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科学家在国会的活动与美国1946年原子能立法进程 下载:45 浏览:254

史宏飞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1期

摘要:
参与曼哈顿工程的科学家大多认为在战后要对原子能进行文官控制,才能确保科学自由,并为实现原子能国际控制提供国内立法基础。在国会就原子能展开立法活动期间,科学家通过参与国会听证会、教育国会议员等活动,阻碍"梅-约翰逊法案",支持"麦克马洪法案",并反对范德堡修正案对"麦克马洪法案"进行大幅度修改。科学家在国会的这些活动,对1946年原子能立法进程产生了实质性影响。

两德统一与欧洲一体化 下载:78 浏览:315

王帅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11期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1989—1990年东西德统一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相互关系。从欧洲一体化的角度来看,两德统一推动了欧洲一体化在该时期的加速发展。德国为了得到法国对统一的支持,在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建设上向法国妥协,而统一进程的加速以及欧共体战略地位的凸显也促使法国同意推进德国主张的欧洲政治联盟建设。从两德统一的角度来看,欧洲一体化是欧洲约束统一德国的最佳手段。一体化程度越高,德国统一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就越容易被消化。一体化的加速为德国统一塑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它是德国实现统一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孙中山北上晤袁与民初政局 下载:78 浏览:378

高翔宇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11期

摘要:
1912年夏秋之交,孙中山北上晤袁这一轰动一时的历史事件,恰为研判民初各派别关系的流变,提供一个切入点。袁世凯促成孙中山的北上之行,得益于南北政争形势的演变。在京期间,孙中山与袁世凯会谈了临时政府内政外交各方面的议题。并且,共和党、统一党、国民党稳健派、国民党激进派等各方政治力量纷纷出场,展开了竞逐与博弈。透过其间,既展现了袁世凯北洋集团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攻防关系以及势力的消长,彰显了民元南北权力格局的变化、政党派系的分野与离合,同时也隐喻了民初政治局势的走向。

法国民事审前程序的现代化之路——以诉讼契约化的视角 下载:59 浏览:401

巢志雄1,2 《争议解决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法国民事审前程序具有促进当事人和解、掌控诉讼进程、过滤当事人提起的程序性抗辩、先予执行部分诉讼请求、向庭审法官提交案情报告等功能。法国民事审前程序经历了当事人自治型、法院引导型、法院主导型、程序合作型、契约治理型等模式。诉讼程序的契约化治理是欧陆民事诉讼程序在21世纪的重要发展趋势。

舟山瘟疫与鸦片战争考实 下载:62 浏览:279

李彬 《历史教学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综合分析新旧资料,舟山瘟疫的爆发,是地理、英、中三方互动的综合结果。衡量三者的比重,气候地理的先天性因素,与英军自身的缺陷,是造成舟山瘟疫的主要因素,而清朝定海军民早期锄奸反抗运动只居次要。流传已久的"定海投毒说"实则经不起推敲。侵华英军并非完全像我们想象得那么"水土不服"。需要重视的是,侵华英军在应对舟山瘟疫上,采取野战医疗、下乡扫荡、反向侦测气候疫病等,摸清楚了舟山气候疫病特点,增强了适应力,为发动新攻势提供了依据。我们要重视战时进化现象。

体育赛事立法效力制约因素探微 下载:63 浏览:484

李俊 梁恒 《中国体育科学》 2020年5期

摘要:
对以体育竞赛为核心内容的体育赛事立法是国际通行做法,目的就是要在有关体育赛事法律的保障下使得体育竞赛的各事项正常有序进行。体育赛事立法效力就是指拥有立法权的部门或依法受权立法部门针对体育赛事运行阶段所制定、修改、补充和废止一些规范性文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效果和作用力。体育赛事运行涉及的人多、事杂、域广,其聚集性、综合性和体验性等特点决定了体育赛事立法效力具有时空相对聚集、立法层级较低、对象范围有限、公共权利保障性与包容性兼备等特殊性;影响其立法效力的因素主要有从体育赛事运行的秩序化客观需求出发的现实性、立法活动的合法性、立法程序的有效性、法律位阶的层级性及立法内容的专业性。

效法与抵拒:孙中山晚年对苏俄道路的选择性认同 下载:61 浏览:273

何金凤 《历史教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在经历了不断的挫折和失败后,将目光转向苏俄,并在苏俄及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改组国民党,开始了"联俄""师俄"历程。但孙中山的"以俄为师"并非"全盘俄化",而是有所取舍,带有明显的选择性倾向。他始终以是否适合中国国情和实际需要为标准,在积极效法苏共组织模式、学习借鉴苏俄建军经验的同时,对苏俄国家现代化的终极制度目标及其指导思想都持抵拒态度,认为中国可以通过社会改革而不必经过阶级斗争实现各阶级人民均享幸福的大同世界。

