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快速修补材料的研究 下载:86 浏览:492

韩亚芳1,2 曾平安3 陈照威3 吴迪2 陈林聪2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2期

摘要:
针对目前水泥混凝土裂缝修补技术存在的养护时间长、渗透性差、粘接性差、耐久性差等问题,文中通过添加合适的增韧剂、稀释剂针对性地改进环氧树脂裂缝修补材料的韧性和渗透性能,并对研制的裂缝修补材料测试其固化收缩率、力学性能、耐老化性能和工程应用跟踪。结果表明,裂缝修补材料的固化收缩率稳定在2.08%,抗压强度达到59 MPa,抗折强度达到16.8MPa,经过多次湿热循环、冷热循环后,粘接强度仍在2 MPa以上,且破坏形式为混凝土破坏。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 下载:59 浏览:373

刘波 《中国设备》 2019年3期

摘要: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除了原材料、工艺水平等因素外,机械设备的使用状况也会对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结合具体工程,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用的沥青拌和设备、摊铺机、路面压实机具等,从操作和管理2个方面进行探讨。

预防路面接缝开裂的沥青抹缝技术应用 下载:42 浏览:335

庞世华 马增峰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针对沥青路面维修过程中新老路面施工缝开裂、雨水渗入路面内部的工程问题,采用以高性能密封胶为主要材料的抹缝施工技术,对铣刨施工槽四周侧立面进行粘结密封。结果表明抹缝技术可以有效预防后期施工缝开裂、雨水下渗问题的产生,实现了事后处治养护向事前预防性养护的转变,对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和提高路面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浅埋管道对沥青面层受力影响试验研究 下载:34 浏览:403

许海亮 任合欢 覃吉宁 陈宇 陈征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城市沥青路面结构中,埋地管道(特别是浅埋管道)部位是路面结构受力的薄弱环节。根据相关规范和力学指标要求,设计沥青路面结构试验模型,通过应变片采集的应变数据,对比不同荷载作用下无管道埋设与浅埋管道沥青各面层应变值,进而分析浅埋管道对沥青各面层应变值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路面结构深度的增加应变值逐渐增大,在沥青下面层应变值达到最大;标准荷载下,埋地管道与无管道相比,沥青各层的应变值减小;超载与标准荷载相比,超载增大了埋地管道工况下沥青各层的应变值,其中沥青上面层应变增幅明显。

预防路面接缝开裂的沥青抹缝技术应用 下载:19 浏览:213

庞世华 马增峰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针对沥青路面维修过程中新老路面施工缝开裂、雨水渗入路面内部的工程问题,采用以高性能密封胶为主要材料的抹缝施工技术,对铣刨施工槽四周侧立面进行粘结密封。结果表明抹缝技术可以有效预防后期施工缝开裂、雨水下渗问题的产生,实现了事后处治养护向事前预防性养护的转变,对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和提高路面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沥青路面养护工程巡检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 下载:47 浏览:493

吴昊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既有公路的养护工程量逐年增加,养护工程的质量巡检和综合评价体系建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保证路面养护质量,以江苏省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以往案例和经验为基础,建立了路面养护工程质量巡检评价体系,并将该体系应用于多项养护工程,证实了此评价体系在实际工程中的可行性与适用性。

钢渣在公路路面基层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下载:53 浏览:273

吉增晖1 俞春荣1 郑炳锋2 吕正龙2 朱富万2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主要从钢渣的材料组成、物理力学性能、体积安定性、配合比等角度,结合多种试验手段进行了钢渣在公路基层中的应用可行性研究。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D测试分析了钢渣的化学组成与矿物组成;对比分析了钢渣与石灰岩、玄武岩的物理力学性能差异;采用浸水膨胀率、压蒸法测定粉化率分析了钢渣的体积安定性;开展了水泥稳定钢渣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推荐了水泥用量范围,对钢渣在公路基层中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沥青路面热灌型灌缝胶路用性能关键指标研究 下载:55 浏览:399

赵炜1 李锋2 刘林林2 吴春颖2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针对目前有关路面加热型灌缝胶关键指标黏度、黏结力研究较少等问题,采用Brookfield旋转、弯曲蠕变劲度、直接黏结力试验方法对HY、SC和KLF 3种热灌型灌缝胶关键路用性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灌缝胶黏度决定其施工和易性,温度是影响黏度的关键因素,黏度顺序依次为KLF>SC>HY,温度敏感性顺序依次为SC>HY>KLF;弯曲蠕变劲度试验可以有效、直观地评价灌缝胶的低温拉伸性能,低温流变性能依次为HY>SC>KLF;灌缝胶的黏结力敏感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黏结力依次为KLF>HY>SC。

城市道路径流雨水初雨量特征分析和计算方法 下载:61 浏览:316

苏冬阳1 胡婧娟2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为探求海绵城市的路面集雨技术,本文以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的混凝土路面和砂石道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路面雨水径流的水质状况,确定了初期弃雨量和年均可收集雨量。研究结果可丰富和充实海绵城市路面集雨技术,并为雨水蓄集技术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沪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施工过程变异性分析 下载:55 浏览:360

朱元军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以沪宁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为依托,通过对施工过程进行不定期检测,从原材料(沥青、集料)和施工过程主控参数(温度、油石比、级配、压实度)两个方面对该工程进行了变异性分析,发现沥青延度、集料的针片状含量、压碎值、初压温度、混合料级配变异性较大,应将这些指标作为后续施工控制的重点。

