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针灸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体会 下载:245 浏览:1634
摘要:
目的:分析应用针灸推拿对肩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羊坊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间收治的肩周炎患者,共计96例,将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应用针灸与推拿联合治疗,对照组48例,应用单纯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就治疗总有效率看,观察组为93.75%,对照组为75%,两组有明显差别,P<0.05。治疗前,两组的肩外旋、肩外展功能评分对比无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的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更优,P<0.05。治疗前,两组的疼痛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对比无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更优,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更优,P<0.05。结论:对于肩周炎患者来说,应用针灸推拿联合疗法的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性,且很好地改善其肩功能,减轻疼痛,并提高关节活动度,提升其生活质量,因此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脑梗塞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下载:312 浏览:3769
摘要: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20.2-2021.5,抽取10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依循单双数法分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结局。结果:护理3月后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依从性98.00%大于对照组84.00%(P<0.05)。结论:脑梗死治疗期间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心理状态,提升护理依从性。
心理干预联合社区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下载:346 浏览:3396
摘要:
探讨心理干预与优质社区护理在脑梗死病人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进两年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4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甲乙两组,每组70例,对其进行常规社区护理和心理干预+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后,乙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明显低于甲组(P<0.05),护理后Barthel指数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S)评分均显著提高,而且乙组评分均明显高于甲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及优质社区护理对改善脑梗塞患者不良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中医特色治疗与护理对肩周炎患者症状和体征的积极影响 下载:421 浏览:3324
摘要:
分析中医特色治疗与护理对肩周炎患者症状和体征的积极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肩周炎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35例。其中实行常规护理的为参照组,实行中医特色治疗和护理的为观察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状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行中医特色治疗和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并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肩周炎患者所进行的护理中,中医特色治疗和护理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恢复率,并且患者对护理干预也非常满意。
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与中医养生 下载:253 浏览:2532
摘要:
研究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与中医养生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接治的80例老年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与中医养生。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护理后,研究组抑郁评分和焦虑平评分要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和中医养生,其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情况,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253 浏览:412
摘要:
分析在中医内科采用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时间点为2019年03月---2020年01月之间,将在我院中医内科展开治疗的患者105例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抽样方式进行分组,研究组中有53例患者,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对比组中有52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收集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研究组中总有效率百分比为90.56%;对比组中总有效率百分比为63.47%。即对比组的有效率差低于研究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研究组中患者的并发症百分比明显高于对比组数据,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性,即P<0.05。结论:将活血化瘀治疗法应用在中医内科治疗中,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疾病体征与症状展开相应的治疗,从而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提升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可推广性。
中医内科对眩晕患者病因分析的研究 下载:206 浏览:2945
摘要:
目的分析眩晕的中医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吉安市人民医院中医科2020年全年75例眩晕患者病历,分析眩晕原因,并从中医内科角度对患者的证型进行分析。结果75例眩晕患者中60~69岁发病率最高,20~29岁发病率最低。病因分析表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高血压、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精神障碍性眩晕、脑梗死是眩晕的主要病因,其中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最多,脑梗死最少。从中医角度看,眩晕分型中痰湿证数高于其他证型(P<0.05)。结果75例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好转出院。结论眩晕的发生可能与患者年龄、脑供血不足等疾病有关。从中医角度看,痰湿证占大多数。治疗应注意辨证论治。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于社区丧偶空巢老人干预的效果 下载:287 浏览:2690
摘要:
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于社区丧偶空巢老人干预的效果。方法:收治丧偶空巢老人60例,随机分为 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社区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模式,比较两组 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社区空 巢老人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下载:247 浏览:3095
摘要:
探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本社区2010年1月~2011年1月门诊接诊的14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干预措施(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运动护理、并发症护理),并进行跟踪管理。结果实施护理干预6个月后,患者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患者的健康相关行为均明显改善,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患者的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有所提高,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多样化、个性化的社区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中药材以及中药饮片在贮存保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下载:450 浏览:2259
