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华语电影中的生态文化景观建构 下载:61 浏览:413

李城1 刘迅2 《中国艺术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华语电影中的生态文化景观承载着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内涵,表征着世界范围内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经验"。其生态文化形象和景观呈现反映出我国社会文化和环境意识的不断变迁。华语电影中,形成了"破坏—灾难""创伤—逃离""寻找—回归""人类中心—生态中心"等四种"中国故事"的主要生态叙事模式,映射着我国生态文化发展的独立意识及多元传播态势,也彰显着新时期人与自然、社会及精神生态之间关系的再调整。未来华语电影的生态传播伦理应进行从物质传播伦理到精神传播伦理、从人类中心伦理到生命中心伦理、从区域环境伦理到全球生态伦理的转向。

边境地区生态文化旅游扶贫路径探索——以广西龙州县为例 下载:79 浏览:482

徐少癸 甘永萍 方世巧 《地理研究进展》 2018年9期

摘要:
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可以激活当地的经济活力,推动贫困地区实现脱贫开发目标。通过回顾旅游精准扶贫相关文献,选取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广西龙州县作为研究对象,并对龙州县的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优势以及旅游扶贫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旅游扶贫对贫困户收入、就业和当地的产业结构具有一定作用,但仍需政府、企业和社区等外部力量进一步推进生态与文化相融合的旅游发展模式。龙州县要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以实现脱贫目标,可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三产"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规划,推进边贸旅游,发展全域旅游;加强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创新,推进生态与文化相结合的旅游发展模式等4个方面着力。

聚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融合法治教育 下载:148 浏览:1926

王畅 《中国法学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是培养中学生法治意识的主要场所,教师应该结合每个学生的个性需求,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逐渐引导学生的法治思维方式。开展法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在儿童时期的未来公民能够了解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能自觉遵守有关道德与行为规范,尽可能避免学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走入歧途。

关于土地工程的生态文化研究 下载:388 浏览:4001

袁殊伟 《土壤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现阶段,我国成处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社会各界对于生态文化建设愈发重视。在土地工程中引入生态文化,能够为土地工作带来更为全新的指导思想,使土地工程向绿色、生态、环保的方向发展。同时能够改善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居住舒适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土地工程与生态文化之间的关系,探究了土地工程中生态文化的发展方向,以期对相关人士起到参考价值。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