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临近空间长航时太阳能无人机气动研究综述 下载:41 浏览:250

李晨飞1.2 姜鲁华3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临近空间长航时太阳能无人机作为探索临近空间的重要飞行器,在气动设计与布局形式、气动性能及技术上均呈现出不同于传统飞行器的新特点。为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本文梳理了目前临近空间长航时太阳能无人机气动布局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其低雷诺数、高升力及气动结构耦合等气动设计难点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展望了临近空间长航时太阳能无人机的发展趋势。

煅后焦装置中气动插板阀增加远控功能设计 下载:45 浏览:383

张晓静1 王秀宏2 战智涛3 《中国仪器》 2020年6期

摘要:
通过分析煅前下料管气动插板阀现场操作员关闭时存在的风险,提出了增加阀位回讯开关和现场控制箱,通过在系统中进行组态,实现控制室内上位机进行控制,保障了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由葵花秸秆和玉米秸秆制作的不同沙障防风效能比较 下载:86 浏览:481

卢立强1 崔向新1 高永1 党晓宏1,2 潘霞1 徐立杰1 《中国土壤》 2020年10期

摘要:
以葵花秸秆和玉米秸秆沙障为研究对象,用测定沙障及裸沙丘近地表不同高度处风速的方法,比较分析了葵花秸秆和玉米秸秆制作的横向式、纵向式两种沙障的防风效能。结果表明:两种沙障横向式的防风效能大于纵向式;铺设两种作物秸秆沙障之后,空气动力学地表粗糙度均大幅度增加、下垫面类型改变,纵向布置葵花秸秆沙障、纵向布置玉米秸秆沙障的粗糙度分别是裸沙丘(对照)的76.43倍和24.45倍;葵花秸秆沙障的风速廓线均呈"S"型,玉米秸秆沙障与裸沙丘的风速廓线服从对数函数分布,同时,两种作物沙障的风速削减率随着高度增加逐渐减小,变化幅度先增加后减小。

压水堆核电厂气动调节阀常见故障及维护 下载:48 浏览:394

熊磊 《中国仪器》 2018年2期

摘要:
压水堆核电厂中,气动调节阀应用广泛,诸多工艺系统中都使用了气动调节阀。气动调节阀可以连续和精确地调节介质流量,实现流体的压力、温度、流量、液位等热力参数的调节,以满足生产工艺流程需要。气动调节阀除了满足工艺系统调节功能,有时还要满足安全功能。为了让气动调节阀满足其应有功能,保证核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加强气动调节阀的运行和维护管理。

分层教学在高职“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下载:65 浏览:404

陈本锋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8期

摘要:
以"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为例,通过对学情分析、学生分层、教学推进、走班管理、成绩测评等过程环节的完整记录,总结出分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分层教学模式虽然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但也存在着学校管理难度增大、教师工作压力变大、学生日常管理不便等实际问题。

集气站气动球阀异常关断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案 下载:59 浏览:347

程旭明 王小宁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8期

摘要:
气动球阀是控制集气站天然气流通的重要设备,在集气站生产运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目前苏里格南C1集气站在用的气动球阀存在异常关断故障问题,会造成所属集输管线流体截断,导致管线超压,形成生产隐患。针对此问题,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气动球阀异常关断故障的方案,对方案给予可行性讨论和风险估算,并在苏里格南C1集气站进行了方案成果检验,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解决方案为集气站的正常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其他集气站在气动球阀领域的工艺优化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建议。

轻型无人直升机外挂武器装备气动特性分析 下载:52 浏览:391

龙海斌 《中国机械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加装在轻型无人直升机机身左右两侧的外挂武器装备受到机身等部件的气动干扰,气动特性与自由来流时相差比较大。采用RANS方法对带外挂武器装备的轻型无人直升机进行气动特性计算,包括不同机身侧滑角和挂弹数量状态。结果表明挂梁和挂架对外挂武器装备气动特性的影响比较大,外挂武器装备在纵向和航向上是静不稳定的。在有横向来流时,外挂武器装备的阻力和偏航力矩变化比较大。随着导弹不断发射,外挂武器装备的阻力、俯仰力矩和偏航力矩都不断降低,但是升力基本上不变。研究结果可为外挂武器装备减阻设计和气动布局、武器发射策略的选择等提供重要的参考。

基于空气动力学的旋转球体飞行轨迹的计算模拟 下载:86 浏览:332

赵炳炎 陈宗华 《物理进展》 2020年10期

摘要:
文章介绍在考虑空气阻力和马格努斯力的情况下,将飞行球体简化成受力质点并建立其动力学方程,利用Matlab软件中的龙格库塔法函数对方程进行求解。以足球为例,分别计算模拟足球在上旋、下旋和侧旋时的飞行轨迹,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空气阻力和马格努斯力对足球的飞行影响都很大。

基于AMESim的潜孔锤冲击作业过程的仿真 下载:62 浏览:415

任城钰 陈昆仑 贺广迎 《中国机械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潜孔锤冲击器虽有厂家提供的规格参数,但针对不同地质岩层会表现出不同的工作特性。这对锤子的设计研究和实际操作都会造成一定的困惑。借助AMESim的系统仿真能力,构建出潜孔锤冲击器接近实际使用的仿真模型。通过对潜孔锤整机作业气动过程的仿真,得到锤头位移和腔体压力曲线,对潜孔锤冲击器的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辅助指导作用。

