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文学刊
当代中文学刊
《当代中文学刊》系开放获取期刊,本刊是研究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学术刊物,侧重于近代以来的文学和文化研究,鼓励中文学科内部各专业的贯通,倡导中文学科与其它人文社会科学的交融,以弘扬人文精神、提倡学术创新、促进学术繁荣为宗旨。本刊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该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08-0282

《当代中文学刊》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融合研究 下载:75 浏览:777
  • 刘晓晓 《当代中文学刊》 2024年12期
  • 摘要:
    国家的教育行政部门这两年也在大力推行新的课程,根据国家的政策,这一次的课程改革,一定要注重信息化与课堂的有效融合,尤其是在课堂里的创造。在小学语文的古代诗词课中,应从这一方面入手,调动同学们对古代诗词和古代文化的兴趣。在传统的古典诗词教学中,它可以将一些晦涩难懂的词语和句子转化为生动的形象,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所以,教师在平时的诗词课上必须注重运用信息化技术,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诗词在课堂上的学习更加活跃。
  •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68 浏览:702
  • 陆燕 《当代中文学刊》 2024年12期
  • 摘要: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记录着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其中包含非常丰富的人文理念和高尚的情感内涵,古诗词学习也可以让学生们的知识储备更加丰富,让学生获得文学鉴赏能力的有效强化,并且也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加充分的认识到我国古典文学所拥有的魅力。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分析在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探究如何借助古诗词信息化教学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下载:69 浏览:713
  • 马彩珍 《当代中文学刊》 2024年12期
  • 摘要: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思想文化的启蒙阶段,语文是为他们打开世界文化大门的钥匙,而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学习更能为学生传递知识,让他们感受中华文化的深邃。他们将在古诗词学习中感受“才如江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度魅力,懂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浓情孝意,感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超凡洒脱,体会“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坚强毅力。在小学这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如何促进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初步审美能力等核心素养的提高是每个语文人探究的方向。
  • 探究美育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下载:80 浏览:834
  • 张春华 《当代中文学刊》 2024年12期
  • 摘要: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美育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通过细致剖析古诗词中的多重审美元素,如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与内涵美,进而提出一系列旨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与语文素养的教学举措。文章着重强调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感知、体验并创造美,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语文教学的多元价值。
  • 关于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策略分析 下载:74 浏览:762
  • 王雪静 《当代中文学刊》 2024年12期
  • 摘要:
    古诗词鉴赏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应当引发广大师生高度关注。古诗词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珍品,具有特殊的底蕴,古诗词中包含着许多人生道理、行为规范、历史人文,学生利用学习古诗词、提高古诗词鉴赏水平,可以有效提高语言组织能力,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培养审美意识。初中语文老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持续推动学生发现古诗词之美,使之对古典文化保持兴趣,这对于学生了解和弘扬中华杰出的传统文化是很有帮助的。基于此,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针对古诗词内容实施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展开论述。
  • 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实践路径 下载:61 浏览:641
  • 杨丹杰 《当代中文学刊》 2024年12期
  • 摘要:
    古诗词作为中国历史遗留的瑰宝之一,以其丰富的经典意蕴和鲜少的文字形象被选为中小学语文教材。如何有效地教学古诗词是小学语文面临的挑战。小学古诗词的特点和教学对象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师从古诗词的特点入手,契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适当补充教学工具,设计合理的教学模板,进而改进小学古诗词教学的不足,是符合现代教育改革的。
  • 小学语文古诗词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下载:71 浏览:748
  • 杨建清 《当代中文学刊》 2024年11期
  •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小学语文教学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古诗词教学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环节,教师应聚焦于强化学生的核心语文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的培养,深入探究并优化古诗词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教师需从教学理念到实践策略进行全面革新,寻求最佳教学路径,这不仅关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更对学生全面成长具有深远影响,期望通过精心开展的教学设计,学生可深刻领略古诗词的文化底蕴,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水平。
  •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喜欢古典诗词的研究 下载:74 浏览:760
  • 毛文娟 《当代中文学刊》 2024年11期
  • 摘要: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如何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和赏析古典诗词,更是非常关键。本研究旨在探寻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喜欢古典诗词。我们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并进行了实地教学,包括尊重并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创设有利于诗词学习的环境,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等。此外,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上述方法的实施对学生认同和欣赏古诗词的程度有明显提高。本研究成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 古典诗词诵读对初中生文学素养的影响 下载:65 浏览:670
