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教育
中国职业教育
《中国职业教育》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我国职业教育培训、职业技能训练以及相关信息的学术论文,职业教育前沿最新动态评述等。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职业教育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049

《中国职业教育》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我国职业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述评 下载:69 浏览:413
  • 李敏 夏思诗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4期
  • 摘要:
    职业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院校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当前,职业院校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展现出非遗文化传播、培养专业传承人才、开发非遗课程教学资源、建立保护基地等多种功能,开展了利用现代学徒制来丰富和完善非遗传承和发展的实践探索,丰富完善了非遗传承的院校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职业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着理论指导缺失、学生继承非遗项目热情不高、专业建设滞后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型教师短缺等困境。
  • 黄炎培职业教育学生观及其当代启迪 下载:71 浏览:396
  • 颜廷燕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4期
  • 摘要:
    黄炎培职业教育学生观要求学生从根本上树立劳工神圣、职业平等、服务社会的观念,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读书得法、手脑并用、自治管理、规律生活,并最终达到知能并用、人格完整的质量规格。这对当今职业教育矫正学生职业观念、端正学校办学方向、重视学生人格培养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因此,弘扬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办好职业教育,培养工匠精神,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与启示 下载:68 浏览:415
  • 李俊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4期
  • 摘要:
    通过梳理黄炎培自1913年以来倡导实业教育、职业教育和大职业教育主义的三个阶段,概述其回答"职业教育应由谁办?目的是什么?怎么办?学生如何培养?"等根本性问题的职业教育思想,揭示其思想对于破解当前职业教育存在的"定位偏差""人文精神缺失""与区域经济不协调"等问题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 浅析日本技能大赛的文化特征及启示 下载:67 浏览:416
  • 刘琰 徐大真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4期
  • 摘要:
    日本作为技能强国在世界技能大赛、经济发展以及科技创新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日本技能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其独特而较完善的技能文化。日本技能大赛的文化具有开放性、可持续性、独特性、教育性。本文通过对日本技能大赛的组织文化和赛事文化的分析,为我国技能大赛的文化建设提供启示。
  • 基于非物质文化传承的中职校本课程开发初探——以“苗族吊脚楼建筑”课程为例 下载:68 浏览:398
  • 钟桂珍 翟博文 涂圣文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3期
  • 摘要: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的体现。2006年,苗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苗族吊脚楼设计与营造方面的教材和课程,导致其文化、技艺传承以及工匠人才培养受阻。文章以斯基贝尔克提出的情境分析模式,按照分析情境、拟定目标、构建课程方案、实施和评价与改进的校本课程开发流程,并借鉴M中职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研究、开发"苗族吊脚楼建筑"校本课程。在M中职学校试点应用的基础上,对该校本课程进行优化。实践表明:校本课程的开发对苗族吊脚楼的传承和M职校的招生、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现状、契机与路径研究 下载:67 浏览:409
  • 徐珍珍1 章甜甜2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3期
  • 摘要:
    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是在与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交互中不断调整、完善、创新和发展的生产技术。随着社会和技术的深刻变革,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生态发生深远改变,传承人高龄化严重、传承观念因循守旧、传承队伍后继乏人现象严重。因而,基于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历史契机和关系思考的分析,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活力的焕发仍需政策、教育、社会等多维系统的支撑。一是扭转观念,提高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社会认可度;二是拓展路径,推进学校教育和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融合度;三是多措并举,加大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传承的支持度。
  • 职业体验:一种链接生活的课程 下载:68 浏览:404
  • 屈玲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2期
  • 摘要:
    职业体验课程是一种链接生活的课程形态,旨在引导儿童从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职业体验课程实施过程中,强调学生依靠真实或仿真工作情境体验职业以获取职业知识和技能,确立职业发展方向,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对接。这种体验式学习活动课程,不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对学校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意蕴。基于职业体验课程的实施要求,提出了建构教学团队发展模式、创建职业体验课程基地、丰富职业体验课程资源、建构职业体验活动样态四个实施策略。
  • 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若干问题的探讨 下载:67 浏览:400
  • 吴健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2期
  • 摘要:
    在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和其所取得的成就让世界瞩目。但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与我国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渴望接受美好职业教育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职业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研究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平衡不充分的若干问题,分析职业教育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渴望接受美好职业教育的需要,对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思考。
  • 论生产方式变迁与职业教育实习演变 下载:66 浏览:409
  • 祝成林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2期
  • 摘要:
    不同的生产方式对从业者知识与技能的要求不尽相同,并影响到职业教育实习形态的演变。手工生产方式决定了实习的技艺型学徒的基本形态,大量生产方式促进了规范型实习发展,精益生产方式要求职业教育开展多样型实习,而定制生产方式则带来了创新型实习。创新型职业教育实习不同于以技能训练、知识应用为主体的为工作而准备的实习,而是培养具备够用的专业知识、扎实的技术技能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在工作岗位上不断钻研、创新,提升个人岗位价值的人才的新型实习。
  •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制度体系设计之审视 下载:72 浏览:414
  • 解瑞卿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2期
  • 摘要:
    优秀的设计需要充分的沟通。设计沟通包含示能、约束、映射、反馈四要点,而工业设计和制度设计在设计理念上存在相通之处,制度设计也需要沟通。通过概括制度设计的目标,即指引、评价、确权、强制、激励、预测、有序、保障等,并在设计沟通四要点与制度设计各目标建立涵摄关系,可以发现用工业设计沟通四要点,可以为观察制度设计和运行提供新的角度,并为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思考路径。
  • 柔性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下载:69 浏览:415
  • 刘翔1 付娜2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1期
  • 摘要:
    科学的职业能力结构包括刚性职业能力与柔性职业能力。柔性职业能力的弱化与缺失,不符合产业、行业、职业真实客观的需求,制约了学生的有效就业和创业。柔性职业能力的本质要求和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人文主义与社会关系上。通过目标定位、教学计划、教学实践、考核评价等环节,完善和加强"柔性职业能力"的形成教育。
  • 愿景管理视阈下的教师专业共同体发展 下载:68 浏览:415
  • 李强 范慧芳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1期
  • 摘要:
    愿景管理是通过教师群体以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行为准则为基础,建构起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从而激发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达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实现最优化、人性化、持续化的一种管理理念。实施愿景管理,学校应将教师个人愿景融入共同愿景之中,在教师个体发展耦合专业共同体的运行之中,实现教师个人发展,从而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 基于国际范式的高职电子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下载:65 浏览:406
  • 高健 王丽 刘玉洁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1期
  • 摘要:
    实施国际认证是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途径,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专业做了有益尝试。阐述《悉尼协议》国际范式要求,制定电子专业教育目标与学生核心能力指标,调整课程体系,绘制课程地图,细化课程目标,梳理专业教育目标、学生核心能力、课程目标三者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实施国际认证,提高了社会对毕业生的认可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公信力。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职业教育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33
访问量 162057
下载量 62587
总被引次数 592
影响因子 1.302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