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人民需求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70年四重实践路径探析 下载:59 浏览:399

孙珊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着眼人民需求视角是服务型执政党的本质需求。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主体,在新时代大众化过程中要立足于人民视角,充分考量人民需求,让人民在解决实际问题、满足自身需求的前提下认同、理解、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时代条件下,基于人民需求视角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向纵深发展,可聚焦以下四重路径:一是注重传统文化植入,与人民群众常识系统结合;二是加强理论创新,与人民群众话语体系契合;三是紧扣实际需要,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融合;四是围绕目标导向,与人民群众愿望需求吻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梦的大众认同 下载:67 浏览:353

欧永宁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中国梦的大众认同有着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梦大众认同的质的规定性,包含着中国梦大众认同的目标和方法以及界限和底线。脱离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国梦大众认同,仅仅是一种表象的认同,其中必然包含着误解、误读。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阈,探析中国梦大众认同实然与应然之间存在的差距,解决中国梦大众认同面临的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中国梦大众认同的品质。

洞见还是偏见:实验哲学中的专家辩护问题 下载:62 浏览:466

梅剑华 《哲学研究进展》 2018年11期

摘要:
在哲学研究中,大量的哲学论证其前提依赖于直觉,从直觉出发建构哲学论证是当代哲学的一个主要特征。由此引发的一个问题是:专家直觉与大众直觉哪一个更为可靠?传统哲学家认为专家具有洞见,大众则充满偏见,这种立场被称之为专家辩护。实验哲学家反驳了这一看法,认为专家直觉和大众直觉同样不可靠,所谓的洞见不过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偏见。追索这一思路,本文认为哲学在根本的意义上是人间之学,专家和大众直觉都值得同等对待。本文一方面引介讨论实验哲学对专家辩护的批评,另一方面从概念上理清直觉和理论的关系,指出专家辩护不能成立的深层原因,进而在此新理路下,重新理解哲学与科学的区分、重新理解哲学的本性。

大众传媒视野中的日据初期台湾戏曲——以《台湾日日新报》(1898—1911)为中心 下载:64 浏览:376

赵永恒 《当代艺术》 2020年2期

摘要:
日据初期的台湾戏曲是近代戏曲史中的重要一环,在台湾岛内的戏曲发展历程中扮演着承前启后的关键角色。在当时台湾发行的日人报纸中找寻相关资料深入挖掘,或可更为准确地把握这一时期其戏曲发展的真实风貌。从大众传媒所能提供的独特视野中,日本殖民当局对于戏曲演出的管制情况、台湾本土的艺旦女戏、专门演出中国戏曲的新式剧场的建设及经营、大陆来台戏班与日据初期台湾剧坛的交流互动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展示。这无疑为深入认识戏曲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的真实生存状况进一步积累了文献基础,是在两岸间为同源共通的审美认同寻求史实依据的有益尝试。

主导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缝合:新主旋律大片的意识形态策略——以《战狼2》《红海行动》等为例 下载:49 浏览:485

峻冰杨伊 《当代艺术》 2018年8期

摘要:
主旋律电影是国产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毋庸讳言,以往不少主旋律电影因简单化的宣教和主流价值观的生硬传达而日渐边缘化。近年来,基于市场选择的压力和观众娱乐的需求,新主旋律电影终于在类型化的实践中实现了有益转型:《战狼2》《红海行动》等燃爆电影市场、成功进行类型融合的新主旋律大片创造了市场与口碑的佳绩。本质层面上,新主旋律大片是以类型化、商业化的方式将主导文化与大众文化进行了有效缝合;其电影形式不仅巧妙契合主流意识形态,而且使观影者的自我欲望与集体想象达成双重建构。

福建高校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下载:89 浏览:508

陈金发 《当代市场营销》 2018年7期

摘要: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总理李克强提出了"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的施政纲要。而大学生群体不仅最具创新创业潜力,而且也能够有效推动大众创新以及万众创业。当前,高校在开展教育的同时,越来越关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同时也是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然而,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实效性和实践应用性。因此,应健全双创教育机制体制、完善课程教育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力量、强化实践平台支撑等,以不断提升高校大学生双创意识和能力。

在电力通信预警中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下载:69 浏览:480

多俊龙 王大众 崇生生 《电力技术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阐述了当前电力通信预警中存在的问题和常用算法,针对在电力通信预警中,BP神经网络模型存在易陷入最小值、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模型的初始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的方法。选取52节点典型电力通信预警模型,分别对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和遗传算法优化网络模型进行仿真试验。经过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收敛速度快、拟合精度高,能够有效提高电力通信预警的反应速度和响应准确度。

输电线路杆塔腐蚀特性和防腐蚀措施研究 下载:96 浏览:501

多俊龙 王大众 冉畅 《电力技术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简述了输电线路杆塔腐蚀的分类,统计了沈阳地区2009年至今输电线路杆塔防腐蚀工作开展情况。根据防腐蚀运行数据,从杆塔运行年限、周边环境、防腐蚀频次、防腐蚀区段等方面分析腐蚀特性。论述了传统防腐蚀措施及其不足,在严控防腐蚀验收、拟定防腐蚀等级、加强运维管理和选用防腐蚀新型涂料4个方面提出针对性改进办法,为防腐蚀工作提供参考。

基于需要视角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探索 下载:70 浏览:473

王欣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文章基于需要视角,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出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进行梳理,并分析历史路径存在的瓶颈。伴随人们需要逐渐"具体""个性""多元",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要以文本的通俗化与分层化满足具体个性需要、以传播的具象化与多元化满足高质多元需要、以工作的实效性与前瞻性满足现实生活需要,合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

