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人体工程学的湘南传统民居室内空间研究——以陆家新屋为例 下载:79 浏览:478

许媛媛 陈祖展 刘梓慧 《中国设计》 2018年2期

摘要:
文章主要研究湘南传统民居建筑——以陆家新屋为调查对象,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对室内空间进行分析,总结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文章也将其与现代住宅的空间形式进行比较分析,从室内空间的平面功能布局、交通流线分析、室内空间尺寸三个方面,总结出湘南传统民居与现代住宅的异同,为湘南传统民居的改造奠定理论基础。

某超限高层办公塔楼室内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探讨 下载:67 浏览:490

罗巍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9期

摘要:
通过对某超限高层项目室内各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分区及其控制系统的详细介绍和分析,并对比常高压系统和临时高压系统的控制与操作,探讨高于250 m的超限高层项目室内消防给水系统采用常高压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聚合物微球调驱注入参数优化室内实验研究 下载:60 浏览:382

张金元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11期

摘要:
聚合物微球在储层中通过运移、膨胀、堵塞、变形、再运移、再堵塞的特性对油藏进行深部调驱。为了确定低渗透油田在高含水期聚合物微球合理注入参数,利用双填砂管并联物理调驱模拟实验装置,评价了聚合物微球注入浓度、聚合物微球注入量和注入时机对采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微球最佳注入浓度为2 000 mg/L;最佳注入量为0.3 PV;最佳注入聚合物微球乳液的时机是动态含水率为80%。

大学生学校心理环境问卷的编制 下载:63 浏览:227

徐童1 钟建军1,2 《心理学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探索大学生学校心理环境的结构并进行问卷编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现状分析和专家讨论形成问卷初始结构。在两次试测后,以262名大学生为正式样本进行因素分析、信效度分析和多元概化理论分析。结果:大学生学校心理环境结构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集体活动、专业发展、资源和制度与秩序六个因素。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六因素模型和二阶因子模型拟合度均良好。结论:大学生学校心理环境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指标,可以作为大学生学校心理环境的测量工具。

冬季生火室内气体的内能 下载:95 浏览:278

刘凤智 《物理进展》 2019年8期

摘要:
在1938年,Emden发表了一篇短文:"冬季为什么要生火?"。他将室内气体当作理想气体来处理,证明了生火使室内气体温度升高了,但没有改变室内气体的内能,气体的内能保持不变,这一结论很出乎内行人的意料,在此之后的学者也都是基于理想气体来研究这个问题。众所周知,范德瓦尔斯气体比理想气体更接近实际气体,如果将室内气体当作范德瓦尔斯气体来处理,却可得出如下的结论:生火后不但没有使室内气体内能增加,反而是略有减少的,这一结论可能更出乎内行人的意料。本文对该结论给出分析过程。

基于多传感器室内云定位技术研究 下载:43 浏览:276

梁晓虎 甘兴利 张衡 黄璐 《无线电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目前室内定位技术仍处于探索阶段,正在研究的室内定位技术包括WiFi、Bluetooth、RFID、Zigbee、可见光定位、地磁定位、红外线定位和超声波定位等,通过这些独立的技术手段已经实现5~10 m的室内定位精度,但是在工作过程中这些技术手段往往存在可靠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不足的现象,难以满足大众位置服务和应急救援的需求。在研究智能手机的WiFi、蓝牙和地磁等多传感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混合室内云定位技术,通过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层指纹特征提取技术、基于众包数据的指纹数据更新技术,最终实现可靠连续稳定的定位结果,达到优于3 m的室内定位精度。

采暖方式对农村建筑室内环境影响研究 下载:89 浏览:477

郑雅婷 陈忠海 孙晓晴 杨鹏 郭焕丽 孟佳杰 刘忠峰 《交叉科学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主要针对农村不同采暖方式对室内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对某地区农村冬季采暖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了解采暖方式及室内的环境情况,并且分析冬季采暖室内环境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不同采暖方式室内环境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从而可以选择一种较合理的采暖方式.

