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借鉴许渊冲英译版古诗词促进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深度理解的路径研究 下载:33 浏览:639

易宁 《中文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许渊冲作为“诗译英法唯一人”,其英译中国古典诗词作品广受好评,不仅传达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精髓,还保留了丰富的意境和韵律。本文通过分析许渊冲英译版古诗词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教学策略,旨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提升语文素养。

解构主义翻译观下《诗经·桃夭》两译本对比研究 ——许渊冲译与王方路译 下载:92 浏览:966

李岳泽雨 《中国文学》 2024年7期

摘要:
本文以解构主义翻译观为指导,通过对比许渊冲与王方路两位译者对《诗经•周南•桃夭》一诗的翻译,分析二位译者的翻译所体现出来的解构主义翻译特色以及二者对《桃夭》一诗的独到理解,进而提出有利于提高中国古典典籍对外翻译接受度的新思路。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分析中国古典诗词翻译 —以许渊冲译本《定风波》为例 下载:255 浏览:2394

王伯晟 翟蕾 《中文研究》 2022年1期

摘要:
认知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在反对主流语言学的基础上诞生,以认知科学和体验哲学为理论背景,注重于揭示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机制。认知语言学认为翻译的本质是认知活动,认为翻译应该兼顾原作者、文本与读者三者的关系,充分考虑三者的协调性。本文通过分析鉴赏许渊冲英译版宋词《定风波》,着重以诗歌翻译实践鉴赏来介绍认知语言学理论在翻译领域的应用。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诗歌翻译比较研究——以许渊冲、理雅各的《诗经》英译本为例 下载:182 浏览:2278

杨斯婷 《中国文学》 2021年6期

摘要:
本文以诗歌翻译理论为基础,对《诗经》1871年版和1993年版英译本的诗歌翻译进行比较研究,从翻译差异角度探讨社会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通过对两种诗歌译本的比较研究,得出翻译不仅是直译,而且是意译的结论。比较翻译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译文的审美特征和文学价值。

布迪厄社会翻译学“场域”理论 视角下分析许渊冲英译中国古典诗词 下载:235 浏览:2481

王伯晟 翟蕾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6期

摘要:
西方翻译领域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学者纷纷开始借鉴各种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开展翻译研究,促使翻译研究走向“社会学转向”。本文借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以许渊冲译本中元稹《离思》为研究对象,通过诗歌翻译鉴赏发现许渊冲老先生倾向于使用意译策略; 分析 “惯习”“资本”“场域”对译者行为的影响,指出许渊冲的意译策略和韵文风格可归因于其对诗歌翻译“三美”的追求和在场域中积累的象征资本。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