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祛风止痒方辅助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血虚风燥证40例临床观察 下载:53 浏览:370

邵成良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观察祛风止痒方辅助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血虚风燥证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对血清白三烯B4(LTB4)、白三烯C4(LTC4)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慢性荨麻疹血虚风燥证患儿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祛风止痒方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后,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血清LTB4、LTC4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26/40),治疗组为92.5%(37/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较同组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前,2组血清LTB4、LTC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血清LTB4、LTC4水平较同组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对照组出现口干3例,轻度嗜睡2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5%(5/40);治疗组出现口干2例,轻度嗜睡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3/40)。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止痒方辅助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血虚风燥证,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网络的技术陷阱与学生“网络臣民”的诞生及其超越 下载:79 浏览:500

班建武1 章振乐2 《中国教育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网络作为一种技术,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特点。在很大程度上,网络技术看似客观中立,实则包含着诸多意识形态陷阱;本应作为工具而存在的网络,正在僭越人的主体地位而变成个体的新的主宰;而网络在不断解放个体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加剧了个体的单子化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呈现出一种新的人格特征——"网络臣民"。具体表现为对网络技术的盲目崇拜、过度的精神依赖以及犬儒主义的自我。为此,要突破"网络臣民"的局限,就需要帮助学生清醒意识到网络技术的意识形态本质,突出学生网络使用的主体地位,并丰富学生现实的社会关系联结。

无线通信技术在数字化中的应用 下载:173 浏览:1359

王勇 《无线电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无线通信技术对于数字化的推进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调制技术和多址技术两个方面介绍了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梳理了数字化在工业界和服务行业中的应用。接着,从5G技术、物联网技术和区块链技术三个方面分析了无线通信技术在数字化中的应用。5G技术智慧城市、远程医疗和无人机等领域与数字化技术实现了深度融合;物联网将家电设备连接起来,结合数字化技术实现设备互联、远程控制和自动化管理。区块链技术高效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信任度低的问题。通信技术在数字化中的应用是不可替代的,为社会和经济创造了更多发展机遇。

叶酸在习惯性流产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预后分析 下载:72 浏览:873

周大雁 《临床医学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习惯性流产治疗中叶酸应用效果,观察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23年1月~12月习惯性流产患者70例回顾分析,A组(黄体酮+叶酸)、B组(黄体酮)各35例,比较生化指标、预后情况。结果:生化指标比较,A组PL、HCG、E2、P活性显著高于B组(P<0.05);预后情况比较,A组安全分娩率(97.14 %)、再次流产率(2.86 %)较高,B组分别为85.71 %、14.29 %,差异显著(P<0.05)。结论:叶酸有利于改善习惯性流产患者生化指标,降低再次流产率,促进安全分娩,改善患者预后,治疗效果显著。

“工艺化”教学模式在会计实训课中的实践与探索 下载:109 浏览:1919

倪萍 《财会研究杂志》 2022年1期

摘要:
根据会计实训课教学的特点,结合职业中学会计教学的培养目标,提出了“工艺化”的教学模式,从确定实训项目、编写实训教材、选择教学方式、布置教学场地、“工艺化”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具体操作步骤进行分析阐述。

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研究 下载:121 浏览:1570

夏启刚 《医学研究前沿》 2023年3期

摘要:
探讨分析血液常规检查对妊娠期贫血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9月经我中心治疗的138例妊娠期贫血患者,同时选取同期12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对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血细胞分布宽度(RDW)等检测指标开展统计分析。结果孕早期孕妇的小细胞性贫血发生率为76.32%,大细胞性贫血发生率为15.79%;孕中期的小细胞性贫血发生率为76.60%,大细胞性贫血发生率为14.89%;孕晚期的小细胞性贫血发生率为35.85%,大细胞性贫血发生率为60.38%。小细胞性贫血孕妇的RBC均值与健康孕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RDW均值高于健康孕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MCV、MCH、MCHC的均值都低于健康孕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细胞性贫血孕妇,其MCHC均值与健康孕妇无统计学差异(P>0.05),RDW、MCV、MCH均值都高于健康孕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RBC均值都低于健康孕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发生贫血的几率较高,孕早期与孕中期主要为小细胞性贫血,孕晚期主要为大细胞性贫血,对孕妇定期开展Hb、RBC、MCH、MCV、MCHC、RDW等常规检查有重要意义,可尽早发现贫血程度,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