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重视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的研究;包括经济、文化、历史等社会学学术论文和成果报道及评述。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社会科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26X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增强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下载:229 浏览:2369
  • 潘建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1期
  • 摘要: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指出:“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增强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要持续践行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
    基于此,笔者主要从“文化自信的相关概述”“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如何筑牢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强国目标”三个维度进行论述,以期为更好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借鉴。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资本建设的启示 下载:231 浏览:2455
  • 陆保良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12期
  • 摘要:
    近年来,学者们关注到社会资本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重视政治制度变革,忽略社会转型中社会资本的延续和积累,正是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薄弱环节。当代中国,在加快改革开放、促进社会现代化转型、构建新型社会资本的同时,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新发现和弘扬传统社会资本,是实现社会现代顺利转型,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措施。
  •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探析 下载:236 浏览:2454
  • 张仕梅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12期
  • 摘要: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彼此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心理上的关系或者是代表着双方心理上的距离,其在社会关系中占据着关键的地位,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他们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还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本文主要基于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并据此提出进一步改善的对策。
  • 浅析现代社会高校礼仪的有效教学 下载:232 浏览:2459
  • 丁洁琪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12期
  • 摘要:
    高校是培养优秀人才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开展礼仪教育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一些高校礼仪教育存在缺失,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出现了一些失仪现象,需要引起社会和高校的高度重视。因此,高校应当结合时代发展要求,积极探索礼仪教育的实施路径,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礼仪教育效果。基于此,本文就现代社会高校礼仪的有效教学进行浅析。
  • 技能社会背景下提升高职学院青年教师专业技能之路研究 下载:237 浏览:2451
  • 蒋学勤 蒋沁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12期
  • 摘要:
    建设技能型社会、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中,青年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分析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技能提升存在的问题,阐述企业、教师、学校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培养主体,侧重从学校的角度,通过营造传承工匠精神、重树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时代风尚, 重视技能社会对“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的新要求, 学校择优与全员要求青年教师技能提升,校企合作共建师资(员工)技能培训基地等措施来构建学院青年教师技能提升的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提供有效的实践探索。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幼儿园德育中的渗透 下载:232 浏览:2465
  • 罗雪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12期
  •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保障社会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而幼儿园的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属于“打地基”,作为启蒙教育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因此,一定要重视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要从幼儿园的各个方面很好的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诚信、友善、文明、敬业,这些优秀的特质不仅可以对幼儿的学习成长起到积极的影响,而且也为幼儿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以下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深入落实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浅谈文化认同对新疆基层社会治理的影响 下载:232 浏览:2459
  • 龚睿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12期
  • 摘要:
    新疆是中国的大后方,新疆工作在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基层社会治理作为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基,在新疆各项工作中便显得更加意义非常。而文化认同作为人类社会最深层次的认同,笔者认为其在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扮演着无法替代的角色,甚者恐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实现。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 下载:232 浏览:2465
  • 张艳美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12期
  • 摘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在不断发展。在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正面临多重挑战。目前,人类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海量的信息技术储存、读取以及查询,彰显出了知识力量巨大的潜力,借助大数据展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围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分析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建设的对策。
  • 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学术英语》项目式教学模式个案研究 下载:236 浏览:2478
  • 程爱群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11期
  • 摘要:
    本研究在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采用质性个案研究方法,跟踪了5名非英语专业学生在一学期《学术英语》课程中Digital story项目式活动的实践历程,探究学习者学术素养的形成路径。数据分析发现:1)学习者能够根据给定单元大课题,运用学术英语中有效课题的要素确定小组最后课题;2)学习者基本能有效利用知网等资料库,加上同伴反馈梳理文献,确认现有课题的研究内容;3)学生基本能根据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的语步要求和语言的学术性完成相应任务。
  • 如何践行小学家校社共育之社会实践活动 下载:234 浏览:2428
  • 陈达畅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11期
  • 摘要: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教育既要树人更要立德,立德是教育的根本所在。在小学阶段,立德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其实施需要通过开展德育工作来落实。小学德育的开展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更需要家庭的参与配合。本文以小学德育为研究主题,从家校社共育的视角分析了当前小学德育中家校社共育存在的问题,然后给出针对性的家校社共育策略,希望对小学德育效果的提高有所帮助。
  • 社会燃烧理论视野下高校网络舆情风险管理分析 下载:236 浏览:2483
  • 马燕娥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11期
  • 摘要:
    高校网络舆情是当代社会群体利益博弈的一种极端性方式,是高校群体情感之结的破坏性消解手段。依据社会燃烧理论分析,不平衡性主导的社会矛盾是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燃烧物质”,不对称性主导的社会舆论是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助燃剂”,突发性主导的具体冲突是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导火索”。以社会燃烧理论为基石,积极探讨高校“互联网+”网络时代客体使用效应及膨胀预警情况,有助于控制高校网络社会矛盾的沸点,以实现科学防范、化解和妥善处理高校群体性事件,确保高校社会安定有序,体态正常。
  • 幼儿园德育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策略 下载:234 浏览:2471
  • 王小姣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11期
  • 摘要:
    现如今,部分幼儿在家长的过度宠爱教育观念影响下,逐渐在被爱中失去感知爱与付出的能力,这是一个值得社会各界深思的问题。在幼儿教育中,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幼儿德育教育中,从小开始培养幼儿正确的人生价值准则。教师应该根据幼儿各个年龄段的发展水平,将德育活动的开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通过关注幼儿各方面的发展,让幼儿的社会性和个性培养在德育教育中获得发展。
  •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应用性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索 下载:236 浏览:2469
  • 宋柏慧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11期
  • 摘要: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是高等院校法学专业的重要课程,对扎实学生劳动法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有着积极作用。目前,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尚存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脱节的现象,导致学生专业素养与技能水平难以提高。对此,高校需加强重视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应用性课程的教学改革,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活跃教学氛围,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此为学生的就业发展夯实基础。本文针对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应用性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路径进行探索,以期为高校教育人员提供借鉴。
  • 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提升老年人智能技术素养的策略 下载:235 浏览:2467
  • 邓悦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11期
  • 摘要:
    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比重逐年增加,老龄化社会问题凸显,社会中老年人的需求也应该得到重视。在智能化时代背景下,老年人常常因为不理解智能理念、不会操作智能设备而导致生活中出现各种障碍,为此,有必要关注老年人智能技术素养方面的困境,并以社区为基础,从政策保障以及教育实施等方面入手,提升老年人智能技术素养。
  • 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困境与对策探寻 下载:235 浏览:2470
  • 冷宁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11期
  • 摘要:
    城市体育组织的建设能够促进城市公共服务的发展。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体制不顺、机制不畅以及组织自身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阻碍了社会体育组织在城市公共服务当中发挥积极作用。在此背景下,可以实现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对接发展。在这一工作模式下,应当由体育组织按照服务功能进行分类别的承接服务;并构建三级服务网络以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实现体育组织的规范化建设提高组织的服务水平;最后政府应当出台相应的体制保障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各项功能正常发挥。
  •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结构之变迁 下载:234 浏览:2453
  • 魏明扬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11期
  • 摘要:
    在中国近代社会变迁过程中,整个社会充满了矛盾和差距,表现为一个巨大的混合物。无论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还是五四运动后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社会结构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而变化。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所引起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现象的运动变化。本文从经济形态的转变、政治制度的转变以及文化结构的转变浅析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结构之变迁。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83
访问量 142365
下载量 46521
总被引次数 398
影响因子 0.993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