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国文化中的智慧结构探析 下载:26 浏览:333

陈浩彬1 汪凤炎2 《心理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智慧的德才一体理论将智慧定义为个体在其智力与知识的基础上,经由经验与练习习得的一种德才一体的综合心理素质,主张智慧在本质上是良好品德与聪明才智的合金。基于智慧德才一体理论智慧结构的构想,通过实证方法探析中国文化中的智慧结构,结果表明:智慧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结构,由二阶二因素一阶六因素构成,两个二阶因素分别是聪明才智与良好品德,六个一阶因素分别是:中常智力、创造思维、渊博知识以及善良动机、善良效果、善良手段。六个因素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培养学生品德素养的实践研究 下载:47 浏览:456

柯智勇 《中国教育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综合性较强,是构成品德素养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结合核心素养的内涵,创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品德素养的实践研究 下载:50 浏览:461

柯智勇 《中国教育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综合性较强,是构成品德素养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结合核心素养的内涵,创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音乐教育与德育有效融合的路径探索 下载:346 浏览:1377

周永春 《当代音乐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音乐能够陶冶情操,放松心情,提高审美。而在初中教育体系中,音乐教育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随着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完善,教师们也开始尝试着将德育教育融合到音乐教育中来,在培养学生音乐鉴赏水平的同时,还有助于加强学生思想品德建设。本文对此进行了全方面的探讨,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初中音乐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融合给出了几点建议。

品德教育在高中体育课程中的融合策略 下载:39 浏览:395

周岩 《课程教育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在高中教育阶段,将品德教育融入体育课程,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其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本文探讨了品德教育在高中体育课程中的融合策略,包括优化体育课程内容、创新体育教学方法以及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通过实施这些策略,旨在有效促进学生品德的全面发展,为其未来的社会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生活化策略探析 下载:60 浏览:457

姚玉禄 《教学管理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化需求才是课程的基础。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来源于对生活基本的认识、感悟以及体验,学生的生活对于构建课程有着重要的价值与作用。课程需要与生活实际相互贴近,能够直接反映学生需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来观察社会,帮助学生提升生活感悟。在教学之中让学生立足生活,贴近生活,并且在生活之中获得知识与发展能力,就需要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堂生活化的问题进行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家庭作业设计思考 下载:80 浏览:360

王秀英 《教学管理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课业减负、课堂增效已成为必由之路。能否实现这一目标,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外,布置科学、合理、适度的课外家庭作业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文章结合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和探索,提供一些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外家庭作业设计的思考和做法,以期助力其成为学生励志进取的真正有意义的修身课。

初中思想品德骨干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研究 下载:28 浏览:241

王琼 李崇爱 陈梦迁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12期

摘要: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缩写为TPACK)是"互联网+"时代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活动的重要知识基础。研究以S市初中思想品德骨干教师为对象,构建了TPACK发展的微课设计项目。该项目设置了"案例分析—微课设计—微课制作—总结评价"四个环节和"相互讨论、自我提问、迭代设计"三条支撑性策略。研究对17名志愿者教师开展了为期4周项目学习实践,采用TPACK前后测、微课教学设计评价两种方法收集实验数据并运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初中思想品德骨干教师的TPACK框架整体水平还较低,虽然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法知识,但技术知识、教学法知识、专业知识的二维融合、三维融合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2)微课设计项目能显著提高TPACK四个复合维度水平。

提升思维品质 应对能力考查——河北省中考思想品德试题能力考查的坚守与备考策略 下载:61 浏览:332

黄宝兰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8年8期

摘要:
河北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始终侧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对学生的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过分析2017年河北中考思想品德试题能力目标考查特点,并研究问题链、思维导图、中考试题对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作用及其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为2018备考提供思想品德学科中考备考的策略。

