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防水混凝土抗渗性能局部漏检事故分析及论证 下载:76 浏览:485

金雪峰1 宋雄彬2 杨坤3 阎亮4 仲胜利5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5期

摘要:
针对广东省茂名市某项目局部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抗渗试件漏检的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混凝土配合比在混凝土抗渗性能上的重要性。从检测要求、防水设计及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等方面对该事故进行了全面分析论证,并提出了论证意见。实践证明该工程能满足二级防水的要求。

基于“三生空间”协调内涵的乡村土地综合整治策略探析——以宜城市为例 下载:52 浏览:363

陈实1 李佳佳2 耿虹3 《中国城镇》 2020年10期

摘要: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优化乡村土地资源配置、构建乡村振兴战略新平台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土空间规划传导的必要任务和基础准备。而从"三生空间"的土地属性与系统性来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必然涉及到"三生空间"协调内涵及相应的目标与方法。基于此,本文通过深入解读乡村土地综合整治与"三生空间"的各自概念内涵及其逻辑关联,进而剖析湖北省宜城市乡村"三生空间"中存在的问题,并搭建基于"三生空间"协调内涵的乡村土地综合整治框架,从生态、生活、生产空间层面逐次探讨乡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具体内容,提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弹性预留、集约有序""设施共享、高效组织""农业转型、产村融合"的整治策略。

县域城市能级测度与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以浙江省安吉县为例 下载:71 浏览:420

王杰1 林雄斌2,3 吴佩瑾2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0年6期

摘要:
城市能级是县域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文章以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为例,构建城市能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测度安吉县城市能级概况,甄别主导优势和劣势因素,最后提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结果表明:(1)城市能级水平由服务能级、经济能级、乡村能级等3个主成分因子构成;(2)安吉县城市能级较低,存在经济辐射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区域合作层次不高等问题;(3)为提升安吉城市能级,应加强城乡联动效应,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夯实产业基础,加强城际经济合作。这有助于理解乡村振兴和区域一体化下县域能级的提升策略。

兼顾“刚性管控”与“弹性引导”的村庄整治策略探索——以恩施市五峰山片区村庄整治规划为例 下载:68 浏览:402

陈实1 耿虹2 王小莉3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9年6期

摘要:
村庄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任务。本文基于湖北省恩施市五峰山片区村庄整治实践案例,针对民宅建设无序、生态环境破坏、产业类型单一、公共设施缺乏等现状问题,对应乡村振兴的目标,从生态优化、产业转型、生活提质、文化兴盛、治理增效等路径入手探讨"管控"与"引导"的刚柔兼顾问题。村庄整治不光要通过基于法理依据的刚性管控策略来落实人居环境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也应基于乡村社会的"人—人关系""人—地关系""人—房关系"和"人—产关系"的历史与现实复杂性,以及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独特的在地情景模式,通过以人为本的弹性引导策略来回应村民生活和生产的发展诉求,培养村庄自我造血能力、促进乡村文化风貌传承发展、引导村庄实现可持续发展。

基于喷混植生的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新思路——以梧桐山道立交边坡为例 下载:79 浏览:471

王耀建1 王永喜1 夏兵1 邢路平1 吴凤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2期

摘要:
为使喷混植生技术广泛应用于高陡岩质边坡的生态修复并取得良好的生态和景观效果,以深圳市梧桐山道立交边坡为例,提出新的修复理念。根据当地边坡特点,采用工程护坡和生态护坡的科学结合,动态设计、动态施工,不断试验改进,按近自然、可持久的生态恢复新理念,设计了边坡排水系统、平台种植槽、生态复绿措施、滴灌措施,创新应用了V形槽+挂双层网喷混植生技术、滴灌系统、平台排水沟在种植槽外侧布设、先锋乔灌草种优化组合模式等技术。据竣工后7年的跟踪调查,高陡岩质边坡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边坡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得到有效改善,生态修复效果良好。梧桐山道立交边坡生态修复的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华南地区高陡岩质边坡的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基于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的杭州市通风廊道气象效应研究 下载:63 浏览:254