《庄子》内七篇与惠施考论 下载:50 浏览:408

杨勇 《哲学研究进展》 2020年11期

摘要:
庄惠之交是了解庄子的一个视角,历来为学者所注意。《庄子》内七篇均与惠施有一定渊源:从《齐物论》《逍遥游》看,惠施于"齐物"有所得,庄子有所取鉴,但惠施所论不醇,"齐物"而不能"逍遥",遂与庄子之学分道扬镳;《人间世》论士人进退存身"形就心和"之道,思想背景与惠施一类纵横策士有关;《养生主》论"无用"之"保身",亦发端于《逍遥游》庄惠辩"无用";《德充符》论"不与物迁、命物之化"之"德",与惠施"弱于德""逐万物而不反"形成鲜明对比;《大宗师》论生死哲学甚精,是庄惠围绕"鼓盆而歌"论生死的延展与深化;《应帝王》走向对政治的完全厌弃,汲汲于政治的惠施是一个主要参照点。但庄子创作七篇非因惠施,惠施亦只是庄子笔下众多"质"中之一员。

三木清的基础经验与公共圈:海德格尔哲学接受的片段 下载:63 浏览:431

廖钦彬 《哲学研究进展》 2020年11期

摘要:
海德格尔早期哲学在日本被接受与转化的情况,依接受者不同而有所不同。京都学派左翼哲学家三木清在诠释海氏解释学现象学之时,便同时对其进行转化并加以运用。三木将解释学现象学的基本概念Dasein、Sein、Existenz解释为现实存在、存在性、概念性,认为此三者必须和现象的三个特征(消灭性、况状性、虚伪性)进行互解。此外,他又将人类生命的操烦(Sorge)、情绪所包含的先有、先见、先把握(Vorhabe、Vorsicht、Vorgriff)和Dasein、Sein、Existenz进行连结,并主张对世界内存在(现象)的掌握必须对畏(操烦的根本规定)与逻各斯之间的张力关系进行考察。此接受与转化的过程,带出了人类生命中的各种"基础经验"(Grunderfahrung)与逻各斯(logos)或公共圈之间的辩证结构。此一辩证结构的诸发展,形成了三木哲学的特色。

一体论与周期论:早期中国的循环思维 下载:54 浏览:449

李巍 《哲学研究进展》 2020年7期

摘要:
把循环当成解释世界的认知图式,这是早期中国的说理思维之一,并能被视为中国古人缔造世界观的基本策略,内容包括:(1)循环图式提供了一种将世界整体化的策略,即设想某种一元复始的循环,可以消弭差异,视万物为一体;(2)循环图式也提供了一种将世界规律化的策略,即设想某种多元更替的循环,可以预判周期,视变化为重演。因此用循环解释世界,这种说理思维支撑了中国古代以一体论与周期论为基本主张的世界观。

黑格尔静态“超感官世界”的逻辑生成 下载:53 浏览:405

李逸超 《哲学研究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力与知性"篇中提出,"规律的静止王国"是一个静态"超感官世界"。本文主张,知性对静态"超感官世界"的经验层次以《逻辑学》"本质论"环节的"本质的关系"为其逻辑结构,并以"绝对者"范畴为其最终的逻辑基底。首先,知性在"物质"中达成对"力"的经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其次,它超越"力的表现"而反思进"力的概念作为概念"(力和力的表现的关系)。最后,它将"自为反思"内嵌于"自在实体"中,并在"绝对者"对"映像"的"接纳"中,经验静态"超感官世界"的生成(外在和内在的关系—绝对者)。

穆旦时论翻译佚作钩沉(1943—1944) 下载:51 浏览:395

王岫庐 《中国文学》 2019年12期

摘要:
穆旦1942年参加中国远征军入缅甸抗日,1943年回国后一段时期生活相当不稳定,诗歌创作和发表均陷入停滞期,但却有一系列时论翻译作品发表。本文通过1943—1944年穆旦时论翻译活动的史实补正和佚作钩沉探隐,以期对穆旦早期翻译生涯给出更为完整的勾勒,为理解穆旦作为诗人及翻译者身份的发展建构提供一定的旁证。

从黑格尔的“Handlung”到马克思的“Praxis”——19世纪上半叶德国实践哲学的两个主题词及其演替 下载:54 浏览:396

王兴赛 《哲学研究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通过主题词研究法,黑格尔的"Handlung"与马克思的"Praxis"之间的演替过程能够得到清楚呈现。"Handlung"在黑格尔客观精神理论中被主题化,它在道德领域指道德意志或主观意志的外显,在伦理领域则既包括市民社会中具有特殊性和中介性的劳动,也包括政治国家中具有普遍性的政治行动。"Praxis"一开始被马克思主题化为理论的现实化和世界化,后来它尤其被理解为一般劳动和革命。19世纪上半叶德国实践哲学中"Handlung"向"Praxis"的演替背后是时代和时代精神的变化。在马克思的时代,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发展体现出社会化劳动生产的巨大威力,它支配着包括道德行动和政治行动在内的一切方面,同时引发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冲突和革命。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构初探——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为例 下载:66 浏览:409

肖美艳1 许国动2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6期

摘要:
针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借鉴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路径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提出了凸显行业特色,革新"双创"教育模式;行企校多方联动,构建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平台;依托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高水平"双创"师资队伍,建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等对策。