  • 祁芬 《当代中文学刊》 2024年11期
  • 摘要: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系统中,古典诗词占有重要的地位。古典诗词的分析与欣赏, 对于提高初中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古典诗词诵读对初中生文学素养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我们从初中生试验参与者中选取了一组随机样本,进行了古典诗词诵读项目,其余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参与古典诗词诵读项目的学生在文学知识理解,审美识别能力和人文情感表述等方面明显优于未参与的学生,说明古典诗词诵读能有效提高初中生的文学素养。研究结果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证实了古典诗词诵读在中学教育中的独特价值和重要影响。
  • 古典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下载:67 浏览:694
  • 张美华 《当代中文学刊》 2024年11期
  • 摘要:
    随着古诗文复兴的趋势日渐明显,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也逐渐趋向于对诗词教学的重视。该研究旨在探讨古典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教学实践发现,古典诗词在启迪思维,发展语言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增进文化认同等方面具有独特、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建议采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多元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度理解古典诗词的意蕴,感受古典诗词的美感,提升对国家文化的认同。并在教学中融入跨文化的视角,唤起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将其与世界文化对比,更好地理解和接纳世界多元文化。同时,教师应注重谋篇布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教学形式,形成生动活泼的诗词学习氛围。本研究对于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 节日文化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结合探讨 下载:70 浏览:726
  • 刘存尧 《当代中文学刊》 2024年11期
  • 摘要:
    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丰厚的历史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节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中进行古诗教学,是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将其与节日文化进行有机地融合,对学生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节日文化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结合方式及其作用,以期为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提供参考。
  •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难点及对策分析 下载:67 浏览:686
  • 张秀英 《当代中文学刊》 2024年11期
  • 摘要:
    在培智学校,古诗词教学一直被视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通过对古诗词的传承和教授,学校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激发他们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操和人文关怀意识。通过古诗词教学,学生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增强自身文化自信心,同时也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 古诗词中神仙的英译及其在英语世界的形象再造 下载:81 浏览:827
  • 曾建萍 《当代中文学刊》 2024年11期
  • 摘要:
    神仙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哲学与宗教色彩,其观念与基督教中的诸神不尽相同。神仙的相关表达不仅在哲学、宗教著作中广泛使用,在古诗词等文学作品中也屡屡出现。为探索神仙形象在英语世界的再造,文章以许渊冲先生英译中国古诗词中神仙为例,分析其对神仙形象的再造情况。研究发现许渊冲先生对神仙的翻译形式多样,但对神仙形象的建构具有单一化、简单化等特点,未能在英语世界中再现神仙形象的模糊性、多面性以及复杂性等特点,再塑造的“神仙”远不及在中国文化中生动形象。
  • 探究群文阅读理念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下载:80 浏览:821
  • 唐国澔 《当代中文学刊》 2024年10期
  • 摘要:
    群文阅读教学法是一种提高古诗词阅读教学实效的有效方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可以推广群文阅读教学法,让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文本特征确定议题,形成阅读群文组,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打造活跃的阅读教学课堂,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古诗词阅读能力。基于此,本文就群文阅读理念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研究。
  • 如何以科学跨学科概念助力小学古诗词教学 下载:77 浏览:809
  • 马冬梅1 王璟璐2 《当代中文学刊》 2024年10期
  • 摘要:
    小学科学学科中有一门课程是《自然之道》,这门课程与语文学科存在很多联系,其中就包括《古诗三首》。《古诗三首》是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词,这三首古诗内容都与自然有关,通过这三首古诗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大自然的规律,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学生背诵了古诗但是并不知道自己所学内容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在学习过程中运用科学知识。为此,本文将结合小学科学课程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自然之道》这一课程与语文学科存在很多联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科学学科知识与语文学科之间的有效结合。
  • 诗词与科学跨学科教学模式探究 下载:72 浏览:742
  • 庞振楠1 吴佩娟2 《当代中文学刊》 2024年10期
  • 摘要:
    诗词与科学跨学科教学模式是一种将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本文从诗词与科学的内在联系和学科价值出发,对跨学科教学的意义和实施方式进行了探讨。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得出结论:诗词与科学跨学科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思维和综合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和兴趣。
  • 小学古诗词中的科学现象探究 下载:69 浏览:722
  • 梁森1 张宇2 《当代中文学刊》 2024年10期
  •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古诗词中所描绘的科学现象,并通过分析常见的古诗词,展示其中蕴含的自然规律和科学知识。通过深入研究古诗词中所描述的自然景物和现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提高他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观察能力。此外,通过古诗词对科学现象的探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和科学的兴趣,促进综合素养的提升。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当代中文学刊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73
访问量 116872
下载量 36587
总被引次数 342
影响因子 0.882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