法进行了模拟仿真比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具有更好的噪声抑制效果,提高了毫米波近场成像的质量。
  • 基于ANSYS的加固显示模块结构优化设计 下载:46 浏览:399
  • 黄东洋1,2 柳慧艳1,2 李忠良1,2 《光电子进展》 2020年3期
  • 摘要:
    为了减小加固显示模块在振动环境下产生的应力,提高加固显示模块的可靠性,建立了加固显示模块主体支撑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了主体支撑结构的固有频率,以固有频率为目标函数,分析结构参数的灵敏度,选择灵敏度较高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加强筋的结构参数对固有频率有显著影响。对优化前和优化后的两个加固显示模块进行测试,在同样的振动量级下,经过优化的显示模块的振动响应值明显低于优化前的显示模块。通过优化主体支撑的结构参数增加加固显示模块的固有频率,降低了其振动应力,从而提高了加固显示模块在振动环境下的可靠性。
  • 屏上指纹设计方案 下载:36 浏览:206
  • 祝正易 《光电子进展》 2020年3期
  • 摘要:
    为了提升屏幕指纹系统的集成度,实现高屏占比,降低系统的厚度,提出屏上指纹设计方案。将指纹的感应层集成到触显屏幕上方,压缩屏幕指纹的厚度,从而降低系统的厚度。结合目前技术能力及行业工艺水平,提出设计方案,对这个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势进行分析,并预测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技术对比表明:该方案可以降低屏幕指纹模组的厚度0.5 mm,对于后段的屏幕指纹模组厂来说,减少了2个重要工序,提升了屏上指纹模组的良率。该方案可以搭配OLED显示模组,也可以搭配TFT液晶显示屏。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光电子进展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02
访问量 98562
下载量 20236
总被引次数 325
影响因子 0.715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