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炎症因子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下载:158 浏览:1695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炎症因子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本次所选取的研究样本来自于到我院接受诊治的结直肠癌患者,一共抽取样本量34例并作为疾病组,之后选出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设为健康组,样本量同样为34例;分组完成之后便对两组研究对象分别检测血清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CA19-9(糖蛋白抗原19-9)、CEA(癌胚抗原)、CRP(C反应蛋白)、IL-6(白介素-6)及IL-8(白介素-8)水平,分析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意义。结果:针对实验研究期间所得数据进行评比,可以掌握到经过检测后,组间炎性因子水平对比,疾病组炎性因子水平更高(P<0.05);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变化情况对比,疾病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更多(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炎症因子对直肠癌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提供有利的依据,值得临床应用与推行。
CTA和MRI对膀胱移行上皮癌的诊断价值对比研究
下载:172 浏览:1656
CT和MRI对宫颈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180 浏览:1901
摘要:
目的:旨在探讨宫颈癌的CT、MRI诊断分析,对2种影像学的方式在宫颈癌诊治上作一个对比,为宫颈癌的正确治疗提出确切的影像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肿瘤医院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5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为宫颈癌原发癌,且均经过病理确诊为宫颈癌并以进行分期,于术后搜集所有患者的病理,将所有患者均进行CT和MRI扫描,按两种检查方式分为CT组、MRI组,以CT组与MRI组对宫颈癌诊断符合率对比,以CT组与MRI组对宫颈癌的不同时期准确率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上述50例宫颈癌患者经CT和MRI检查后,MRI扫描一共发现48例,诊断符合率为96%,CT扫描一共发现44例,诊断符合率为88%;对患者在宫颈癌的不同时期进行CT和MRI检查,MRI对宫颈癌不同时期准确率为84%,CT对宫颈癌不同时期准确率为68%。MRI检测准确性均明显优于CT组,且2组之间的数据比较误差存在一定统计价值(P <0.05)。结论:通过比较CT和MRI在宫颈癌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发现,MRI对宫颈癌的诊断符合率更高,对宫颈癌不同时期的准确率也是MRI明显超过CT的,说明MRI检查法在对宫颈癌的诊断方面比CT检查法更优越,故临床上推荐宫颈癌患者进行MRI检查。
结果:上述50例宫颈癌患者经CT和MRI检查后,MRI扫描一共发现48例,诊断符合率为96%,CT扫描一共发现44例,诊断符合率为88%;对患者在宫颈癌的不同时期进行CT和MRI检查,MRI对宫颈癌不同时期准确率为84%,CT对宫颈癌不同时期准确率为68%。MRI检测准确性均明显优于CT组,且2组之间的数据比较误差存在一定统计价值(P <0.05)。结论:通过比较CT和MRI在宫颈癌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发现,MRI对宫颈癌的诊断符合率更高,对宫颈癌不同时期的准确率也是MRI明显超过CT的,说明MRI检查法在对宫颈癌的诊断方面比CT检查法更优越,故临床上推荐宫颈癌患者进行MRI检查。
肺部超声联合血清PCT、CRP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价值研究
下载:259 浏览:3662
卵巢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MRI检查的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238 浏览:2346
乳腺肿瘤冰冻切片病理诊断价值评估分析
下载:322 浏览:3080
探讨新生儿低血糖脑病的MRI特点及临床价值
下载:298 浏览:3118
前庭性偏头痛的眼震视图表现及诊断价值
下载:290 浏览:300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扩散张量成像对脑白质损伤及预后的诊断价值
下载:105 浏览:1134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扩散张量成像对脑白质损伤及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22年5月-2022年10月份我院儿科住院确诊HIE的儿童40例,作为病例组,进行常规MRI成像、DTI和ASL灌注成像,与我院住院非HIE并排除遗传、先天畸形等因素的足月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GE公司Discovery MR 750型3.0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检查,超导核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检查。并应用弥散张量成像软件包实时在线ASL灌注成像软件包,进行DTI和ASL灌注成像。评价扩散张量成像对脑白质损伤及预后的诊断。结果:重度、中度患儿常规MRI基底核区检测评分与MRI分水岭区检测评分明显高于轻度患儿(P<0.05)。中、重度患儿FA值(内囊后肢、丘脑)水平显低于轻度患儿,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组丘脑rCBF值、豆状核rCBF值、额叶白质rCBF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日龄为1~3天,其对患儿采用ASL检查,ASL各感兴趣区的额叶白质、尾状核头部、丘脑、豆状核rCBF值均高于日龄4~7天、8~15天组(P<0.05)。ASL分度与NBNA神经评分以及复查后遗症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扩散张量成像可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脑白质损伤及预后有效诊断。
探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CT和MRI的应用
下载:167 浏览:2110
摘要:
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使用CT和MRI对诊断的作用以及价值。方法:在此次的研究当中,选取的是来我院进行治疗并且被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一共100例,对所有的研究患者进行诊断检测的划分,使用CT进行检查的患者人数有50例,使用MRI进行检查的患者人数有50例,通过对这两组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的对比和分析,来探究出这两种检查方式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此次试验当中,通过对两种检查方式结果的对比分析中能够了解到,检出率最高的为MRI检查方式,检出率达到了98.0%,CY检查方式的检出率则是相对较低,为86%,两者检出率的数据对比差异性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检测的结果分析能够了解到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当中,使用MRI的检查方式有着更高的检出率,能够为患者在临床诊断当中,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
