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巩膜咬切器治疗泪小点息肉疗效观察 下载:54 浏览:374

杨俭伟 史俊虎 张宏彬 白萍 宋丽华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观察巩膜咬切器治疗泪小点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8年就诊于我院的单纯泪小点息肉患者53例(103只眼)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有溢泪症状,在爱尔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下,利用巩膜咬切器切除泪小点息肉,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1年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所有53例(103只眼)患者流泪症状均治愈,随访1个月至1年均无复发。结论巩膜咬切器治疗泪小点息肉具有操作简单,效果确切用。

眼睑淀粉样变性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下载:52 浏览:361

杜芳 黎冬平 王育红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评估眼睑淀粉样变性的手术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整理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汉口爱尔眼科医院手术治疗27例(32只眼)眼睑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其中单纯眼睑肿物2例(2只眼),结膜肿物3例(4只眼),病变侵犯眼睑和结膜22例(26只眼),其中18例(22只眼)伴有上睑下垂,4例(4只眼)伴有下睑内翻倒睫。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手术切除联合睑板腺刮勺逐层刮除肉眼所见病变组织(避免因追求彻底而损伤睑板、提上睑肌及下睑缩肌复合体等),切刮的组织送病理检查。术中根据病情,联合矫正上睑下垂、内翻倒睫并修复组织缺损(结膜瓣移植、羊膜移植或硬腭黏膜移植),术后联合使用盐酸奥洛他定及普拉洛芬滴眼液。结果所有手术切刮送检肿物的病理学诊断均为淀粉样变性(术前术后一致率达90.63%)。伴有上睑下垂者,矫正上睑下垂后,同时2只眼联合结膜瓣移植,4只眼联合羊膜移植,3只眼硬腭黏膜移植;伴有下睑内翻倒睫者,矫正内翻倒睫后,同期2只眼联合硬腭黏膜移植;伴有结膜肿物者,1只眼结膜瓣移植,3只眼联合羊膜移植。术后随访时间为3~15个月,其中1只眼下睑因切除睑板组织过多出现畸形而再次手术修复,5只眼因上睑位置过矫或欠矫而再次手术矫正,1只眼病变组织复发,1只眼病灶继续进展,其余24只眼未见病情进展或复发。结论眼睑组织淀粉样变性可导致眼睑外观变形、功能损伤。手术治疗效果明显,术中同期修复眼睑及结膜组织缺失,可修复眼睑正常形态及功能;术后规范药物治疗可减少疾病复发或继续进展。

自体肋软骨在再次鼻整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84 浏览:487

周蔚 李淑珂 张芳 《诊断医学》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自体肋软骨在再次鼻整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再次鼻整形修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自体肋软骨组和鼻中隔软骨组各30例,鼻中隔软骨组患者应用鼻中隔软骨进行再次鼻整形修复,自体肋软骨组患者应用自体肋软骨进行再次鼻整形修复,比较两组患者功能与美容效果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功能与美容效果满意度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功能与美容效果满意度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和鼻中隔软骨组相比,自体肋软骨组患者功能与美容效果满意度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自体肋软骨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4/30),鼻中隔软骨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10/3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自体肋软骨在再次鼻整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较鼻中隔软骨好,值得临床推广。

基于补充的集合经验模态最优降噪整形算法 下载:81 浏览:481

董宝伟1 钱秋亮1 邵馨叶1,2 邵建龙1 《数据与科学》 2020年7期

摘要:
为了准确提取噪声干扰的脉冲信号,本文基于补充的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的最优降噪整形算法,算法基于固有模态函数构建不同的带通滤波器和方波整形,并依据均方误差、线性相关度和目标函数值指标来建立最优降噪整形算法的判断指标。采用脉冲信号、调幅调频信号和高斯白噪声信号合成数值模拟信号进行仿真实验,本算法能够准确地提取脉冲信号,表明数值模拟仿真实验成功,可应用于提取受噪声干扰的单位脉冲信号。

大口径一体化管道端面整形设备改造技术研究 下载:95 浏览:486

郭建良 孙成全 李砚 《石油科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当前大部分管道的坡口加工形式为:大功率吊管机拖载分离式液压站,同时吊起坡口机切削头进行坡口作业。这种作业形式存在吊管机自带液压系统和液压站液压系统重复投入,设备转场时需要将切削头、液压站、吊管机分离,分别完成转场后再进行组装的缺点,经技术改造形成大口径一体化管道端面整形设备可克服上述缺点。介绍了自行式液压系统主机、切削机头、快速链接、吊重装置、整机结构设计及性能对比等内容。实践证明,该设备具有集坡口机头、动力源、辅助吊重装置为一体,主机身可适用多种管径规格坡口机头,可自行完成设备转场,工作效率提高了30%等特点。

利用飞秒激光刻写的光纤端面光栅的研究 下载:25 浏览:439

谢康 《光电子进展》 2018年6期

摘要:
基于光束耦合分析了光波导端面光栅衍射原理。飞秒激光刻写一维正弦光栅并测量衍射光的强度,测量结果与仿真实验基本一致。利用Matlab编程仿真研究了分布不同、排列有序的折射率正弦变化二维光栅的波束整形等效果。为刻写不同折射率变化图案控制衍射光的衍射强度与衍射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脱敏止痒膜湿敷对烧伤整形患者残余创面并发湿疹的疗效及安全性 下载:78 浏览:498