刘红年1 贺晓冬2 苗世光2 俞布3 危良华4 王学远1 《气候变化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城市通风廊道能增加城市空气流通能力,缓解城市热岛,为了定量评估城市通风廊道的气象效应,本文采用区域边界层化学模式(RBLM-Chem),利用杭州市高分辨率地表类型、城市建筑等资料,开展了杭州市通风廊道影响的模拟研究,模式水平分辨率为250 m。本文针对冬季和夏季两个典型个例进行数值模拟和敏感性试验,夏季个例时间为2013年8月12日,盛行南风,风向顺着通风廊道;冬季个例时间为2014年1月28日,盛行东风,风向垂直于通风廊道。主要结论如下:城市绿色通风廊道有增加风速、降低气温、提高湿度的作用,与没有通风廊道的情况相比,夏季风顺着廊道方向时,廊道区域风速平均增加可达1.4 m/s,廊道区域内60 m高度风速平均增加可达1 m/s。而冬季风垂直于廊道时,廊道区域风速增加较小,仅有0.5 m/s左右。通风廊道夏季降温幅度平均可达2.7°C,冬季降温幅度较小,仅有0.6°C左右。通风廊道对气象场的影响随风向向下游延伸,夏季在通风廊道下游250 m处,风速增加、气温下降、相对湿度增加最大值分别为1.5 m/s、2.9°C、3.1%,即使在通风廊道下游1500 m处,最大降温仍有1.2°C。

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运用 下载:22 浏览:465

冯俊标 《低碳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比例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密度不断提高,高层建筑不断增多,密集的高层建筑成为了大城市的重要特征,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就显得尤其重要。同时,为了在高人口密度的条件下保证人民的生活水平,房屋建筑结构设计需要从过往单一的安全性转化为集审美、经济、宜居等功能复合性设计。房屋建筑设计在满足房屋实用性的同时,建筑设计师还要结合建筑的结构设计,在建筑的安全性、美观性、施工难度等方面取得平衡。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在房屋结构设计中正确使用结构设计优化,探讨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方法。

发现细胞生长的脉络:南京大学仙林校区生命科学学院教学楼设计 下载:74 浏览:476

程超 谢忠雄 《中国建筑》 2020年7期

摘要:
以结构主义建筑设计方法为参照,设计源自对一种教学建筑类型的探索,既能暗合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理念,又能回应建筑功能模块的组合原则;既能实现自由交往的迷宫又能具有相对清晰的脉络。建筑空间组合概念以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作为出发点,以细胞核为中心的细胞单位构成转化为以内院为核心的院落功能单元,并结合整体功能分区和动线组织,以细胞增殖的分裂过程中呈现的不同连接定义院落之间连接。设计将这一理念应用于校园西部教学片区,探索一种新型的教学建筑组合模式,发现细胞生长的脉络,实现校园规划的永续生长。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纪念性表达——以渭南圣德象山生态公墓设计为例 下载:57 浏览:482

李彬1,2 费甲辰1 张蕾2 《中国建筑》 2019年11期

摘要: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是中国地域性和深厚文脉的外在表现,它从宏观和微观多个角度反映出中国传统的世界观和人文精神,其中以纪念性空间的秩序最能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各种信息的提取、整合和重构,为实践中的整体规划设计和单体建筑设计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和线索。该文以渭南圣德象山生态公墓项目的设计过程和设计思想为例,分别从定向和轴线、区域和氛围、尺度的控制、意象的营造等四个方面来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纪念性表达方法。