试题源于生活 教学基于实践——河北省中考思想品德试题生活化的追求与实践 下载:62 浏览:370

孟庆彪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8年8期

摘要:
河北省中考思想品德试题秉承"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理念,坚定地走生活化的道路。试题坚持依托鲜活、生动、丰富的生活,全面考查课程目标,以此引导学科教学进一步由知识逻辑向生活逻辑转变,唤发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课程的活力和魅力。

“杂家”是思想品德教师的职业定位 下载:73 浏览:442

高岚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8年2期

摘要:
成为一名"杂家"——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广泛的兴趣爱好,既是思想品德课程本身的要求,也是思想品德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内容。只有如此,思品课程的教学才能得心应手,学生才能兴趣盎然地学习,实现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

浅谈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下载:96 浏览:1026

冯彦丽 《中国法学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本论文旨在探讨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思维和价值观念的关键环节,而道德与法治课程则提供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平台。本文将首先介绍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然后探讨在法治教育中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以期提供对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有用的指导。

核心素养下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研究 下载:153 浏览:1937

黄文练 《中国法学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小学生品格的完善、社会认知的发展以及基本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将对核心素养下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进行简单的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课之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下载:281 浏览:3225

王文丽 《中国教育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物质条件也随之提高,这些条件的改变,使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初中阶段是学生内心成长的关键阶段,要加强重视度并在正确的引导下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这已然是初中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是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重点课程,怎样才能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高效的开展,提升教学课程的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人员工作中最值得关注内容。此文就初中生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展开研究与探讨,为我国教育工作人员提供更好的经验。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有效教学活动研究 下载:194 浏览:3106

萨茹拉 《中国教育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小学生正处于道徳修养发展和性格塑造的关键期。因此教职工的言谈举止都会对其产生重大影响,一定要确保教学课堂的科学性和课堂教学的合理性,以确保小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很短时间内学得更好的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提升综合素养。本文联系教学实际,详细分析小学品徳课上有效化教学活动的相关策略。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实施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下载:94 浏览:2900

刘锋 《中国教育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使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教师、教室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仅靠诵读经典、一周一课等方式很难达成文化教育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研究。

班主任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创新实践与思考 下载:60 浏览:634

梁雪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5年3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班主任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创新实践与思考。通过引入多元化教学方法,如互动式课堂、角色扮演等,班主任努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同时,结合社会实践,如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班主任深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品德教育的全面发展。在此过程中,班主任不断反思教育策略,关注学生反馈,积极调整教育方式,以实现最佳教育效果。本文的探讨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思想品德水平,也为班主任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启示。

游戏在小学体育课教学中对提升体育品德的有效运用 下载:185 浏览:1879

赵文娟 余卫星 任静 《体育研究》 2023年11期

摘要:
中小学体育课游戏化教学是当前体育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策略。通过选择具有生活性和趣味性的游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教学目标,同时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参与度,帮助小学生培养正确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通过游戏化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团结意识,增强凝聚力,从而促进学生品德思维的发展,有助于小学生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培养。

幼儿园区域游戏中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品德教育的策略 下载:75 浏览:938

郭雨 冯慧 高娣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12期

摘要:
幼儿期是社会性发展和品德教育的重要阶段。幼儿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逐步建立起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幼儿园区域游戏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能够为幼儿提供一个模拟社会的平台,促进其社会性发展和品德教育的提升。如何在区域游戏中有效地实施社会性发展和品德教育策略,仍是当前幼儿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幼儿园区域游戏的实践案例,探讨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品德教育的有效策略,为幼儿园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互联网+”背景下山区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116 浏览:1177

蓝善明 《中国教育探索》 2023年1期

摘要: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学生所要学习的重要学科,这一学科的学习不但可以让山区小学生掌握很多生活常识,还可以让山区小学生获得品德的培养与发展,对山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在当前,随着立德树人培养理念的确立,山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科教学对学生品德发展的推动作用,并要尝试着从教学策略的优化入手做出分析。基于此,本文就“互联网+”背景下山区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进行分析。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