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研究
中国教育研究
《中国教育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教育学领域内最新研究及成果展示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教育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79-918X (Online)
ISSN: 3008-0134 (Print)

《中国教育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协同治理视域下课程思政的价值意涵、实践困境与推进路径 下载:30 浏览:448
  • 吴磊1 谢璨夷2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12期
  • 摘要:
    加快推进由"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教育改革,能够最大限度拓宽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文章结合新时代思想教育工作以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从工具理性、价值理性两个层面剖析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以协同治理理论为视角,提出当前课程思政存在多元主体协同不一致、参与主体的沟通尚待完善、主体认识存在分歧等实践困境,最后从主体参与、机制保障、资源整合角度探索课程思政的推进路径。
  • 全媒体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焦虑与突围 下载:32 浏览:452
  • 李霞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12期
  • 摘要:
    全媒体具有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等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全媒体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能丰富教育手段,拓宽教育渠道,增进教育互动,激发主体意识,提升教育效果,也会增加思政工作主客体的焦虑。积极转变传统思政教育观念,不断加强主客体媒介素养教育,加强网络制度管理和平台建设,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 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 下载:33 浏览:426
  • 金春贤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12期
  •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学中的关键一环,对培养大学生优秀的职业素养和开拓创新精神有着重要意义。通过目标导向、实践体悟、价值引领、以文化人等将工匠精神的内涵充分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能使大学生了解工匠精神内涵,进而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提升高职院校育人水平。
  • 文化认同视角下铸牢大学生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究 下载:29 浏览:425
  • 曹庆傲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11期
  • 摘要:
    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让境外普世价值快速渗透和影响中国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抵御外来价值理念冲击的必由之路,而文化认同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和关键。大学生是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主力军,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文章以大学生为主体,重点探究文化认同视角下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和路径。
  • 教学评估视域下教学档案科学化管理 下载:31 浏览:428
  • 李光铣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11期
  • 摘要:
    教学档案记录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是教学评估的基础依据。目前,有些高校存在对教学档案基础地位认识不足、档案服务意识不强、教学档案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因此,在教学审核评估视域下建立与教学审核评估体系相适应的科学管理机制,增强档案工作者服务意识和业务素质,强化二级学院日常教学档案管理,促进教学评估档案信息数字化、智慧化,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学评估。
  • 高校网络舆情的防范与治理 下载:30 浏览:433
  • 李双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11期
  • 摘要:
    由于网络传播自身固有的隐匿性、突发性、病毒性等属性,高校网络舆情难以得到有效监管,加之其他种种原因,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经常陷入多重困境与约束之中。高校应改变原有网络舆情"把关人"的角色定位,积极主动构建并完善网络舆情"引导人"职能体系,通过多种途径综合防范治理,提高网络舆情甄别力,增强网络舆情防范力,加强网络舆情治理力,提升网络舆情管控力,为人才教育培养提供坚实的网络支撑环境。
  • 班主任权威的复归指向与意义建构 下载:30 浏览:438
  • 苑津山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11期
  • 摘要:
    聚焦班主任权威,是因班主任制度更具中国特色并已施行近70年,且比一般的教师权威更丰富具体。除了教授学科,班主任还要进行班级管理,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然而,随着近年来班主任权威的误用与滥用,加之面临的种种时代挑战,班主任权威正被逐渐消解。探寻班主任权威在其内涵与具体职责上的复归指向尤为重要,突出班主任权威的时代意义迫在眉睫。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剖析 下载:31 浏览:439
  • 杨漫漫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11期
  • 摘要:
    文章将知识图谱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相结合,选取中国知网2002年到2018年的期刊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在过去十几年间,相关研究涌现出"拔尖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模式""基础学科""课程体系"等热点;聚类依时间展开,揭示了伴随国家政策而生的"创新型人才""美国""培养体系""学院""合作培训""教育部"等话题的演进路径。
  • 基于CDIO理念构造工程教育层级式创新能力课程 下载:32 浏览:441
  • 罗永顺1,2 李刚2 许玲3 肖苏华1 陈泳竹3 林凌2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10期
  • 摘要:
