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理论及实践 下载:85 浏览:442

程承坪 邱依婷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1978-2016年,世界人口规模最大的中国,其GDP年均增长率达到了9.64%。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巨大的经济成就,从政治经济学视角而言,一方面得益于改革开放后秉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所做的一系列开拓性工作,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所做的一系列奠基性工作。新时代中国经济要实现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方法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建立政府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体制机制,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三是提高消费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四是抓住第四次科技变革的契机,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五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妇女家庭劳力何去何从:晚清政治经济学新词汇的影响 下载:47 浏览:231

王燕 《历史教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晚清以来,中国妇女的家庭劳力被边缘化,这与"工业""制造""生利"等新词汇在晚清不同历史时期译介和传播有关。这些新词汇、新概念持续不断地为晚清士人建构国族需要的经济"公"观念,把集体和个人的劳力引导到生产性劳动,特别是机器制造工业,与整个世界的资本市场循环衔接。这些词汇虽然译介途径不同,但环环相扣,各有侧重。"工业""制造"聚焦于机器工业;"生利"以工业为核心,但又不局限于工业,它将所有的经济活动导向国族,并将个人劳力置于经济"公"观念的审视之下。这些新词汇是促进经济"公"观念兴起的思维工具,却与晚清的历史现实产生一定距离。当探讨晚清的妇女家庭劳力时,"制造""生利"等词汇评价失据,制造了矛盾。

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肯定和改造:以《巴黎手稿》为中心 下载:53 浏览:440

黄志军 《哲学研究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理解和改造黑格尔辩证法的主要理论阵地。《巴黎手稿》作为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早期成果,也是二者正面交锋的重要思想领地。深入其中便会发现,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态度经历了一个由否定到肯定的转变,而非仅仅是否定的一面,即在劳动异化的意义上揭示了其消极方面,因为它的抽象形式遮蔽了现实的人的异化。事实上,马克思是在交往异化的意义上才发现了其积极方面,因为它以积极的异化形式把握到了真正的人的生命形成过程及其运动,所以被给予了充分肯定。通过对"穆勒评注"的分析,马克思的这种肯定可以得到合理的理解和说明。藉此,在后来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过程中,马克思才能以经由交往异化而来的社会关系作为思想通道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积极方面加以科学改造。

劳动的张力:从斯密、黑格尔到马克思 下载:84 浏览:481

白刚 《哲学研究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在古典经济学的发展史上,斯密提出了劳动价值论,赋予了劳动以现实性维度,但斯密仅将劳动当作实现资本增殖的手段,故把劳动区分为"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黑格尔完全站在国民经济学的立场继承了斯密的劳动观,但他唯一承认的只是"精神劳动",虽然他赋予了劳动以超越性维度,但他的劳动观只是对劳动价值论的"观念性模仿",他只看到了"劳动的积极方面"而看不到"劳动的消极方面"。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在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结合的基础上,揭示和论证了从"异化劳动"到"自由劳动"的"劳动解放"的全面意义,从而建构了取代"资本政治经济学"和"精神现象学"而实现人之自由个性的"劳动政治经济学"。

论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的“词”与“物”——以《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为研究文本 下载:66 浏览:493

陈广思 《哲学研究进展》 2018年4期

摘要:
《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是一个被忽略的马克思语言哲学文本,它提出了命名活动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通过这种原则,我们能够很好地理解马克思对词与物的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瓦格纳犯下的"语言游戏"和"按词造物"两个错误的批判,这两个错误实质上都是人的知性思维试图通过词和语言来操控物和物的世界的表现。强调命名活动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能够让我们克服知性思维的这种本能冲动,避免犯下与瓦格纳相类似的错误。这是使词获得它的现实有效性的重要原则。借此,我们能够在学理上和文本上为发展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做出贡献。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何上升?一个政治经济学视角 下载:21 浏览:199

