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以预防性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病人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VAS评分的价值 下载:50 浏览:565

叶晨 《国际护理学》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以预防性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病人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VAS评分的价值。方法:以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间我院收入的8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40例与参照组4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预防性理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比分析,研究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与VAS评分、临床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且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手术患者采取预防性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恢复,缓解患者疼痛,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自我效能、加速康复外科干预联合应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病人中的价值研究 下载:337 浏览:3481

赵崎慧1 王珊珊2 李小乐2 魏建立2 崔宙开2 《老龄研究进展》 2022年12期

摘要:
研究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病人围手术期开展自我效能联合加速康复外科干预的价值效果。方法:研究样本78例选取为2019年8月到2020年3月间于我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老年病人。纳入病例经双盲实验法分为分析组(n=39)、常规组(n=39)。为常规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为分析组病人开展自我效能+加速康复外科干预。比对分析2组术后指标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分析组Harris、VAS评分结果、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分析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老年病人实施围术期自我效能联合加速康复外科干预能够有效促进病人康复,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耳穴压豆配合中药足浴疗法在改善失眠症病人失眠症状、睡眠情况方面的有效性 下载:320 浏览:3126

郭玮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 分析耳穴压豆配合中药足浴疗法在改善失眠症病人失眠症状、睡眠情况方面的有效性。方法 在我院于2018年12月~2019年10月收治的失眠症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40例接受西药治疗的患者纳入A组,另外40例接受耳穴压豆配合中药足浴治疗的患者纳入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失眠症状发生情况、睡眠质量。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B组患者的PSQI低于A组(P<0.05),且失眠症状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 耳穴压豆配合中药足浴疗法能够改善失眠症患者的失眠症状,提升其睡眠质量。

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有效性研究 下载:351 浏览:3683

徐蓓 《老龄研究进展》 2022年7期

摘要:
研究无缝隙护理应用老年冠心病病人护理效果和有效性。方法:以2018.11-2019.12月收治72例老年冠心病病人为对象,数字表法划分参照组与研究组,分别展开一般护理和无缝隙护理,各组36例。结果:参照组病人SAQ评分均低于研究组,参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2.2%,较高于研究组发生率2.7%,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病人护理期间,无缝隙护理效果理想,可以加快身体恢复,降低不良事件,具有较高有效性、安全性。

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在冠心病病人中应用效果分析与探讨 下载:153 浏览:1959

陈燕1 葛世杰2 张建平1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在冠心病病人中应用效果分析与探讨。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收入的冠心病病人中随机抽取10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接受奥马哈系统构件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对比综合护理满意率:观察组综合满意52例(100.00%),对照组综合满意48例(92.31%),(p<0.05);观察组不满意0例(0.00%),对照组不满意4例(7.69%),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综合护理依从率:观察组综合依从50例(96.15%),对照组综合依从44例(84.62%),(p<0.05);观察组不依从2例(3.85%),对照组不依从8例(15.38%),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血压、血脂指标都得到显著改善,对比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值得推广。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构建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可帮助冠心病患者改善血压和血脂指标,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综合护理满意率、依从率较好,值得推广。

影响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方法 下载:223 浏览:2643

李东勤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与护理方法。方法:从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抽选168例,分析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采取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84例,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84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服药依从性(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84.52%);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89.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301、4.767,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直接影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科室结合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因素进行综合性护理,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腹部手术病人术后疼痛的全科护理效果观察 下载:300 浏览:3053

李仕芬 曾祥陆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研究腹部手术病人术后疼痛的全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8年3月-2019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72例腹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全科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4h疼痛评分(3.52±1.63)、8h疼痛评分(2.61±1.15)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4h疼痛评分(8.94±1.72)、8h疼痛评分(4.18±1.93)相比较低(p<0.05)。结论:全科护理应用在腹部手术病人术后疼痛中,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穴位贴敷配合穴位按摩在心衰病人的护理应用分析 下载:304 浏览:3245

董丽丽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讨论穴位贴敷配合穴位按摩在心衰病人的护理应用,总结其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接诊收治的52例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统计推断法划分为2组,组别名称为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各26例,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方式为常规干预,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方式为应用穴位贴敷配合穴位按摩进行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心衰患者穴位贴敷配合穴位按摩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有效改善心功能,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应用价值极大,值得大力推广。

不同护理干预对鼻咽喉癌病人颈部皮肤损伤及情绪的影响 下载:248 浏览:2486

张菊芬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护理干预对鼻咽喉癌病人颈部皮肤损伤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鼻咽喉癌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40例为参照组,40例为研究组,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颈部皮肤损伤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HAMA评分低于参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鼻咽喉癌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预防颈部皮肤损伤,消除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208 浏览:2499

卜程雨 《老龄研究进展》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70例老年冠心病病人视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编号的形式划入参照组与研究组(n=35)。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无缝隙护理,比较病人的症状改善率及生活质量。结果:参照组病人的症状改善率是82.86%,研究组病人的症状改善率是97.14%,差距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的生理状态、躯体疼痛、社会职能及精神状态评分均相对较高,与参照组病人的生活质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可改善老年冠心病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护理干预价值较高。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采用冠脉介入对心功能及血浆B型钠利尿肽的影响探究 下载:140 浏览:1574