三维激光扫描在建筑规划竣工测绘中的应用 下载:133 浏览:2191

邓蕾 刘俭 《光电子进展》 2024年11期

摘要: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够提供扫描物体表面的三维点云数据,因此可以用于获取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数字地形模型。因此,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测量技术,获取1:500竣工地形图和竣工三维模型,不但可以有效避免传统作业方式的强度大、效率低、周期长和重复测量等弊端,提升生产效率,还能为规划验收提供更为丰富、直观的数据信息,辅助行政审批部门管理决策。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下载:129 浏览:1292

姜志 《中国建筑》 2023年7期

摘要:
建筑行业要想保证自身的稳定健康发展,应从每一个细节入手,优化和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作。对此,可以根据实际状况应用BIM技术,构建三维模型,从而显著提升施工效率,推动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结合的优势,然后对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场地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深化设计和构配件深化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下载:133 浏览:1262

阚秋蕊 《中国建筑》 2023年6期

摘要:
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建造的房屋建筑中有80%的高耗能建筑,而在资源、能源日益紧张的严峻形势下,针对房屋建筑的高耗能问题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基于此,在建筑规则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将绿色节能技术与建筑规划设计全过程融合在一起,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来突出房屋建筑的节能效应,进而使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针对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原则以及具体应用策略展开论述,旨在强调建筑规划设计中应用绿色节能技术的重要性。

轻钢建筑结构方案及构件设计研究 下载:132 浏览:1224

李德顺 《中国建筑》 2023年6期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些工业和民用建筑中轻型钢结构的应用,深受人们的青睐。钢结构行业以其质量好、造价低、自重轻、施工周期短、可再利用、利润丰厚等六大优势,吸引了一大批企业进入该行业。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和推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本文对轻型钢结构设计方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与论述。

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整合应用探究 下载:126 浏览:1209

朱凌 《中国建筑》 2023年6期

摘要: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在现代建筑中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绿色建筑为人们提供高效、健康的生活,通过将节能、环保、低碳的意识融入建筑中,实现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体现建筑的时代特征。本文通过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中的应用分析,以期为绿色建筑的设计者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的应用研究 下载:126 浏览:1149

李德顺 《中国建筑》 2023年6期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及建设用地日趋紧张,为了满足城市规划的需要,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中得以快速发展。目前,高层建筑的抗风和抗震理论不断完善,为了能使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持续发展,本文作者主要就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中,设计人员应重视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分析 下载:127 浏览:1147

朱凌 《中国建筑》 2023年6期

摘要:
新时期经济发展下,生态环保理念深入到各个领域中,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其对于城市经济发展与人们日常生活都是密不可分的,在建筑设计中引入生态建筑学,能够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的经济性、环保性、舒适性。对此文章结合生态建筑学理念对高层建筑设计提出一些建议。

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和优化 下载:115 浏览:1149

牛晓彦 《中国建筑》 2023年4期

摘要:
建筑行业市场竞争越发激烈,民用建筑企业所面临的压力巨大,对民用建筑结构进行优化和设计可以使得施工成本明显降低,进一步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建筑规划的设计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性 下载:126 浏览:1143

何定东 《中国建筑》 2023年3期

摘要:
建筑规划的设计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两者互相关联却又大为不同,建筑规划的设计不仅关系到城市文化的传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在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城市规划建设的方向,保障两者规划和设计理念的统一,让建筑规划的设计能充分体现建筑物的社会性功能,使城市规划的合理性能够完全展现。

浅议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 下载:182 浏览:1809

高娃 《中国建筑》 2022年10期

摘要:
伴随我国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在这一背景下,令人们对于自身住宅条件提出更高要求,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建筑工程设计仍然无法令人们糴住宅高舒适度这一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因此,生态建筑理论如何与现代建筑设计充分结合,成为建筑行业相关工作人员亟待思考问题。基于此,本文将主要针对如何在建筑设计当中有效运用生态建筑设计展开相关探讨分析。

中央空调暖通设计施工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下载:183 浏览:1837

詹武刚 《中国建筑》 2022年9期

摘要:
文章以中央空调的暖通设计施工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中央空调暖通设计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析,随后结合相应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解方法以供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