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银行关联与企业创新——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下载:79 浏览:497

翟胜宝1 许浩然2 唐玮3 高康4 曹蕾1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本文检验了银行关联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关联企业比非银行关联企业的创新能力更强。同时,相比于国有企业、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以及代理成本较高的企业,民营企业、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和代理成本较低的企业,银行关联更加有助于提升其创新能力。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银行关联表现为银行持股企业或企业聘请具有银行背景的高管时,其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银行关联通过扩大贷款规模、延长贷款期限等方式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资金。本文从非正式制度安排的视角探讨了影响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为理解银行关联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微观机制提供了依据,同时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监管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种强力霉素关键中间体的合成研究 下载:36 浏览:376

徐桂清1 高原1 吴斗灿2 毛龙飞1 姜玉钦1 李伟1 《化学研究前沿》 2018年11期

摘要:
11α-氯代甲烯土霉素是合成强力霉素的关键中间体。本文以N-氯代乙酰苯胺和土霉素为起始原料,经氯代、脱水、成盐三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确认,总收率达82.2%。本合成方法中所用新脱水剂的环境污染小、对设备腐蚀小、产品收率高,更适于工业化推广。

复杂产品三维模型轻量化服务构建技术 下载:62 浏览:503

薛俊杰1,2,3 施国强1,2,3 周军华1,2,3 曲慧杨1,2,3 陶栾1,2,3 蒲睿英1,2,3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0年10期

摘要:
提出了一种复杂产品三维模型轻量化服务构建方法。采用一种改进模型数据导出与空间索引生成方法,能够在模型轻量化过程中保留复杂产品模型装配树与标注信息;设计并实现了基于面片密度的自适应面片简化算法,能够在满足误差要求的条件下对几何模型面片进行自适应简化;并通过采用一种具有较高的压缩比和压缩效率的模型数据压缩算法,减小复杂产品模型的存储空间占用。设计并实现一种模型轻量化服务的B/S部署架构,能够借助高性能计算资源,提高多用户并发场景下复杂产品模型轻量化效率。

一种适用于固体发动机穿舱电缆的设计和制造方法 下载:34 浏览:236

杨健1 李宇翔2 赵国清2 张晨曦2 李健2 《电气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主要结合固体发动机穿舱电缆在飞行器上的应用需求,对飞行器发动机穿舱电缆的设计和制造方法进行研究总结。给出了基于机器编织技术的固体发动机穿舱电缆设计制造技术途径及试验验证情况,证明该种穿舱电缆的设计制造满足使用需求。

金融危机对制造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及其动态调整的影响 下载:48 浏览:320

谢桂标 许姣丽 《金融研究杂志》 2018年6期

摘要:
以2000~2015年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分析金融危机对制造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及其动态调整的影响。静态视角下检验结果显示,危机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显著增加,波动率显著下降;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目标资本结构决定在危机前后发生结构性突变。动态视角下检验结果显示,危机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有所下降;进一步的研究结果发现,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和国有上市公司的动态调整速度均在危机后下降;企业的价值在危机后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调整效果不如危机前。虽然危机后企业更加积极管理其资产负债率,降低资产负债率的波动性,以降低其财务风险,但危机后企业的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能力与危机前相比还是有所弱化。

含硅苯并噁嗪的制备及其对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固化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下载:67 浏览:461

贾园1 张黎英1 马明阳1 师瑞峰2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通过溶剂法设计合成出了结构中含有硅元素的新型苯并噁嗪单体(Si-BOZ),以其作为改性体系对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进行共混改性,在降低BMI预聚物粘度的同时优化其固化工艺,改善其综合性能。选用平板小刀法测定了Si-BOZ、BMI、Si-BOZ/BMI等树脂体系的凝胶时间,红外光谱(FTIR)跟踪研究了Si-BOZ和BMI在固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Si-BOZ/BMI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特征,并通过Kissinger法和Ozawa法对两者固化过程中的各参数进行了讨论。

干摩擦应变诱导板条马氏体固态非晶化的能量分析及其模型 下载:70 浏览:487

尹存宏1,2 李少波1,2 梁益龙1,2,3,4,5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使用定点离子束切割制样(FIB)并根据透射电镜(TEM)表征,分析了板条马氏体钢干摩擦层内部板条马氏体协调塑性变形、演变为纳米层片结构并发生非晶化的全过程。结果表明,高密度位错缠结和缺陷集中是纳米层片结构的典型特征,这种结构产生的界面在高应变驱动下发生非晶化。这些非晶产物,为进一步细化磨屑和形成表面自润滑层提供结构条件。基于上述实验结果并结合摩擦学和材料学理论建立了干摩擦过程中的非晶化形核模型,计算了发生非晶化的热力条件和能量壁垒。结果表明,根据经典形核理论和晶体向非晶转变的吉布斯自由能壁垒计算公式所建立的干摩擦非晶化形核能量模型,可用于计算发生非晶化必需的临界位错密度值。根据对应的计算结果,可控制摩擦条件用干摩擦应变诱导板条马氏体的固态非晶化。

