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重视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的研究;包括经济、文化、历史等社会学学术论文和成果报道及评述。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社会科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26X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网络言论的引导 下载:254 浏览:2896
  • 李丽芝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9期
  • 摘要:
    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开始成为人们发表见解的重要场所。网络上的大量正面、负面信息,引导了人们对于网络事件的客观看法,给人们带来了诸多困扰。基于此,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下,探讨了引导网络舆论的策略,旨在为人们生活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 善用微传播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下载:270 浏览:2883
  • 于洋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9期
  • 摘要:
    新时代的创新发展使得信息传播的媒介愈渐“微”化,其信息获取的方式逐渐演变为微媒体形式,开启了全新的时代化信息传播模式。现阶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工作,需顺应时下时代潮流的发展趋势切实展开,政府及企业等相关单位则需将微传播充分运用,以提高新时代思想宣传效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
  • 在班主任工作中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和实践 下载:245 浏览:2697
  • 吴丽永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9期
  • 摘要:
    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非常重要,在新时代,核心价值观教育已成为中国整个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因时而兴,因时而新。增加时代感和吸引力。”在对少先队核心价值观进行教育时,要遵循成长规律和少先队心理特点,才能使核心价值观更加切实可行。让核心价值观更实用,可以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成长。
  • 浅谈社会心理学在员工关系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248 浏览:2714
  • 彭玉芬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9期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都迅速发展,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力资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把控好员工关系的管理,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益。因此,应用合理的社会心理学知识来做好企业员工关系的管理,不仅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还可以让员工更加有归属感。
  • 网络社会的信息传播模式及不良信息监测技术 下载:286 浏览:2892
  • 马增智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9期
  • 摘要:
    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优质的信息传播渠道,其对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但事物都有着两面性的特点,网络在具有正面影响的同时,还存在着负面影响。在网络社会,信息传播模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改变了人们获取与传播信息的习惯,对于整个社会发展来说非常有益。然而网络中不良信息的存在,威胁着网络信息的安全,对人们的思想造成一定的侵蚀,需要采用信息过滤技术、图片识别技术、视频识别技术等,对不良信息进行监测,以形成对网络不良信息的有效治理。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83
访问量 142365
下载量 46521
总被引次数 398
影响因子 0.993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