磁共振对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169 浏览:2134
腹部超声结合阴道超声在宫外孕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下载:193 浏览:2624
摘要:
目的 探究在妇科检查中,使用腹部超声结合阴道超声诊断方式对宫外孕情况的诊断效果和价值。 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宫外孕诊断的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智能分组,形成基本资料差异不大的两组:联合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诊断中只使用阴道超声检查,联合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腹部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患者两组患者宫外孕检出率与超声影像情况。 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检查检出率有94.59%,相比对照组的77.78%,X2=4.365,P=0.037(p<0.05),表明联合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联合组患者的超声影像中检查出盆腔积液、附件肿物、孕囊、卵黄囊/胚芽/胚心的情况的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腹部超声结合阴道超声检测结果更为准确,更具体(p<0.05)。 结论 腹部超声结合阴道超声在宫外孕诊断中有多方面的优势,于患者治疗有益,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价值
下载:95 浏览:1209
摘要:
目的:探讨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血清肿瘤标记物的变化情况。方法:将80例于2019年4月到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SLE患者及同时期40名健康体检人员作分别作为SLE组与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CEA、CA125、CA199、CA153水平、IgG、IgM、IgA水平及不同分型患者的CEA、CA125、CA199、CA153水平、IgG、IgM、IgA水平。结果:对照组与SLE组的CEA、CA153水平并未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SLE组的CA125、CA199水平、IgG、IgM、Ig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SLE稳定期亚组与SLE活动期亚组的CEA、CA153水平无差异(P>0.05);SLE活动期亚组的CA125、CA199水平、IgG、IgM、IgA水平明显高于SLE稳定期亚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子宫内膜厚度,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联合诊断早期异位妊娠价值
下载:102 浏览:1114
摘要: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厚度、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及孕酮联合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作者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8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近期30例我院体检的正常妊娠孕妇患者为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孕酮水平、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发现两种孕妇的以上水平的不同,从而对其诊断价值进行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孕酮水平、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15.70±9.34)μg/L,(937.56±64.18)U/L、(7.22±1.28)mm,对照组孕妇的孕酮水平、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35.21±14.05)μg/L,(2846.76±88.24)U/L、(12.04±2.6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患者通过子宫内膜厚度、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及孕酮联合诊断,可以有效早期诊断异位妊娠,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论颌骨肿瘤在放射影像平片中的表现与临床诊断分析
下载:108 浏览:1118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下载:160 浏览:1358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分析
下载:146 浏览:1317
颅脑超声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162 浏览:1454
摘要:
目的:分析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90例疑似颅内出血新生儿,全部进行颅脑超声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90例疑似颅内出血新生儿,经实验室检查、其他辅助检查等确诊78例为颅内出血,发生率为86.66%(78/90),经颅脑超声检查诊断出73例颅内出血,诊断准确率为93.59%(73/78);经颅脑超声检查诊断出的73例颅内出血患儿,其中39例为Ⅰ级,占比53.42%(39/73),22例为Ⅱ级,占比30.14%(22/73),11例为Ⅲ级,占比15.07%(12/73),1例为Ⅳ级,占比1.37%(12/73)。结论: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应用颅脑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较高,其有助于对颅内出血情况进行明确分级,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故此,颅脑超声可作为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主要方式进行推广,但是,为提高诊断准确率,还应该辅以其他检查手段。
超声诊断在新生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价值分析
下载:172 浏览:1732
摘要: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在新生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新生儿18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为18例患者采取超声诊断检查,采用超声探头横断面观察患者的胃腔、贲门结构、食管前后径等。然后在患者腹中线偏右的位置观察幽门管横断面,旋转探头观察幽门管长轴切面,分析患者的胃排空情况、幽门收缩和舒张情况以及幽门粘膜水肿的情况等。结果:18例新生儿均确诊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幽门管的直径在16mm以上,油门及厚度在4mm以上,幽门管直径在14mm以上。结论:为新生儿先天性增厚性幽门狭窄实施超声诊断检查,是临床首选的诊断方式,能够有效观察患儿幽门狭窄的实际情况,提高诊断准确率,为患儿后续治疗提供条件。
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分析
下载:203 浏览: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