踝关节康复机器人主动训练柔顺控制研究 下载:53 浏览:488

刘延斌1,2 庞翔元1 张彦斌1 郭冰菁1 韩建海1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0年2期

摘要:
为保证踝关节康复机器人能为主动康复训练的患者准确提供任意性质的训练力,以气动肌肉冗余并联驱动踝关节康复机器人为对象,研究无误差力跟踪方法和主动训练柔顺控制策略。建立了踝关节康复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基于阻抗控制理论研究了无误差力跟踪的轨迹规划方法,运用李亚谱诺夫稳定性理论提出了气动肌肉冗余并联驱动的柔顺控制策略,以助力和抗阻两种主动训练模式为例,进行了康复训练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力跟踪方法和柔顺控制策略不仅能确保主动训练的安全性,还能为训练提供任意而准确的助力和阻力。

挤压态6013-T4铝合金在动态冲击载荷下的变形行为及其微观机理 下载:60 浏览:419

叶拓1,2,3 吴远志1,3 刘安民1,3 唐徐2 李落星2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使用霍普金森压杆试验装置进行挤压态6013-T4铝合金的室温动态压缩实验,应变速率为1×103~3×103 s-1。结果表明,6013-T4铝合金在动态压缩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硬化和正应变速率敏感性;随着应变和应变速率的提高位错密度增大,在高应变速率和大应变量变形后试样的位错塞积显著。在相同的变形条件下0°方向试样的应力总是最高,而45°方向试样的应力最低。挤压态6013-T4合金的主要织构类型为{112}<111>和{110}<111>。对于{112}<111>织构,0°、45°和90°方向的最大施密特因子分别为0.27、0.49和0.41。对于{110}<111>织构,最大施密特因子分别为0.27、0.43和0.41。0°方向的施密特因子最小,使该方向的应力水平较高。在相同的应变速率和应变量条件下动态压缩变形时,0°方向试样的位错密度更高。在冲击件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中有必要考虑材料的应变速率敏感性、力学性能各向异性以及微观组织的演变。

超高速激光熔覆技术绿色制造耐蚀抗磨涂层 下载:69 浏览:463

王豫跃 牛强 杨冠军 李长久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针对高端制造行业对绿色制造耐磨抗蚀涂层的高需求,对比分析了国内外超高速激光熔覆装备发展情况,着重介绍了自主研发的超高速激光熔覆设备.采用自主研发的超高速激光熔覆装备,分别进行了单道和多道熔覆的涂层试验,利用扫描电镜(SEM)、显微维氏硬度计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涂层的界面质量、微观形貌和组织、力学性能以及耐蚀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同时与其他类型涂层做了横向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超高速激光熔覆技术的加工效率高,可制备涂层种类多,适合工程化推广应用;制备的涂层表面成形好,内部组织结构致密无缺陷,与基体结合强度高,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优异,能够满足高端装备关重件表面强化和功能化等众多需求.

纵骨交错布置的巨型总段对接工艺仿真与优化 下载:58 浏览:497

朱文敏1 朱明华2 范秀敏1,3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9年1期

摘要:
纵骨交错布置的巨型总段对接工艺过程复杂、需要考虑的问题较多,若在施工现场出现工艺不可行、工装设计不合理等问题,调整工作庞大,严重影响造船周期,研究了巨型总段对接工艺仿真与优化方法。建立移位对接工艺仿真模型并进行工艺过程仿真;建立碰撞检测模型和虚拟人模型对仿真过程进行实时检测;基于船体实测数据,提出顶起量自动计算和外板对接偏差调整方法对移位对接工艺进行优化。基于上述方法开发了原型系统,并通过实例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孤岛微电网网络化鲁棒控制及采样周期优化 下载:62 浏览:378

黄习习1 杨建平2 孙伟3 穆道明3 王建平3 李奇越3 《电气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正>为实现微电网与通信网络的协同优化控制,基于本地初级控制和远程次级网络控制相结合的微电网两级网络化控制结构,建立包含通信队列模型与微电网小信号模型的整体分析模型,并将操作点波动导致小信号模型的时变误差转化为等效扰动。给出了该微电网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鲁棒性条。

航空航天用粉末钛合金的热等静压工艺研究 下载:71 浏览:482

刘文彬1 梁超2 陈伟2 王铁军2 王磊3 裴新军1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以等离子旋转电极法制备的Ti6Al4V球形粉为原料,通过热等静压使之致密,研究了热等静压温度、升温速率、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材料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等静压温度对材料组织和性能影响很大,当热等静压温度为880℃时,获得组织细小、综合性能优异的合金.通过试样的EBSD图谱分析可知,热等静压制备的钛合金具有各项同性、组织均匀、性能波动小.