王玉叶 陈新龙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烧伤整形残余创面并发湿疹应用脱敏止痒膜湿敷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94例烧伤整形残余创面并发湿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7例予以复方曲安奈德软膏涂抹治疗,观察组47例采取脱敏止痒膜湿敷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变化、治疗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湿疹面积、瘙痒程度及湿疹形态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烧伤整形残余创面并发湿疹应用脱敏止痒膜湿敷治疗可明显促进患者创面愈合,减轻症状,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直接检测的全电子THz无线系统中混合PGS设计 下载:59 浏览:466

韩扬1,2,3 田鹏1,2,3 明旭1,2,3 谭景文1,2,3 徐思聪1,2,3 张冰1,2,3 魏怡1,2,3 杨雄伟1,2,3 余建军1,2,3 《天线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太赫兹通信由于具有极大的带宽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在太赫兹系统中进一步提升系统容量也成为了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利用混合概率和几何整形(PGS)的方案对全电子元件构成的太赫兹系统进行优化,使用成对优化(PO)算法对完成概率整形(PS)后的16阶正交幅度调制(PS-16QAM)的星座点进行位置调整,获得所需的混合概率和几何整形的16阶正交振幅调制(PGS-16QAM)信号。通过测试PS-16QAM、几何整形后的16阶正交幅度调制(GS-16QAM)和PGS-16QAM在不同净速率下对16QAM的优化,验证了混合PGS具有最佳的优化效果。实验证明,当无线传输距离设置为2 m、NGMI阈值设置为0.92时,PGS-16QAM相较于传统的16QAM、PS-16QAM和GS-16QAM,净传输速率分别提升了15.6%、11.8%和3.8%

小儿外周静脉导管敷贴固定和更换的最佳证据应用 下载:14 浏览:365

虞露艳1 应燕2 王秋月3 陈朔晖4 徐红贞4 诸纪华4 胡雁5 2019年8期

摘要:
将基于循证的小儿外周静脉导管敷贴固定和更换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规范儿科护士外周静脉导管敷贴固定和更换操作,提升静脉治疗专科护理质量。方法检索静脉输液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临床实践指南、系统评价、原始研究等循证资源。通过文献质量评价,纳入2篇指南和1篇系统评价作为证据资源的参考文献。总结12条证据,通过可行性、适宜性和临床意义进行评价,产生7条最佳证据,并转化为4条临床审查指标。遵循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护理中心的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的标准程序进行证据的临床应用,采用问卷调查法、现场观察法、访谈、查阅护理记录收集数据。以护士每条审查指标执行率、静脉炎和意外拔管的发生率及外周静脉导管留置时间评价证据应用的效果。结果基线审查中外周静脉敷料出现潮湿、松脱和(或)明显污染时护士应更换敷料等3条依从性差的执行项目,在证据应用后执行率显著提高(P<0.001)。证据应用后禁食和非禁食患儿外周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证据应用前后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意外拔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基于循证的小儿外周静脉导管敷贴固定和更换的最佳证据,可规范护士外周静脉导管敷贴固定和更换操作的护理行为,延长外周静脉导管留置时间,降低意外拔管发生率,提高儿科静脉治疗专科护理质量。

预防乳头内陷患者矫正器牵引术后乳头坏死方法的改进 下载:399 浏览:316

曹海茹 李子榕 孙琦 赵茹 马玉芬 2019年3期

摘要:
降低矫正器牵引法治疗乳头内陷患者术后乳头坏死率。方法通过临床观察、查阅文献及分析,医护合作改进术后护理方式并制订护理操作规范,应用于2014年—2018年收治的104例(196侧乳头)实施矫正器法乳头内陷矫正术的患者。结果术后无乳头坏死发生。43侧乳头皮肤破溃,护理7~34 d后全部愈合。结论改进后的术后护理方式可降低乳头坏死率。

玻尿酸颏部注射填充联合A型肉毒素注射微整形术重塑面下部轮廓的疗效观察 下载:254 浏览:2337

李艳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观察玻尿酸颏部注射填充联合A型肉毒素注射微整形术重塑面下部轮廓的疗效观察。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64例微整形术重塑面下部轮廓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联合玻尿酸颏部注射填充与A型肉毒素注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单纯应用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与实验组(32例:玻尿酸颏部注射填充联合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度(96.88%)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微整形术重塑面下部轮廓患者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玻尿酸颏部注射填充联合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

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下载:21 浏览:234

张有红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分析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行传统带蒂腹部皮瓣转移修复术,观察组35例行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比较两组的修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皮瓣均全部成活。治疗后10 d,观察组BFPI、WMT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U、VRB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手部活动范围、手部感觉功能、修复后手部外观情况、整体治疗情况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部感觉功能S3S4级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S2级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成活情况良好,患者手部功能及感觉均改善明显,值得推广。

