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给水旁路调节下高压加热器的瞬态应力分析 下载:24 浏览:263

王建华1,2 范佩佩3 石峰1,2 种道彤3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灵活运行下的设备安全性是燃煤电站深度调峰过程的重要问题,高压加热器作为大型高温承压换热设备,在机组灵活性调节中承担重要作用,同时也面临安全性问题。针对某660 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1号高压加热器,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给水旁路调节过程下的瞬态温度场、热应力场、机械应力场、耦合应力场分布,并针对水室出口、蒸汽入口、管板上下侧4个关键区域进行应力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热、机械、耦合应力的波动幅度均随着给水旁路程度的增大而增大;热应力最大部位为蒸汽入口管处,机械应力和耦合应力最大部位分别对应管板下侧、管板上侧;管板上侧区域为高压加热器最危险部位,需重点关注和提前检修。

1000 MW燃煤机组不同负荷锅炉传热特性 下载:35 浏览:367

石楚 李冉 杨震 段远源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以1 000 MW超超临界塔式锅炉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锅侧和炉侧的三维耦合传热计算模型。基于锅炉的设计参数,采用该模型计算了锅炉传热过程。对超超临界锅炉不同负荷条件进行数值模拟,分别选取锅炉的最大连续蒸发量(boiler maximum continuous rating,BMCR)工况、75%BMCR工况和50%BMCR工况来考察机组在调峰时锅炉传热规律。通过对炉侧炉膛壁面、炉膛内部、炉膛水平截面温度和热流分布以及水冷壁管壁和工质温度分布的分析,发现BMCR工况、75%BMCR工况的温度和热流在炉膛内的变化趋势一致,而50%BMCR工况的温度变化缺乏一般性规律,并且在螺旋水冷壁区域容易出现传热恶化现象。

电站锅炉烟气余热利用技术方案研究 下载:11 浏览:128

王秀红1,2 盛伟1 刘全山2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超临界电站锅炉排烟热损失量很大,对锅炉尾部烟气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可以有效提高电厂的热经济性,减少煤耗,降低环境污染。目前火电厂最广泛提高烟气余热利用效率的方式是加装低温省煤器装置。对某超临界机组锅炉余热利用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不同低温省煤器布置方案,提出采用双级低温省煤器回收电站锅炉余热利用技术方案,即采用低温烟气与低加凝结水换热技术、前置式空气预热器与低温省煤器组合的能源梯级利用方式,实现最优节能及最佳投资收益。

350 MW超临界机组汽轮机汽流激振分析及处理 下载:13 浏览:148

郝帅 吴昕 王明远 刘磊 周贤林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转子振动问题一直是危及机组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分析某350 MW超临界机组出现的振动突增的异常现象,认为发生了汽流激振。在单阀方式运行下,通过调整凝汽器真空、润滑油温度及轴封供汽压力,抑制发生汽流激振的频率。同时,试验研究几种典型因素对于机组振动的影响,分析该机组发生汽流激振的原因。基于试验分析结论,提出切换至顺序阀运行的处理方案,确定合理的阀门开启顺序,优化汽门配汽曲线。最终有效地解决了该机组的汽流激振问题,保障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600 MW超临界汽轮机延长混合阀运行时间对机组振动的影响 下载:32 浏览:331

黄小军 杜祥国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某电厂600 MW超临界汽轮机2号、3号、4号、5号、6号轴承振动偏大。为解决该问题,在机组运行中,通过对汽轮机带初负荷延长混合阀运行时间来改变汽轮机的进汽方式,使汽轮机充分膨胀,从而改善汽轮机高压缸胀差绝对值,同时也改变了轴承负载,达到降低轴承振动的目的,确保汽轮机振动达到最优状态。

600MW超临界锅炉煤质变化对锅炉效率的影响 下载:69 浏览:321

于婷俐1 李伟伟2 张立栋3 《能源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以某厂哈锅600 MW超临界锅炉为试验平台,根据反平衡锅炉效率计算方法分析不同煤质对锅炉效率指标的影响量。结果表明低位热值不变情况下,灰分每增加1%炉效降低0. 065%。灰分不变情况下,低位热值每变化0. 5 MJ/kg炉效变化0. 086%。