基坑开挖对既有道路路基变形的影响分析 下载:64 浏览:350

樊金山1 程伟2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为了探究基坑开挖对邻近道路路基变形的影响,依托软土地区某典型基坑工程,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ABAQUS对此开挖工程进行建模,研究基坑开挖时的不同开挖深度和不同支护系统对路基变形的影响,并对比不同工况下路基表面的沉降量和水平位移值。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路基顶面竖向变形量和路基边坡水平变形量都随之增加;同一开挖深度、同一支护系统下路面的水平位移受与基坑水平距离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减少每次开挖的深度,避免对路基影响过大。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基坑开挖工程设计提供计算依据,推进基坑开挖对道路影响的研究。

浅谈灌入式复合路面设计流程及施工工艺 下载:96 浏览:387

朱宏亮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灌入式复合路面这种新型路面以其优越的抗车辙性能受到广泛的关注。为更好地推广这种新型路面,需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论述其设计步骤、性能验证过程和施工工艺,以便施工技术人员详细深入的了解,为今后其他灌入式复合路面施工提供技术支撑。

不同因素对沥青路面层间黏结的影响研究 下载:86 浏览:492

吕巍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通过试验,研究了竖向荷载、沥青种类、温度和乳化沥青洒布量等因素对沥青路面层间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沥青路面层间抗剪强度随着竖向荷载的增大而增大,且在乳化沥青洒布量为0. 4 kg/m2的条件下,两者有着较强的相关性,相关性高达98. 2%;抗剪强度最大的沥青材料是Super PCR,且其抗剪强度随升温而减小;随着乳化沥青洒布量的增加,层间抗剪强度出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因此,实体工程中对于乳化沥青洒布量的选择应慎重。同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可知,竖向荷载对沥青路面层间抗剪强度影响最大。

不同因素对沥青路面层间黏结的影响研究 下载:67 浏览:388

吕巍 《数学应用》 2019年2期

摘要:
通过试验,研究了竖向荷载、沥青种类、温度和乳化沥青洒布量等因素对沥青路面层间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沥青路面层间抗剪强度随着竖向荷载的增大而增大,且在乳化沥青洒布量为0. 4 kg/m2的条件下,两者有着较强的相关性,相关性高达98. 2%;抗剪强度最大的沥青材料是Super PCR,且其抗剪强度随升温而减小;随着乳化沥青洒布量的增加,层间抗剪强度出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因此,实体工程中对于乳化沥青洒布量的选择应慎重。同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可知,竖向荷载对沥青路面层间抗剪强度影响最大。

新旧沥青路面拼接方案室内试验研究 下载:47 浏览:369

张利东1 张羽彤1 郑炳锋2 朱富万2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针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新旧路面基层与面层拼接方案展开研究,通过设计室内试验对拼接方案进行比选,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基层与面层拼接方案选择提供参考。研究表明:综合拉拔强度、劈裂强度及破坏形态,推荐新旧基层拼接采用方案C,即混凝土界面剂组分A∶B∶水泥=1∶3∶6,涂刷量采用4~6 kg/m2,涂刷层厚约2.4 mm,该方案拉拔强度为2.40 MPa,劈裂强度为0.63 MPa;通过成型沥青混合料复合试件,采用劈裂试验对新旧沥青面层的拼接材料进行研究,推荐新旧面层拼接方案为水性环氧沥青与矿粉质量比例为1∶1.1,该方案劈裂强度可达1.07 MPa,并且具有良好的抗水损害性能。

新旧沥青路面拼接方案室内试验研究 下载:326 浏览:477

张利东1 张羽彤1 郑炳锋2 朱富万2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针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新旧路面基层与面层拼接方案展开研究,通过设计室内试验对拼接方案进行比选,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基层与面层拼接方案选择提供参考。研究表明:综合拉拔强度、劈裂强度及破坏形态,推荐新旧基层拼接采用方案C,即混凝土界面剂组分A∶B∶水泥=1∶3∶6,涂刷量采用4~6 kg/m2,涂刷层厚约2.4 mm,该方案拉拔强度为2.40 MPa,劈裂强度为0.63 MPa;通过成型沥青混合料复合试件,采用劈裂试验对新旧沥青面层的拼接材料进行研究,推荐新旧面层拼接方案为水性环氧沥青与矿粉质量比例为1∶1.1,该方案劈裂强度可达1.07 MPa,并且具有良好的抗水损害性能。

沥青路面施工智能管控系统在贵合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下载:58 浏览:248

赵勇1 陈宁2,3 樊旺生2,3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逐步从人工向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模式转变,依托广西贵合高速公路工程,对其采用的沥青路面智能管控系统进行介绍,开展了沥青路面拌合、运输、摊铺、碾压的全过程智能管控应用,为广西地区沥青路面质量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路面沉陷问题分析及其防控方法 下载:10 浏览:416

甘伟 《低碳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带动了公路工程的蓬勃发展。道路不但关系到城市间交通能否正常运行而且也代表了城市的形象,因而必须得到重视。本文分析了公路工程中路面发生沉陷的原因并且提出了预防路面沉陷的措施,从而使道路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

微表处技术在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运用探究 下载:10 浏览:409

董荣平 《低碳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本文研究为了解决当前公路沥青路面微裂缝、渗水、集料松散、沥青膜脱落等问题,为了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的工作量采取了一种新型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微表处技术。结果显示,微表处技术在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经济社会效益良好,今后的研究应用潜力巨大。

桥梁隧道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分析 下载:22 浏览:370

张峰 《低碳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在桥梁隧道路面施工中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对于提高整体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次研究中本文将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某桥梁隧道项目的施工经验,详细分析了本次项目中的路面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方法。从本文所介绍的工程案例经验可知本项目中所采用的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具有可行性,值得推广。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