上睑皮肤松弛整形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 下载:300 浏览:2721

徐凯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探究上睑皮肤松弛整形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治疗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2月,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上睑皮肤松弛整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单双数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传统重睑术式、改良三点式重睑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4.44%小于对照组17.78%,显示有差异(P<0.05)。观察组1期愈合率100.00%、手术效果满意度97.78%大于对照组88.89%、80.00%,显示有差异(P<0.05)。结论:上睑皮肤松弛整形患者采用改良三点式重睑术式治疗,术后并发症率低,1期愈合率与手术效果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心理干预配合综合护理对颌面外伤整形患者术后康复的作用 下载:132 浏览:1006

夏欢 《心理学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颌面外伤整形患者的术后护理工作中采用心理干预联合综合护理带来的康复效果表现。方法:在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间,选取本院诊治的60名进行手术治疗的颌面外伤整形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分组方法,将这些患者均等分为两个试验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心理干预联合综合护理进行护理。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护理模式下心理健康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水平探究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接受心理干预联合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得到了更大幅度的下降(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自身生活质量的提升幅度更大(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综合护理方法不仅有助于缓解颌面外伤整形患者的术后心理负性情绪,还能增强患者康复效果进而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因此临床针对此类患者的护理工作可积极采用此方案。

自体肋软骨、膨体聚四氟乙烯、腹部真皮 下载:462 浏览:4530

方海燕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自体肋软骨、膨体聚四氟乙烯、腹部真皮联合应用在鼻部综合整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31例鼻部综合整形术者,女性26例,男性5例。年龄23~41岁。用自体肋软骨制成鼻小柱支撑移植物、鼻中隔延伸移植物,以及自体腹部真皮构成鼻尖部支撑结构;用膨体聚四氟乙烯制成鼻背部支撑物,进行鼻尖、鼻背综合美容术。结果 经过6~18月随访,27例满意,4例一般,无感染、无假体排异、无气胸病例。结论 自体肋软骨、膨体聚四氟乙烯、腹部真皮应用于鼻部综合整形,临床效果满意。

老年性上睑松弛及眼袋整形手术的临床效果 下载:70 浏览:727

单俊涛 《中国眼科杂志》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 探究对老年患者实施上睑松弛及眼袋整形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共计选定70例研究对象,均是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行上睑松弛及眼袋整形手术的老年患者,观察术后症状改善效果、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患者手术满意度。结果 所有患者的整体改善率为98.57%,其中重度患者改善率为93.33%,中度、轻度患者改善率均为100.00%。所有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手术前,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术后6个月患者总满意率为94.29%。结论 老年性上睑松弛及睑袋整形手术可以显著改善症状,患者手术效果满意度高,也有利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升,值得广泛推广。

改良肌皮瓣法结合眶隔固定术进行眼袋整形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83 浏览:857

杨晓英 《中国眼科杂志》 2024年7期

摘要:
目的:分析改良肌皮瓣法结合眶隔固定术进行眼袋整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改良肌皮瓣法结合眶隔固定术进行眼袋整形的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接受传统眼袋整形手术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肿胀程度、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肌皮瓣法结合眶隔固定术进行眼袋整形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降低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肿胀程度和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皮损内注射A型肉毒素结合CO2点阵激光治疗老年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下载:505 浏览:3532

安然 吴思雨 《光电子进展》 2022年1期

摘要:
探讨 A型肉毒素皮损内注射联合CO2点阵激光在老年增生性瘢痕中的应用。方法 纳入2021.6-2022.6我院70例老年增生性瘢痕患者,依照数字随机的方式均分为CO2点阵激光对照组,与CO2点阵激光+A型肉毒素皮损内注射观察组,比较组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瘢痕情况、瘢痕指数、瘙痒评分。结果 治疗有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统计值差异性明确(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统计值差异性明确(P<0.05);VSS评分对比,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瘢痕指数对比,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瘙痒评分对比,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将皮损内注射A型肉毒素+CO2点阵激光联合施于老年增生性瘢痕患者,能够提升治疗效果,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保证治疗有效的同时,确保治疗安全,推广意义深远。

眶隔筋膜缩紧在下睑松弛伴眶下缘凹陷畸形的眼袋整形术中的应用 下载:79 浏览:832

李振刚 《中国眼科杂志》 2024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眶隔筋膜缩紧在下睑松弛伴眶下缘凹陷畸形的眼袋整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下睑松弛伴眶下缘凹陷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使用常规眼袋整形术)和观察组(36例,配以眶隔筋膜缩紧方式)。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满意度及半年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睑松弛伴眶下缘凹陷畸形的眼袋整形术中采用眶隔筋膜缩紧方式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风险。

穴位埋线联合氢醌乳膏治疗激光术后色素沉着的疗效观察 下载:556 浏览:3595

任林 季明军 王萍 《光电子进展》 2021年8期

摘要:
观察穴位埋线联合氢醌乳膏治疗激光术后色素沉着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联合氢醌,对照组单纯使用氢醌。结果 三个月后有效率治疗组为96.6%,对照组为80.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小。结论 穴位埋线联合氢醌治疗激光术后色素沉着,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