基于室内定位技术的空巢老人运动轨迹可视化 下载:53 浏览:385

苏春芳 尤彩萍 郑伟 《软件工程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空巢老人平时的生活都是在无人看护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居家养老监护系统对危险事件的防范能力,本文一方面可视化老人在室内的运动轨迹,实时追踪老人在室内的位置;另一方面在危险多发位置进行智能的提醒,从而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实验证明,基于蓝牙的室内定位技术能够准确地定位老人在室内的位置,实现在无人监护的情况下,能够合理、实时地对老人进行安全提醒,从而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

5G室内覆盖方案前传接口分析 下载:59 浏览:408

刘洋 尹航 刘海涛 杨峰义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9年8期

摘要:
为降低5G室内网络部署和运维成本,文章提出基于有源小基站的5G室内覆盖方案,采用三级架构的有源室分系统,能够提供室内全覆盖能力。文中对多种可能的基于不同前传接口方式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具体包括接口容量、性能及实现方式。进一步地,为扩大5G有源小基站生态链,促进基带处理单元与射频处理单元之间的互通,降低整体部署成本,文中对前传接口Option 7-2协议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前传接口开放提供参考。

5G室内覆盖方案前传接口分析 下载:26 浏览:424

陈亚权 方琰崴 汪兆锋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9年8期

摘要:
为降低5G室内网络部署和运维成本,文章提出基于有源小基站的5G室内覆盖方案,采用三级架构的有源室分系统,能够提供室内全覆盖能力。文中对多种可能的基于不同前传接口方式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具体包括接口容量、性能及实现方式。进一步地,为扩大5G有源小基站生态链,促进基带处理单元与射频处理单元之间的互通,降低整体部署成本,文中对前传接口Option 7-2协议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前传接口开放提供参考。

5G室内覆盖发展浅析 下载:65 浏览:159

彭丽 苏雷 张沛 《数据与科学》 2020年3期

摘要:
相对于4G网络,5G时代室内覆盖系统将会愈发重要。本文分析了室内覆盖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给出现有覆盖方案的改造方案,并与新型室内分布系统进行了比较,最后为5G时代室内分布系统发展指明了方向。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室内定位算法研究 下载:89 浏览:478

徐湘寓1 崔颖强1 罗丽燕2 《无线电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对于现有的室内定位算法存在低精度、低实用性和低传感器利用率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粒子滤波室内定位技术,将智能移动终端与室内定位相结合,利用粒子滤波器过滤定位结果。采用行人航位推算(PDR)技术和RSSI定位技术获取行人位置信息,提高了定位精度与可靠性。此外,通过定位结果实时上传至服务器,同步递增构建位置指纹库,以适应室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定位技术与基于Wi-Fi的定位技术相比提高了定位精度与可靠性。

基于Android的可见光定位技术研究 下载:66 浏览:416

卢愿 郑紫微 贺超宇 《数据与科学》 2019年2期

摘要:
为了能在室内环境中使用智能手机实现实时定位,设计一种基于Android平台的可见光室内定位系统。该系统由光源信号发送端、智能移动终端及Web服务器端三部分构成,智能移动终端通过接收从光信道中获取的光源ID和光照强度等信息,利用手机自有陀螺仪等传感器,实现室内定位。该系统使用便捷,定位精度实测在35~45cm内,能够较好地满足室内定位需求,在大型商场、图书馆、博物馆等室内场景下有较高实用性。

UWB高精度室内定位系统及实现 下载:81 浏览:373

李威1 叶焱1 谢晋雄2 刘太君1 《数据与科学》 2018年12期

摘要:
本文以高精度室内定位需求为出发点,采用DecaWave公司的DW1000作为UWB(Ultra-wideband,超宽带)无线收发器,ST公司的具有浮点运算单元的高性能微控制器STM32F405RBT6作为核心控制器,设计完成了超宽带室内定位系统基站标签一体化嵌入式硬件平台。在嵌入式软件上,利用双向测距(TWR)机制精确估计基站和标签之间的距离,并将测距信息通过ZigBee模块发送给上位机软件处理。上位机软件通过飞行时间(TOF)定位算法解算标签坐标并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滑动平均滤波算法、低通滤波算法进行误差消除,从而完成高精度的室内实时定位系统(RTLS)的设计与实现。经测试,在实验室环境下静止节点的定位误差小于10cm,移动节点定位误差不超过30cm,同时在信号非视距传播情况下也具有较好的表现。