宋景尧1 林晨2 《当代管理》 2018年12期

摘要: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快速上升。本文旨在从古典政治经济学视角研究了收入分配与服务业占比的关系。本文在结构分解分析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回归分析模型,研究分配结构对服务业增加值占比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建国以来的分配结构的变化解释了61.4%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变化。因此,分配机制倾向于服务业是近年来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快速上升的主因。适当控制服务业利润水平有利于更好促进该行业为制造业发展服务。

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解析 下载:114 浏览:1245

刘亚玲 《哲学研究进展》 2023年7期

摘要: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进程中,社会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状态中,而站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上来看,任何事物在发展进程中,非基本质的发展都很可能对基本质的实现产生阻碍。同时,经济的发展质量也会受到社会生产关系等多种因素产生的影响,而为了更好的促进新时代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就必须要坚持在社会主义方向的基础上,在经济基础等多个角度上努力。因此,文章首先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解读加以明确;在此基础上,提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

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的两个维度及其当代价值 下载:189 浏览:2321

周浩 《哲学研究进展》 2021年11期

摘要:
分工,是所有动物都具备的活动形式。而只有人,在有意识地操纵、优化、发展这样的活动形式。我们从自然选择的分工形式中超脱出来,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改造着自己周围的世界,分析抽象着我们的生产过程,以指导我们在接下来的生产中效率更高,产量更大。这样一个古老而深奥的概念,绵延千年,横亘在今天的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法学、哲学等一系列学科之中。有趣的是,我们之所以要区分出这些学科,也是分工本身的杰作。甚至可以说,是分工缔造了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分工理论发展到十九世纪,正是最为灰暗的年代,以至于马克思提出了“消灭分工”的观点。我们在需求的推动下,不断提高生产力,微观上奴役他人,宏观上奴役自己,看似是我们决定着分工的形式,但终究始终是每一个个体被社会决定着应该被给予哪一种分工。在这样支配与被支配的矛盾中,马克思提出了一定要消灭分工,他要消灭的不是分工提高生产力的方面,而是在生产力极大丰富后,人的本质可以复归,每个人可以活动自由选择分工的权力,而不是与生俱来被迫获得分工。本文将从两个维度,简述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并结合当代的分工现状浅谈其当代价值。

战争模拟游戏中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下载:286 浏览:2938

李浩然 《中国经济》 2022年4期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在物质精神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开始对自身素质和文化素养等方面进行追求。军事类电子游戏是现代高科技产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其在娱乐的基础上还能起到一定的教育意义,兼具了寓教于乐的特性。本文以《钢铁雄心4》为研究对象,对游戏中相关设定进行了解,从而思考其包含的政治经济学知识以及寓意,最终选用腐败行为进行其政治经济学分析,从而为社会的发展以及制度的完善提供一定的支持。

对唯物史观为“经济决定论”的批判及现实意义 下载:312 浏览:2938

韩兆勇 《中国经济》 2021年2期

摘要:
经济决定论是19世纪第二国际的思想家刻意歪曲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种理论形态。经济决定论和唯物史观起源相同,都是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但是经济决定论是在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前提下的一种纯粹的经济学分析框架,而马克思是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和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唯物史观,站在了动态的唯物史观视角发现了物与物面纱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本质问题。因此,唯物史观被污蔑为经济决定论是根本站不住脚的,这是两种内在逻辑根本不同的理论体系。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数字货币与金融稳定研究 下载:124 浏览:843

魏海杰 《金融研究杂志》 2024年1期

摘要:
数字货币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工具,在政治经济学视角下对金融稳定产生了重要影响。本研究从数字货币的发展历程、政治经济学分析以及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等方面展开探讨。首先,回顾了数字货币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其主要类型和特点。其次,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数字货币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分析了其优势与挑战。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数字货币与金融稳定的良性互动,推动数字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论新时代生产关系研究的外延、内涵和重点——政治经济学教学沉思 下载:207 浏览:2537

​卢宇峰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1年12期

摘要:
政治经济学生产关系的研究,要根据政治经济学“超长期”、“超宏观”的分析方法与特点,科学界定生产关系研究范围,厘清生产关系研究的外延、内涵;要特别注意抓住生产关系研究重点。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