“无意之罪” 何以归责?——哲学与精神分析论域下的“无意识意愿”及其伦理意蕴 下载:66 浏览:441

卢毅 《哲学研究进展》 2020年1期

摘要:
从古希腊以来,行为的自愿性或有意性便被视为道德归责的依据,而经过基督教哲学对意志及其自由决断的探讨,人的道德主体性开始被明确奠基于自由意志之上。在此过程中,作为相关理论学说的试金石,并非出于自觉的意愿而导致的罪过即"无意之罪"的问题一再以不同形式被提出。无论是亚里士多德对于"不能自制"问题的分析,还是奥古斯丁对于情感最初波动之罪的考察,实际上都对意愿或意志活动的无意识维度及其伦理意蕴进行了揭示。时至现代,作为精神分析创立者的弗洛伊德通过对"无意识"的系统探究,深化了对于意志问题及其复杂性的理解,并正面勾勒出了某种"无意识意愿"的雏形。在此基础上,拉康在驳斥对欲望的自然主义解读并赋予欲望以特定伦理内涵的同时,也通过重新界定欲望、意志与理性的关系,并构想一种自愿为他者揽责而实现的自由,从而实现了对西方传统的哲学心理学与伦理观的创造性重构。

“世界人”的乡愁——论康有为海外游记中的公园书写 下载:68 浏览:390

林峥 《中国文学》 2019年3期

摘要:
本文通过考察康有为的海外游记,探讨其对于西方都会公园所投射的乡愁,既超越了传统羁旅谪宦文学中的家国之思,也翻转了殖民时代欧洲旅行书写的权力关系。康有为的乡愁折射了晚清士大夫在遭遇西洋文明时,作为"国人"与"世界人"双重身份的内在张力。这种乡愁一方面出于对国家的自觉和道义;另一方面表现为对世界无所不在的依恋与归属,二者共同造就了康有为独特的乡愁。

《洗澡》中的两种“洗澡”和历史的同情 下载:69 浏览:395

金鑫 《中国文学》 2019年2期

摘要:
《洗澡》中存在两种"洗澡",一种是革命政权主导的公共"洗澡"。知识分子主要在语言层面参与"洗澡",通过语言改造落后思想,通过语言表达进步理念,通过语言检验"洗澡"成效。另一种是以许彦成、姚宓为代表的自我"洗澡",它不借助语言进行,在自我精神灵魂层面展开,不具有公共性。杨绛在《洗澡》中肯定知识分子精神改造和"洗澡"的必要性,但希望以"自觉自愿"的方式进行,以"完善自我灵魂"为目的。两种"洗澡"之间的分歧,也是普遍社会政治实践的要求和个体精神自由完善的要求之间的分歧,应以"历史的同情"的眼光看待这些分歧。

“人的文学”“贵族的文学”观的希腊渊源 下载:52 浏览:364

李雪莲 《中国文学》 2018年10期

摘要:
周作人著名的"人的文学""贵族的文学"观,以及"受戒者的文学"说,背后都有一定的希腊文化渊源。"人的文学"背后的人学观念,源于周作人从厨川白村转借而来的希腊"灵肉一致"的人性观,其中关于"人"的具体内容,注入了周氏对希腊人文主义的认知。在"贵族的文学"观的不断表达中,周氏的观点逐渐集中于"贵族性"乃"文学家"所必需,而他所谓"贵族"也越来越具有希腊文化的内涵,"贵族"一词就从托尔斯泰《艺术论》中一个阶级的概念逐渐蜕变成了精英主义、启蒙主义意义上的概念。

情绪社会分享动机与社会适应 下载:30 浏览:239

陈其锦 黄敏儿 《心理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为了探究情绪社会分享动机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招募了305名大学生被试,要求被试回忆近期发生并分享了的积极和消极情绪事件,并报告与他人分享情绪的基本形态、分享动机,以及多项社会适应指标。研究检验了情绪社会分享动机问卷(SSMS)中文版的信效度,发现新版SSMS存在7个因子,即认知清晰、宣泄、影响他人、获得关注、共情、寻求支持、告知他人。7个动机因子中,认知情绪、宣泄、寻求支持和告知他人与社会适应指标有较强相关。积极情绪事件分享在影响他人、获取关注和告知他人等方面动机较强;负情绪事件分享动机在认知清晰和引发共情方面较强。而且,女性的宣泄动机较强,男性在获取关注上较强。负情绪事件分享时,女性有较强的引发共情动机。

高职学生创业胜任力实证研究 下载:91 浏览:498

沈绮云 《中国职业教育》 2018年4期

摘要:
通过文献研究和深度访谈,编制高职学生创业胜任力调查问卷,共包括24个项目。对282名被试进行正式施测。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创业胜任力包括五个胜任力维度:领导与创意胜任力、关系与沟通胜任力、学习与管理胜任力、战略与创新胜任力、信念与目标胜任力。问卷调查的信度较高,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Alpha值是0.925,分半信度是0.886。创业胜任力的五个因子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