直齿行星齿轮动力学建模与分析研究 下载:70 浏览:469

潘博1 孙京1 于登云2 胡华君1,3 《动力技术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建立了直齿行星齿轮的动力学模型.其中,齿与齿之间的啮合非线性由弹簧-阻尼器-间隙-啮合误差环节模拟.提出了一种以行星轮转角为变量的时变啮合刚度与时变啮合误差表达形式,解决了变转速下行星齿轮动力学模型的描述和求解问题.通过对动力学模型进行求解,分别研究了转速、齿侧间隙、啮合误差和负载等重要参数对行星齿轮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铰接履带式全地形车技术发展对比解析 下载:89 浏览:509

成龙 《动力技术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按照4种品牌系列车型的研制发展的时间顺序,对国内外全地形车的主要性能技术参数进行了对比,认为今后铰接履带式全地形车在灵活机动性、环境适应性、载重能力、一车多功能性、动力节能性、材质轻量化等方面将不断提高,整车技术有由军用车辆技术向军民两用车辆技术转型的趋势,车型将实现轻、中、重型全系列化布局。

H13模具钢表面电火花沉积层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下载:99 浏览:501

李福海 代明江 陈兴驰 邓畅光 马文有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以部分烧结的WC-Co硬质合金为电极,采用电火花沉积的方法,在H13钢基体表面制备了沉积层,并对影响沉积过程的电极极性、电流及脉冲持续时间等3个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系统测试了硬化层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负极性连接时,基体表面形成了明显的表面沉积层;在优化的条件下(负极性连接、电流为7A、脉冲持续时间为15ms)和2h电火花处理后,得到了性能优良的沉积层,该沉积层成分具有电极(W和C)及基体的成分(Fe),沉积层的白亮层厚度超过30μm,硬度超过1330Hv,有望在模具行业及耐磨领域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轻型长航程AUV航控系统研究 下载:59 浏览:259

黄琰1,2,3 胡峰1,2 俞建成1,2 乔佳楠1,2 王振宇1,2 谢宗伯1,2 《海洋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针对海洋时变中小尺度过程长期精细观测需求,研制了一种轻型长航程AUV。这种AUV的最大特征是借鉴了水下滑翔机的变浮力、重心可调执行机构,使得其具备海洋环境自适应能力,可在不同海水密度条件下实现零攻角高效航行。首先介绍了轻型长航程AUV的系统组成,讨论了这种可变浮力、可调重心AUV的航行控制系统设计;针对这种AUV新增的浮力和重心两个控制输入量间存在系统耦合的问题,开展了基于模型预测算法的零攻角定深航行控制器研究,着重阐述和推导了控制目标的修正、面向控制的动力学建模以及模型预测控制器的设计过程;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述方案和方法的可行性。该研究有利于提高轻型长航程AUV的航行效率,进一步提升AUV的续航能力。

全海深ARV动力学建模及简化研究 下载:59 浏览:433

刘金夫1,2 王亚兴1,2 唐元贵1,2 姚湘琳3 《海洋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以全海深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Remotely-operated Vehicle, ARV)为研究对象,针对全海深ARV的稳定航行和作业控制需求,借助潜艇标准运动方程建立直航动力学模型,还提出使用多元函数泰勒展开的方法建立独立的垂直运动动力学模型。其次,以节约计算机资源为目的,采用拟合优度分析、显著性检验和全局敏感性分析的方法剔除动力学模型中不重要的水动力系数项,得到简化的动力学模型。将初始和简化动力学方程的拟合结果与计算流体力学仿真(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全海深ARV直航和垂直运动动力学模型和简化动力学模型均是可靠的。

中英社会救助制度中“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比较与启示 下载:35 浏览:323

王明涛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1期

摘要:
英国作为福利国家的起源,基于宗教慈善文化传统,使得其早期社会救助出现了社会优先于国家的情形,形成了“社会主要参与救助、国家参与消极救济”到“国家主动全面参与救助、社会部分参与救助”再到“国家支持社会、协同参与救助”的态势演变过程。我国现阶段社会参与救助力量与日俱增,但贡献多来源于市场经济组织而非非营利组织和社会性企业。通过比较,可发现我国有必要在今后加大对市场主体、非营利企业和社会性企业等社会主体的支持和培育,进而形成“国家支持社会、协同参与高质量救助”的新时代局面。

一种基于超短基线定位的便携式AUV回坞导航方法 下载:47 浏览:463

裘天佑1,2,3 李一平1,2 《海洋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自主水下机器人(AUV)对接技术是目前水下机器人的研究热点,精确可靠的AUV的回坞导航是实现对接的关键技术。对于追求轻便的便携式AUV的对接系统,考虑到便携式AUV的搭载能力有限又需要足够的定位精度用于对接,提出了一种基于超短基线(USBL)定位的回坞导航方法,该方法让AUV只需装载电子罗盘和水声应答器就能完成精确的回坞定位。根据导航方法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改进的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其优点是能在处理滞后的USBL数据的同时动态估算海流、更新状态方程以消除海流造成的定位误差。通过湖试和大量仿真实验,验证了定位算法在海流影响下的定位性能。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