网络青年意见领袖的特征及引导探究 下载:34 浏览:436

钟江顺1 张航2 吴佳泓3 《中国教育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网络青年领袖的影响力波及社会热点问题、争议问题等涉及社会各个层面的公共性问题。他们能广泛收集信息,敏感地发现和挖掘社会资料,并结合自己的想法形成观点,敢于通过平等、互动的方式影响网民乃至公众行为。网络青年意见领袖在网络群体事件中具有较大的舆论影响力和话语权,对"清朗"网络空间建设和社会稳定治理有很大影响。

后大众化视域下地方本科院校生源变化及发展策略 下载:41 浏览:457

韩锦标 贺兰 《中国教育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生源呈现出适龄人口总量逐渐减少、高考生源流失日益严重、非传统适龄生源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而高等教育后大众化发展阶段的典型特征是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入学率增长在未达到普及化之前就出现了停滞和波动。文章以后大众化理论为视角,分析生源变化的原因及地方本科院校开拓非传统生源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策略选择。

浅析体育在人的社会化中的作用 下载:43 浏览:357

李芳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2期

摘要:
随着人类的进步,体育活动对人的社会化作用越来越大。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综述法分别从社会化涵义,学校体育、大众体育及竞技体育对人的社会化作用进行浅析。

审美教育视野下美声歌曲的大众化 下载:74 浏览:456

张贤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美声是西方声乐艺术的主流唱法,于20世纪初引入我国,一百多年来,在一代又一代艺术家的传承努力下,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然而,受到各种各样原因的限制,尽管美声歌曲有着十分优美的旋律,却并不被当今社会大多数人所接受,仍然属于小众化作品。这种情况与美声歌曲在艺术界的崇高地位是不相匹配的。本文从美声歌曲的发展及特点入手,深入分析了美声歌曲大众化的现状及矛盾,围绕如何发挥美声歌曲优势,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美声歌曲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希望能够为改变美声目前的窘迫状况提供一些借鉴。

微时代下对微课的微思考 下载:59 浏览:399

刘梅芳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微课(Micro Learning Resource),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已然走进教育,也必将是教育革变的一种趋势,其真正的价值选择应是便捷的资源共享。那么,微课的迅速发展过程中有没有潜在的制约其发展的因素,笔者通过辩证、对比的方式做了一些思考。

媒体关注程度下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 下载:72 浏览:765

墙卓然 张梦 任单容 《会计研究杂志》 2025年4期

摘要:
在如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现代科技迅速提高的时代下,作为社会普通成员的我们对媒体的接触范围越来越广,渠道也越来越直接、迅速。大众媒体作为当代社会运行及发展的重要参与者、见证者,对人类文化产生深远、重要的影响。因此,大众媒体所对其企业信息内容的特定关注程度则通常在无形中对该企业信息披露过程施加有一定限度的压力,因而媒体对此关注的程度越大,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亦可能随之越高。而几乎与此同时,随着我们国民经济水平的快速迅猛之发展,会计信息质量显得愈来之愈重要。基于此,本文旨在对媒体关注程度情况下中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状况的总体好坏趋势做出研究,分析其有利影响及不利影响并做出结论,同时对企业如何利用好大众媒体来提升自己的会计信息质量提出有针对性、合理的建议。

高速顶盖激光钎焊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190 浏览:3209

仇伟彬 《光电子进展》 2023年11期

摘要:
基于整车制造厂焊装车间的顶盖激光钎焊工艺,简要介绍其工作原理及设备构成。针对激光焊钎焊进行提速试验,分析研究在高速焊接中对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

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研究 下载:108 浏览:1216

李亦璇 《哲学研究进展》 2024年1期

摘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之初,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在朝着理论大众化的方向不断努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由少数知识分子、精英阶层所掌握到普通民众也能理解的过程,也是通过实践指导群众,使理论在群众中传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众化的过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用普通民众听得懂、能理解的语言,由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所宣传、讲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世界局势和国情的深刻和复杂变化,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挑战,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来阐述,以及赋予它们新的时代意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经成为解释和解决新时代许多问题的必然选择。随着深入的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意识形态冲击给马克思主义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新时代有新气象,同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有新要求,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方法使马克思主义“飞入寻常百姓家”,使人民群众能够熟练掌握好这个有力的思想武器,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究 下载:314 浏览:3542

聂瑞芝 《交叉科学研究》 2022年1期

摘要:
法治理念的概念是制定法治的内部驱动力。作为法治理念实践的产物,法治理念的控制概念不能与特定的历史形势或年龄背景断开连接。与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法的概念建立了社会主义法,采用马克思主义的法治作为一个指导,逐步基于中国的国家局势,逐步实现了人类法治的平民法治的优秀成果我已经建立了它。因此,对社会主义概念的详细分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际重要性。

深化思政课课堂教学改革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模式 下载:113 浏览:1227

周佳 董唯 《哲学研究进展》 2023年3期

摘要:
思政课程的开展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模式的重要手段。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普及,对于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当代青年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更应该学好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思政课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承担了重大责任。以下本文主要简要分析了在思政课中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教学的必要性,同时就如何有效在该门课程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模式,进行了策略探讨。希望通过本文所述,能够为相关学科教师提供一定参考。

工业物联网架构的焊接车间智能制造系统研究 下载:292 浏览:2875

郑红光 居桦 李云鹤 《传感器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工业物联网模式之上架构的智能制造系统,具体是指要针对面向物理系统实现的生产体系,该系统中包括了边缘计算的节点和与设备相关的计算能力,也附带了相关的流程,需要在设备焊接的过程中提升控制的精度,技术人员在充分分析了焊接车间的基础模型以后,要根据工业物联网的架构形式来减少实践应用的阻力,实现整体智能制造系统的全面升级。本文从工业物联网架构的组成部分进行分析,研究了焊接车间的智能控制单元与智能制造平台。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