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低纬高原地区2次强寒潮过程对比分析 下载:80 浏览:482

刘佳 段兴奎 叶文群 《地理研究进展》 2018年7期

摘要:
通过对云南2次强寒潮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横槽型和北脊南槽型是2次过程的主要中高纬环流形势;横槽型造成的降温范围更广,强度更强,持续时间更强,但降雪除了很大程度受制于冷空气外,还受到水汽和动力抬升条件的影响;北脊南槽型冷空气相对横槽型弱一些,但当配合强盛的南支槽,高原切变线,及高低空急流耦合作用下导致了暴雨强降雪天气; 2次强降雪过程云南西侧都有充沛的水汽输送,水汽通量的增大是云南强降雪的必备条件;中低层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在云南南部形成能量积集区和强烈的水汽辐合区,在低层辐合、中高层辐散的耦合作用下,形成强烈的对流上升运动,为强降雨提供了动力和水汽条件;雨转雪相态变化过程中当地面出现"冷垫"一般指示降雪的出现。

石河子2015年春季一次强寒潮天气分析 下载:64 浏览:472

雷薇 《地球科学探索》 2018年7期

摘要: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EC以及T639数值模式预报资料,对2015年3月30日至4月2日石河子出现的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的的环流特征和物理量场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此次寒潮天气过程属于倒Ω流型,乌拉尔山建立高压脊,欧亚范围两槽一脊经向环流,后期乌拉尔脊强盛发展形成北脊南涡的阻塞形势,切断低涡移动缓慢形成我区一次持续低温、断续降雪的寒潮天气过程。高空强冷平流是此次降温的主要原因。数值预报500形势场和地面冷高压EC预报能力好于T639,850hpa温度预报T639好于EC。

寒潮过程中长兴岛近岸水体后向声散射观测研究 下载:66 浏览:445

杨壮春1,2 杨光兵1,2 王红1,2 陈亮1,2 《海洋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2018-01-17—03-11,在大连长兴岛附近海域开展了为期54 d的水文和气象连续现场观测,获取了风速 、气温 、海流 、波浪 、海冰 、以及水体回声强度等多要素观测数据.数据显示观测期间经历了2次完整的大风降温天气过程(寒潮),并且在降温后出现了显著的冰情.通过将回声强度数据转化为后向声散射强度,用后向声散射强度数据表征水体悬浮物浓度变化,利用EMD方法分解了后向声散射强度数据,分析了潮流和波浪在海面是否结冰情况下对沉积物再悬浮的影响.结果显示:海面结冰对潮流引起的海底沉积物再悬浮没有明显影响,但海冰却能通过抑制波浪来减弱沉积物的再悬浮.

会宁县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分析及对农业的影响 下载:126 浏览:1297

姜睿 郑琼 杨博成 《农业研究进展》 2023年8期

摘要:
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MICAPS资料,应用天气学原理与方法,对2021年11月5日至7日甘肃省的一次寒潮天气爆发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寒潮天气过程是强冷空气由偏西路径影响我国,为典型的横槽转竖型。强冷空气不断堆积增强、东移南下,横槽转竖崩溃,寒潮爆发。此次寒潮影响范围广、呈现“断崖式”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天气,对农业、经济影响较大。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