    工程创新能力是工程教育质量的综合体现。目前工程创新能力不足是普遍现象,主要原因是在新技术教学中,基于传统学科的专业课程体系表现为碎片化的知识体系。CDIO工程设计理念要求逐步开展设计工作,对应于工程教育则是逐步提高专业核心能力,最终具备工程创新能力。文章依此提出层级式的课程规划方法。依此方法设计机器人技术课程体系,结果表明通过逐级规划后课程体系能达到较好的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效果,最终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
  • 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性和知识性探析 下载:33 浏览:441
  • 郭榆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10期
  • 摘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属性的内在规定,而且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强优势、承担新使命的必然要求。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需要以价值性引领知识性,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使命;以知识性支撑价值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底蕴。在二者的辩证互动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应立足于"教师主导——内容为王——方法保障"的课程建设逻辑,有效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深化教学内容建设,加强教学方法创新。
  • 党史教育在思政工作中重要价值研究综述 下载:34 浏览:443
  • 任欢欢 刘志宽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10期
  • 摘要:
    近年来,学界对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思政工作所面临的新环境、新问题均进行了深入探讨,特别指出党史教育与红色文化资源在改善高校思政工作中具有重要价值,在党史文献开发以及向思政课体系转化路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同时,学界认识到党史教育的实践基础比较薄弱,党史资源开发运用不足等问题。文章对党史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价值进行专题梳理,并对如何落实党史教育提出可行性建议。
  • 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体系探索 下载:34 浏览:444
  • 蔡婕萍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10期
  • 摘要:
    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是共青团工作的重点。结合新时期背景,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面临诸多新挑战,在指导思想、工作对象和环境方面产生新特征。文章提出构建新时期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体系,扎实推进团组织和新媒体平台建设,提高文化、实践、双创、服务四育人成效,推进思想引领工作质量的提升。
  • 新形势下历史虚无主义的话语特征、实质及应对 下载:37 浏览:450
  • 夏益娴1,2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10期
  • 摘要:
    新形势下,历史虚无主义话语在表达场域、叙事方式、传播载体、话语权争夺上呈现一些新的特征。究其话语实质,实为历史虚无主义者企图颠覆中国发展的理论之基,取缔中国共产党领导,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从而将中国纳入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体系。我国可通过加强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话语研判、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政治话语环境、运用道德和法律手段进行舆论治理等方式,应对历史虚无主义话语新特征带来的挑战。
  • 不诚实之道德的思考 下载:39 浏览:451
  • 孙雨 孟维杰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9期
  • 摘要:
    诚实是人的基本道德品质,通常人们只将不诚实纳入不道德的范围,很少对其道德原因进行探索。生活中不诚实现象多种多样,如果不加遏制会酿成大错,许多违法犯罪行为最初就源于不诚实。不诚实行为与道德弹性有关,发生的情境比较复杂,不诚实扩散会造成严重后果,需要个人和社会加以重视,减少其对社会大众的危害。
  •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培训调查分析及改革建议 下载:37 浏览:450
  • 罗尧成1,2 许宇飞2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9期
  • 摘要:
    兼职教师是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有机组成,针对兼职教师开展的有效培训是提高兼职教师队伍质量的重要举措。目前兼职教师的培训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培训资源支撑力度不足,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培训活动开展较少,组织管理不够科学;考核评价制度不够健全,培训结果反馈作用有限。文章提出优化培训环境内容、推动兼职教师专业发展,建立组织管理体系、推进培训工作有效实施,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保障培训工作实施质量等对策建议。
  • 乡村教师培训策略研究 下载:39 浏览:448
  • 杨国英 郑凌 方颖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9期
  • 摘要:
    2015年以来,国家加大对乡村教师的专业培养力度,提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乡村教师培训相应地成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知识转移理论和经验主义开发乡村教师培训项目,结合实际情况探索乡村教师培养的长效机制,推动乡村教师专业成长。
  • 教师育人能力的价值及内涵辨析 下载:40 浏览:448
  • 贺慧敏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9期
  • 摘要:
    教师育人能力对落实立德树人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教育实践忽视了教师的育人职责,阻碍学生全面成长、不利于教育公平实现。教育本质、立德树人的任务提出及社会公平发展都要求教师的职责核心是育人。以实践性为原则,以立德树人为指向,厘清教师育人能力的结构轮廓,抓住育人能力的主要结构要素,系统地分析、有针对性地选取特征要素解读,有助于教师育人能力的提升。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教育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13
访问量 236521
下载量 75213
总被引次数 730
影响因子 1.36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