逼喘试验中的喘振及失速现象分析 下载:51 浏览:410

田琳 张少莉 吴悠 《中国机械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以某型发动机逼喘试验中的脉动压力为研究对象,运用短时傅立叶变换的信号处理方法将高采样率的数据转化到时频域,呈现某型发动机在试飞过程中发生气动不稳定现象时的瀑布图,分析压气机在发生喘振和失速时脉动压力出现的不同的现象,得出对压气机气动不稳定性有指示作用的脉动压力频率,在飞行中,监测这些频率处的脉动压力波动情况,对于压气机气动稳定性的实时判断是非常有意义的。

基于脉动压力的压气机气动稳定性分析 下载:62 浏览:432

田琳 高莎莎 申世才 《中国机械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以飞机不同迎角飞行时压气机中的脉动压力为研究对象,运用短时傅立叶变换的信号处理的方法将高采样率的数据转化到时频域进行分析,利用无量纲化的特征值对压气机的稳定性进行定量的评估,同时可对其不稳定性的趋势给予判断。旨在阐述了一种基于脉动压力的气动稳定性分析方法,在飞行试验中,可用此方法判断压气机的稳定性以及不稳定趋势,为飞行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

物料搬运机械手的设计开发 下载:65 浏览:431

李永胜1 任倩2 《中国机械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为满足多工位加工生产线的需要,结合近年来在制造领域应用广泛的PLC技术,设计了3自由度气动机械手,在机械手本体部分、驱动部件、测控电路设计的基础上,对PLC控制系统的元件选用、I/O口分配、程序编制进行了详细设计,满足了机械手运行轨迹,行程,载荷等方面的要求。

苏里格气田自动化开关井工艺技术探讨 下载:29 浏览:218

陈天应1 于相东1 刘晓晨2 张鹏名1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12期

摘要:
数字化技术在苏里格气田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操作成本和劳动强度,实现了苏里格气田大面积开发。针对目前井口设备自动化工艺技术发展状况,分析了实现井口自动化的工艺技术重点和技术难点,并根据部分井实际生产情况,提出了井口设备自动化工艺发展方向以及解决方案,为苏里格气田单井生产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影响气动卧式下灰车下灰性能因素研究 下载:77 浏览:492

马潮 张建华 徐天赐 张振 代洲 《中国设备》 2018年11期

摘要:
固井作业是石油开采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下灰车是固井作业中的重要设备。西北地区固井作业工况特殊,对下灰车的下灰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常用的气动卧式下灰车为例,分析影响下灰性能的因素,以便使下灰车适应更多工况。

转台气动锁紧装置故障分析 下载:65 浏览:366

林东 梁中 《中国设备》 2020年9期

摘要:
转台与相应的CNC控制装置或机床本身特有的控制系统连接,并与6 MPa压缩空气接通,可以自动完成对转台的夹紧、松开及任意角度的圆周分度工作,可立卧两用。机床采用转台后,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及加工件的加工质量。

EBNER辊底炉气动执行器活塞结构改进 下载:85 浏览:479

王福 冯广明 《中国设备》 2018年8期

摘要:
辊底式淬火炉调温用气动执行器易损坏问题的原因,改进结构,延长气动执行器使用寿命。

汽轮机气动阀门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下载:88 浏览:491

宋风强1 罗方2 《中国电气工程》 2018年11期

摘要:
汽轮机的气动阀门的气动性能和安全性能直接影响电厂的安全高效运行,应用CFD商业软件STAR-CCM+对某一广泛应用的汽轮机气动阀门的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和分析,得到其内部流场的主要特征。

多工位喷嘴加工气动夹具设计与应用 下载:81 浏览:498

李苏荣 储晓猛 《中国机械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为提高喷嘴零件加工质量及效率,新制定一份工序集中的数控加工方案。根据其第三道工序的加工要求,分析了定位装置、夹具体及夹紧装置结构,设计并制造一套快速装夹的钻铣专用气动夹具。使用结果表明加工精度稳定,操作方便,加工效率及质量显著提高,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东方超超临界二次再热660 MW汽轮机超高压进汽蜗壳数值研究 下载:78 浏览:483

钟主海 王喜华 邓国梁 钟刚云 《中国电气工程》 2018年2期

摘要:
本文采用CFD数值分析软件完成了东方新开发的超超临界二次再热660 MW汽轮机超高压进汽蜗壳的气动性能分析,分析对象包括进汽蜗壳截面的收缩比、截面形状以及进汽管横向间距,结果表明该机组采用的切向进汽方式具有优越的气动特性,其进汽蜗壳截面收缩比、截面形状以及进汽管横向间距均对切向进汽室的气动特性有较大影响,湍动能和总压损失系数随截面收缩比的增加逐渐减小并趋于平缓,截面形状和进汽管横向间距对切向进汽室总压损失系数影响较小,但对出口处湍动能影响较大。

亚大气压六相交流电弧放电等离子体射流特性数值模拟 下载:46 浏览:341

郭恒1 张晓宁2 聂秋月3 李和平1 曾实1 李志辉4,5 《现代物理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以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和航天器再入大气环境飞行过程中其表面产生的高密度非平衡态等离子体为研究对象,基于本研究组所建立的多相交流电弧放电等离子体实验平台(MPX-2015),开展了非平衡态氩等离子体射流特性的二维数值模拟研究.在亚音速条件下二维、非平衡数值模拟所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符合良好.超音速条件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真空腔压强的降低,等离子体射流流速明显增大,覆盖钝体头部的等离子体鞘套的厚度先减小,而后又增加,鞘套的空间均匀性以及等离子体向钝体表面的总传热量均显著降低,而钝体头部的局部电子数密度则增大.数值模拟结果为在MPX-2015上开展超音速条件下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