摘要:
研究分析中药材以及中药饮片在贮存保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与提高药品的使用价值以及保证中药材以及中药饮品的有效成分。严格的按照药物的特性以及相关的规定对药品进行处理和保存。然而在现实的储存过程中仍旧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降低的药品的使用价值,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为此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针对于与中药材的特性以及中成药的质量问题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药物在采购过程中、保存过程中以及炮制过程中等。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弊端,结果严重影响的药物的品质。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疗 下载:254 浏览:2378
摘要:
小儿厌食症也叫做消化功能紊乱症,是一种以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小儿厌食症主要表现是小儿长时间没有食欲或食欲下降,可表现为不想吃饭,或者每次吃东西的时候食量减少。严重者可造成营养不良、多种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缺乏,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小儿面黄肌瘦、个子矮小。
患有颈椎病中医有方法 下载:645 浏览:2650
摘要:
颈椎病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而且现在颈椎病的发病也趋于年轻化,对于颈椎病的治疗中医有很多独到的方法,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
针灸在中风康复过程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88 浏览:2541
摘要:
目的 本次研究针对中医针灸对中风偏瘫的康复效果展开分析。方法 采集近几年我院收治的相关患者,分为两个组进行对照分析,对比不同治疗方法之下效果的差异性。结果 在中风偏瘫临床恢复治疗中,针灸具有显著的辅助价值。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必要性与安全性分析 下载:108 浏览:2169
摘要:
中医中药的应用,是我国几千年存留下来的瑰宝。近些年来,中医逐渐深入人心,中医疗效也逐渐得到认可,中药种类繁多,中药的疗效和许多因素息息相关,比如:中药剂量、炮制方法、药不对症等。所以,临床中,需要合理应用中药,方可提高中药的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安全性。
针灸与康复训练联合在治疗腰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下载:91 浏览:2945
摘要:
目的:分析针灸与康复训练联合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就诊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康复训练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之上采取针灸治疗,把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数据对比显示(P﹤0.05),说明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康复训练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备推广和使用价值。
延续性护理对青少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的影响分析 下载:51 浏览:722
摘要:
分析延续性护理对青少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的影响,明确其使用价值。方法:在我院收治的青少年高血压患者中,择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确诊的68例作为分析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变化进行评估,且对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指标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在干预前,观察组的自我效能评分与对照组基本无差异(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的自我效能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高(P<0.05)。在自我管理行为各项指标上,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明显占优势(P<0.05)。在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无差异(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对青少年高血压患者予以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改善其自我效能,保证自我管理的有效性,使得血压控制效果得到优化,值得推广。
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下载:45 浏览:746
摘要:
分析CPR联合血常规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4月-2024年4月本院5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CPR、血常规检查,根据检验结果,将观察组再分成两组,包括病毒性感染组和细菌性感染组,探讨联合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中有20例为病毒性感染,占比40.00%,有30例为细菌性感染,占比60.00%;三组的CPR、中性粒细胞比例和白细胞计数均有明显差异(P<0.05);联合检验的病毒、细菌性、总感染检出率、准确率、特异度和灵敏度均明显高于单一检查(P<0.05)。 结论 同时检查CPR和血常规,能有效检出感染性疾病,同时可以区分感染类型,具有推广价值。
性激素六项检验在妇科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下载:54 浏览:786
摘要:
观察临床对妇科疾病患者诊断中开展性激素六项检验的作用。方法:在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本院妇科疾病患者中选择8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80例在本院常规体检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针对两组开展性激素六项检验,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组间对比以及组内对比。结果:通过检查,观察组雌二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孕酮卵泡雌激素、睾酮、孕酮、促黄体生成素以及催乳素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对比,不同疾病患者在性激素六项检验结果上同样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对妇科疾病患者诊断过程中开展性激素六项检验,可以较为直观反应患者病症,可以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促使患者可以迅速进行确诊。
外固定技术在四肢骨折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下载:54 浏览:662
摘要:
为了有效提高四肢骨折急救患者的治疗效果,深入探究对患者采取外固定技术的重要意义。方法:从我进修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诊的四肢骨折急救患者中选取90例参与实验研究,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内固定治疗以及外固定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展现了更为突出的治疗成效,其治疗有效率高达43/45,与对照组的35/45相比,优势显著。此外,观察组在多个维度的功能恢复上均超越对照组:生理功能平均得分85.64±6.03,心理功能为87.03±4.15,躯体疼痛缓解至86.18±5.32,社会功能恢复至85.62±5.09,这些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2±4.37、80.47±4.06、79.62±5.07、78.13±4.93。这一系列数据充分体现了外固定技术在促进患者全面康复方面的卓越效果。并发症方面,观察组的状况更为乐观,仅记录1例延迟愈合事件,而对照组则面临了更为复杂的并发症情况,包括1例畸形、2例骨不连、1例延迟愈合并2例感染,总计6例。这一对比凸显了外固定技术在减少并发症风险上的优势。在患者主观感受层面,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达到了44/45,再次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45。所有这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技术在四肢骨折急救治疗中不仅在临床疗效上表现优异,还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及增强患者满意度方面具有显著成效。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