室内深度覆盖技术方案探究 下载:77 浏览:424

高松 《数据与科学》 2018年7期

摘要:
随着"提速降费"的推进,LTE网络流量呈现爆炸式增长,用户对网络速率、网络感知体验更加敏感。与此同时,LTE高频段带来的室内深度覆盖不足等问题也被逐渐放大,基于此,本文从产业支持、应用场景、配套建设、投资成本等方面对各种室内深度覆盖解决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各种方案的优势和局限性,为后期网络建设提供指导。

基于北斗系统的物联网室内检测研究 下载:47 浏览:412

胡庆松 王鹏 姜波 《天线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定位导航系统,以其优异的特性而得到广泛使用。物联网是继互联网之后,信息技术的又一重大革命,其中室内检测技术已发展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高度。本文从物联网体系结构出发,分析探讨北斗系统在物联网室内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以求北斗系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物联网室内检测,独具创新,用本土研发的技术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物联网室内检测技术。

基于信号强度与超声波测距的室内定位系统 下载:10 浏览:424

徐盛良 鲁照权 周永燕 王肖玥峰 《传感器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基于射频信号强度及超声波测距原理,提出了一种射频与超声结合的室内网格定位方法与系统。定位区域划分为N个块,每个块由M个方格组成。每个块的中心以及每个方格的4个角上均安装1个带有无线通信功能和可测出信号强度的超声波测距模块构成的定位基点。移动目标首先向每个块的中心定位基点读取信号强度值,根据信号强度值确定出移动目标在哪个块内,然后对这个块的各定位基点发送同步信号和超声波,得该块各定位基点的超声波测距值,这些距离值经移动平均滤波法滤波后,计算出移动目标在定位区域内的精确坐标。移动目标将计算出的坐标数据通过无线通信上传到上位机显示、处理及保存。实验结果表明,显著降低了能耗,且定位偏差不大于5 cm。

覆土罐室内钢制储罐壁板吊装机具的改造及应用 下载:86 浏览:462

钱惠杰 吴道凡 张坤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针对覆土罐室内钢制储罐安装工程中因操作空间受限而存在的储罐安装难度大、施工效率低、施工机具相对落后等问题,介绍了一种受限空间内钢制储罐壁板吊装机具的制作方案及应用情况,详细阐述了吊装机具的主要功能、结构制作及使用情况。实际应用表明,使用覆土罐室内钢制储罐壁板吊装专用机具,可以提高安装效率,缩短施工工期,节省施工成本,有效降低了受限空间内钢制储罐安装作业的安全风险。

室内定位信号强度—距离关系模型构建与分析 下载:92 浏览:500

姚锦一1 卞维刚1 任雯婷1 王开锋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2期

摘要:
室内定位的关键技术之一在于室内距离的精确确定。基于WiFi信号强度确定室内距离的技术主要是利用WiFi信号在传播路径中发生衰减的原理实现位置推算。根据室内WiFi信号强度随距离变化这一物理特性,基于对数-距离模型,通过对实测信号强度(RSSI)与距离进行拟合,构建了基于信号强度—距离的室内定位多项式模型,并对其进行精度评定,实现了模型的优化,提高了信号强度转化距离的精确度。结果表明,采用对数-距离模型和对数拟合模型计算距离与真实距离的平均偏差为0.73m和0.56m,新设计的信号强度-距离多项式模型解算结果平均偏差为0.26m,优于之前两种模型,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羌族高山邛笼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研究 下载:69 浏览:367

肖玉 成斌 高明 陈玉 《建筑技术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邛笼民居是高山地区羌族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民族性,选取四川茂县河心坝寨一户保存完好并仍在使用的陶宅作为研究对象,测试冬季的太阳辐射、室内外空气温湿度、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室内外风速等环境参数,通过人群调查和数据分析,从改进屋面保温设计、建筑通风设计及太阳能利用等方面提出邛笼民居改进室内热环境的设计策略。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