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学研究
神经科学研究
《神经科学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神经精神科学相关领域的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神经精神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成果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893

《神经科学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应用Okutsu技术治疗正中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172 浏览:2184
  • 黑静友 栾兆新 张玉岩 徐宁 韩学孚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1期
  • 摘要:
    目的 研究应用Okutsu技术治疗正中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用我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接诊的80例中重度正中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应用Okutsu技术关节镜下腕横韧带切开术,对照组给予应用开放性腕管松解术,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和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BCTQ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2.50%),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功能和症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以上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Okutsu技术治疗正中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手术指标,促进其术后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 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对脑肿瘤患者神经功能、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 下载:167 浏览:2217
  • 尚金星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1期
  • 摘要:
    目的:回顾分析院内脑肿瘤患者中实施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的作用。方法:纳入时间为2022年2月到2023年2月,将该时间段院内脑肿瘤患者进行研究讨论,包括100例患者,通过随机分配法安排为对照组(50例实施传统开颅手术)、观察组(50例实施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最后利用统计学进行处理。结果:由统计学系统对治疗结果数据进行处理,结果P值不足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临床指标方面、生活质量方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方面、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等各项数据信息更佳。结论:实施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有助于脑肿瘤患者治疗工作顺利开展,能够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状况、临床指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在提升治疗效果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 神经介入血管内栓塞治疗患者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169 浏览:2251
  • 唐朝辉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1期
  • 摘要:
    目的:观察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中应用神经介入血管内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0年10月-2022年10月选取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组,分别为对照组(神经外科夹闭治疗)和研究组(神经介入血管内栓塞治疗)各20例。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的对比无差异,为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改善;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40%,对比后的差异性符合P<0.05。结论:为颅内动脉瘤患者提供神经介入血管内栓塞治疗具有重要作用,能使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逐渐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 脊髓电刺激与脉冲射频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核心研究 下载:175 浏览:2346
  • 俞振华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1期
  • 摘要:
    目的:探究针对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中应用脉冲射频和脊髓电刺激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40例在本院进行带状疱疹神经痛治疗的老年病人,病例的起始选取时间为2021年5月,终止时间为2022年5月,依照随机抽签方式将被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脊髓电刺激治疗,实验组在脊髓电刺激的治疗基础上实施脉冲射频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满意度情况以及睡眠质量。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疼痛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实验组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睡眠质量差于实验组,两组数据的差异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电刺激结合脉冲射频可以有效改善带状疱疹神经痛,最大程度的提高睡眠质量,并且缓解疼痛的维持时间较长,治疗效果和满意度较高,评价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载:174 浏览:2357
  • 侯雨辛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1期
  • 摘要: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神经功能(NIHSS)、生活质量(SF-36)以及临床疗效三个方面的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4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上所述,针刺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应用和推广。
  • 脑卒中后康复护理及神经肌肉刺激对肩手综合征的预防应用 下载:177 浏览:2363
  • 张慧芳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1期
  • 摘要: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及神经肌肉刺激对脑卒中后患者肩手综合征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因脑卒中来我院就诊的74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采用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后的常规临床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脑卒中后康复护理措施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神经肌肉刺激的服务内容,于两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肩手综合征的发病率、上肢运动能力评分(Fugl-Meyer评分)、肩痛情况评分(VAS评分)、手部水肿评分、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经护理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合并肩手综合征的患者36例,发病率为97.30%,观察组患者合并肩手综合征患者25例,发病率67.57%,对照组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明显(p<0.05);经护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VAS评分、手部水肿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27%,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实行康复护理联合神经肌肉刺激的护理模式和护理方法能够明显降低卒中后患者肩手综合征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提升患者上肢运动能力,降低患者的手部水肿的发生,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且能够进一步促进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于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 神经内科昏迷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探究 下载:184 浏览:2481
  • 成先萍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1期
  • 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对于神经内科昏迷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情况进行分析,以此找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提升整体治疗水平 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01月-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35-85岁,经检验符合昏迷症状特性,符合研究症状标准(所选取对象中排除抑郁症以及其他假性昏迷患者)。结果 本次研究过程中,据相关资料可知,选取的30例患者中,28例患者成功抢救过来,并脱离了危险,现已经能够进行常规生活,抢救成功率达到93%,其中2例患者由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期,未能够抢救成功。结论 当前伴随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前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疑难病的机会。本文结合当前实际医疗情况,就神经内科昏迷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优化措施,对于提升神经内科昏迷患者临床治疗水平能够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 下肢骨科手术中连续外周神经阻滞的效果 下载:187 浏览:2570
  • 张孟伟1 宫慧姝2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1期
  • 摘要:
    目的:分析骨科下肢手术患者采取连续外周神经阻滞的干预效果。方法:针对骨科下肢手术患者作为麻醉研究目标,以患者的麻醉方案作为分组标准,腰硬麻醉组、连续阻滞组分别采取腰硬联合麻醉、连续外周神经神经阻滞。评价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连续阻滞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时间、起效时间均比腰硬麻醉组长,p<0.05。连续阻滞组在拔管时、术后48h的VAS与腰硬麻醉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连续阻滞组术后12h、术后24hVAS评分比腰硬麻醉组低,p<0.05。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的三项应激反应指标对无显著差异,p>0.05;连续阻滞组患者麻醉30min、拔管时的应激反应指标均优于腰硬麻醉组,p<0.05,p<0.05。连续阻滞组不良反应率比腰硬麻醉组低,p<0.05。结论:在骨科下肢手术患者麻醉中,选取连续外周神经阻滞的效果明显,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效果均比较好,该麻醉方式具有临床价值。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神经科学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92
访问量 160529
下载量 45892
总被引次数 682
影响因子 1.003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