基于改进单纯形法和凝结水节流的超超临界机组协调优化 下载:12 浏览:140

马良玉 李倩倩 李帆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风能、太阳等新能源的规模化并网对电网的安全稳定性造成较大影响。为提高新能源的消纳能力,电网对燃煤机组的运行灵活性、负荷快速响应能力、深度调峰能力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采用先进的控制策略提升协调控制的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凝结水节流"快速变负荷方法,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考虑凝结水节流特性的负荷预测模型及主汽压力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经典优化理论中的改进单纯形法,设计了协调系统智能优化控制策略,编制了实时优化程序。借助1000 MW超超临界机组仿真机开展了详细的优化控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可有效提高机组变工况负荷响应的快速性,减少主汽压力波动,提升协调控制品质。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汽轮机调试关键技术与控制策略 下载:61 浏览:398

丁超 《电路系统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以国电泰州扩建"二次再热"2×1000 MW燃煤发电示范工程2号机组汽轮机调试为例,介绍汽轮机调试启动步骤以及启动过程关键点技术与控制策略。项目确保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汽轮机以及控制系统的可靠和稳定运行。

CSR1000启动过程控制特性研究 下载:66 浏览:258

袁园1 王丽1 罗涵禹2 单建强3 张小英1 王冬青1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10期

摘要:
启动系统和启动特性分析是超临界水堆(SCWR)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全系统启动分析,以SCWR瞬态分析程序SCTRAN为基础,提出了新的宽参数范围的壁面换热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启动过程的控制系统,包括冷却剂流量、堆芯入口温度、系统压力、堆芯功率、汽鼓水位控制。根据启动各阶段的不同控制目标建立不同的控制方案,并以中国百万千瓦SCWR(CSR1000)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包括再循环回路和直流冷却回路的分析模型,提出了采用控制系统的SCWR的4个启动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再循环回路和直流冷却回路在各个启动过程中,各热工参数变化符合预期,最高包壳表面温度不超过限值温度650℃,验证了启动方案的可行性和启动过程的安全性。

超临界水自然循环流量信号降噪分析 下载:53 浏览:422

马栋梁1,2,3 周涛1,2,3 冯祥1,2,3 黄彦平4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4期

摘要:
当自然循环流量的时间序列信号存在噪声时,在计算分析时可能产生错误结论。为了避免错误的产生,在超临界水自然循环流动实验数据信号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各种不同的小波基函数,对实验流量信号进行信号去噪分析。通过指标计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Dmey小波基函数变换后的自然循环流量去噪信号值,其标准偏差和均方根误差(RMSE)最小、相关系数最大、信噪比较高。因此,Dmey小波基函数适用于超临界水自然循环流量实验数据的信号降噪分析处理。

上汽1000 MW超超临界机组润滑油系统调试技术要点及常见问题分析 下载:69 浏览:481

刘娟 辛岩 李含琼 《电力技术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直接影响到汽轮发电机组轴瓦的工作性能。通过与传统润滑油系统多方面对比分析,得出上汽1000 MW超超临界机组润滑油系统具有结构紧凑、运行可靠等独特优势。结合某电厂新建机组润滑油系统的调试流程,剖析了该类型润滑油系统启动调试的几个关键技术要点及常见问题,为同类型发电机组润滑油系统的启动调试提供参考。

1000 MW超超临界机组DEH启动步序异常分析与处理 下载:71 浏览:479

何冬辉1 叶振起2 丁永允1 《电力技术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针对上海汽轮机厂有限公司1000 MW超超临界机组在DEH启动步序时出现的暖阀阶段主汽门异常关闭、过临界区时转速自动下降、高压主汽门前温度低等典型异常现象,结合汽轮机结构特点和机组启动流程,基于DEH逻辑和热应力保护策略进行分析,剖析各异常现象原因并提出相应处理措施,对加速机组启动调试具有参考作用。

风机工、变频自动切换系统在350 MW超临界机组上的应用 下载:85 浏览:484

宋振宇 张贺翔 杨柳 丁永允 《电力技术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近些年随着风机变频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变频调速已被公认为最理想、最有发展前景的调速方式之一,其节能效果为众多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风机变频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往往差强人意,因此很多电厂采用工、变频自动切换系统来减少变频器意外跳闸对机组运行造成的影响。详细论述了为实现工、变频自动切换而进行的一系列调整试验工作,由动作情况可见,锅炉各参数基本稳定,机组可稳定运行,为其他电厂该功能的实现提供借鉴。