刘成萍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目的 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冠脉介入治疗对患者心功能、血浆B型钠利尿肽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参照组与治疗组,分别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冠脉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LEDV、LESV、血浆B型钠利尿肽水平均低于参照组且LVEF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脉介入治疗改善患者心脏功能,降低血浆B型钠利尿肽水平。

基于他者视野的病人角色伦理内涵探析 下载:132 浏览:1362

​高瑶 《国学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病人这一角色通常是在社会学的角度被定义的,可是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观点下,这一社会学定义对病人的关注并不全面,我们应该从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病人。对于病人的伦理内涵,本文将从法国哲学家列维纳斯的他者哲学出发去分析作为他者的病人,将病人这一他者从医疗体系中解放出来,从病人本身去看待病人,从而恢复病人这一他者的独特性与丰富性。

胰岛素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病人的疗效研究 下载:398 浏览:4205

崔昕辉 谢庆富 张春玲 《老龄研究进展》 2021年2期

摘要:
对胰岛素+唑来膦酸治疗老年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价值进行系统研究,致力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07月~2019年07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各组临床治疗效果。对照组(50例):应用伏格列波糖+唑来膦酸治疗;实验组(50例):应用胰岛素+唑来膦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视网膜病变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呈现为p>0.05的无差异性;治疗后,实验组VAS评分为(1.21±0.33)分,低于对照组,临床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实验组发生视网膜病变几率为4%(2/50),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联合应用胰岛素与唑来膦酸,不仅使患者的疼痛感得到缓解,同样也使其视网膜发生病变的可能性降低,临床症状也明显改善。

院前心脏骤停病人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的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488 浏览:4677

张珣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分析院前心脏骤停病人现场心肺复苏(CPR)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中心院前救治患者实施现场心肺复苏的86例心脏骤停病人,统计病人CPR成功率,筛选出心脏骤停病人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结果:86例心脏骤停病人,CPR成功21例,成功率为24.42%,心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心脏骤停病人CPR成功率高于其他基础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CPR开始时间、电除颤用时及抢救半径不同病人的CPR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CPR持续时间不同病人的CPR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脏骤停病人年龄、基础疾病、CPR开始时间、电除颤用时及抢救半径是影响心脏骤停病人CPR成功率的重要因素。结论:影响院前心脏骤停病人现场CPR成功率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基础疾病、CPR开始时间、电除颤用时及抢救半径。

PDCA护理模式用于重症脑出血病人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下载:209 浏览:2788

冷海丽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重症脑出血应用循环管理(PDCA)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干预作用及对患者心理状态影响性。方法: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0日,收入重症脑出血病人72例,抽签,常规组进行基础护理,观察组进行PDCA护理,干预作用分析。结果:观察组经由PDCA护理,肢体功能、心理状态、营养指标等比对常规组有明显优势(P<0.05),观察组诊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病情况等在两组间良好(P<0.05)。结论:重症脑出血病人护理,PDCA护理模式对其实施干预,可使患者心理状态、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有效调整,保障其就诊安全,效果良好。

研究老年脑梗死后遗症病人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下载:251 浏览:2311

姜洁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要点,评价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康复状况的积极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9年6月-2020年8月期间的120例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组护理对照。其中,对照组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进行神内常规护理、观察组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联合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统计处理经不同护理方法干预后的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以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状况,观察组患者的强迫症状等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方面,观察组、对照组(96.66%vs85.00%)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心理负担较重,与疾病造成的身体负担、经济负担等关系密切。重视患者心理状况并进行积极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以减轻患者的身体、心理负担,患者康复状况理想。

优质护理在肿瘤癌痛病人护理管理中应用 下载:40 浏览:529

刘昕 杨杰 程丽 《肿瘤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肿瘤癌痛患者的护理管理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住院的80例肿瘤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在护理干预之前,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比较,均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在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活态度各个方面的平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癌痛病人进行优质护理,能明显减轻疼痛的程度,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右侧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对右半结肠癌病人远期预后的影响 下载:79 浏览:730

马佳乐 《肿瘤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 基于右半结肠癌手术患者,探讨右侧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2.1~2024.1期间收治的48例右半结肠癌手术病人,之后对比患者的手术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右半结肠癌病人,采用右侧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方式,能最大化清扫淋巴结,减少并发症发生,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优质舒适护理模式在痔疮手术后排尿、排便困难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51 浏览:539

王加英 《国际护理学》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讨论优质舒适护理模式在痔疮手术后排尿、排便困难病人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9月到2022年9月治疗的痔疮手术后排尿、排便困难患者8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中使用优质舒适护理,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结果:两组的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便时长,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服务意识、护理态度、安全指导以及护理责任等护理质量评分,疼痛程度,生活质量评分相比(P<0.05)。结论:在痔疮手术后排便、排尿困难患者中使用优质舒适护理,可以缓解疼痛感,提高护理质量,缩短首次排便、排尿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心理护理分析 下载:222 浏览:3016

黄丽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9期

摘要:
第八人民医院观察八区在2020年1月收治了14例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人,她们都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的密切接触者。最小年龄只有2岁半,最大是63岁,最后经过胸部CT检查及核酸的检测。有3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目前,全国疑似病例累计已达到六十万人以上,这数据无比庞大,那么通过这几天对他们的观察和护理中,发现大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我们做好基础护理工作的同时,多加于安慰与关怀,并尽量满足她们的需求,尊重她们,最后得到了她们一致的好评。现在14例患者均已出院。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