浅析1000MW超超临界间接空冷机组设计特点 下载:62 浏览:501

陈允驰 《电力技术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以某1000 MW超超临界间接空冷机组为对象,分别从锅炉侧和汽机侧着手,分析了几项技术的优点。等离子和微油点火技术联合应用、热一次风主管道布置点火暖风器、干湿联合冷却塔、临机加热等技术可以节约燃料,丰富机组启动方式,增强煤种适应性,缩短启动时间,增强低负荷稳燃能力,节约水耗。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二次再热机组参数优化分析 下载:63 浏览:448

付文锋1 陈海文1 王蓝婧2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9年11期

摘要:
针对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建立了热力系统参数优化模型。以某660MW机组为例,应用粒子群算法,计算分析了给水焓升分配、给水温度、再热压力、回热级数和主蒸汽参数对提高机组热经济性的贡献。结果表明:通过热力系统接口参数优化,机组热效率仍有较大的提升潜力;二次再热压力比一次再热压力对机组热效率的影响更大;选择增加低压加热器对机组热效率的提升效果更显著;最佳给水温度主要随初压的升高而升高,主蒸汽温度和再热蒸汽温度对最佳给水温度的作用趋势相反。

燃用高碱煤超临界压力塔式锅炉精细化燃烧调整 下载:73 浏览:489

李天鹏1 徐成军2 张向群3 张戟3 曲洪雄3 《电力技术学报》 2019年7期

摘要:
新疆准东高碱煤具有沾污性强、易结焦等特点,调试期间出现了锅炉炉膛及尾部受热面结焦和空预器入口烟温高引起的空预器刮磨现象。通过配煤掺烧、吹灰优化等精细化燃烧调整手段,确保炉内运行工况稳定,满足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

880 MW超临界机组RB试验研究 下载:82 浏览:500

揭其良1 于湛铭2 孙永斌1 唐浩源1 康瑞庭1 《电力技术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完善并优化俄罗斯进口880 MW超临界机组的辅机故障减负荷(RUNBACK,简称RB)功能控制策略,总结试验成功经验,分析超临界机组RB功能的控制难点和问题。该进口880 MW超临界机组RB功能的成功应用,对电厂和电网的安全运行均具有重要意义,为今后国产主力600 MW或1000 MW超临界机组的RB功能控制策略研究提供借鉴。

660 MW超临界凝汽机组多工况下单耗率分析 下载:86 浏览:506

白云龙1 黄荣盛2 《电力技术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以660 MW超临界凝汽机组为例,基于单耗率分析理论,构建汽水循环各项设备的单耗率分析数学模型。利用Ebsilon热力系统软件,对3组不同工况的汽轮机高、中、低压缸、空冷凝汽器、各级回热加热器、凝结水泵以及给水泵等设备结构因素附加单耗率计算分析。设备结构因素附加单耗率分布结果表明,高压缸第一级和低压缸末级是汽轮机本体优化设计重点,为设备优化设计提供指导方向。

600 MW超临界“W”火焰无烟煤机组启动节能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下载:72 浏览:498

刘定鳌1 雷先伟1 杨仕强1 苟泽波1 李彦龙2 《电力技术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长期以来,贵州华电桐梓发电有限公司冷态启动耗油量大部分在90 t以上,锅炉从点火到油枪全部撤出时间在12 h以上,严重影响了机组经济性。为了降低机组启动耗油量,节约成本,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从煤质选配、启动环节管理把控,使冷态启动耗油量降至40 t以下,对同类型机组启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600MW超临界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 下载:96 浏览:513

高清林1 高嘉锜2 陈敦炳3 黄庆专1 《电力技术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采用先进整体通流叶片设计技术,对某电厂3号机组600 MW超临界汽轮机高中压通流部分进行改造。对汽轮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阐述汽轮机改造原则、内容和技术特点,并对改造效果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优化建议。性能考核试验证明,改造达到节能降耗和供热抽汽预期效果。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