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东道国金融风险对中国OFDI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 下载:120 浏览:873
摘要: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坚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东盟各国的直接投资呈现持续上升态势。然而,由于东盟国家多是发展中国家,部分国家金融体系结构尚不完善,较为依赖外部资金,缺少风险管理机制,导致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受到金融风险的制约。本文基于金融风险相关理论和实物期权理论,以2004-2021年东盟国家经济金融运行数据构建金融风险指标体系;基于Zephyr和FDI Markets数据库,从微观企业视角,构建实证模型分析东道国金融风险对中国企业在东盟直接投资规模和决策的影响,探讨作用渠道,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 下载:88 浏览:1287
摘要: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本文旨在探讨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分析数字经济如何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创造就业机会,进而推动社会财富的增加和分配的公平性。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了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数字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挑战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区块链技术促进农村金融提效发展的探讨 下载:135 浏览:1211
摘要:
区块链技术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一项重要变革,其应用前景广泛并且拥有巨大发展潜力,因此能够有效推动农村金融产业的建设进程,并实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基于此,本文首先围绕区块链技术的概念内涵进行了讨论,同时提出了其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应用优势与途径。随后围绕区块链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推广限制因素展开了深入分析,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解决策略。希望提出有效的发展建议,并整体提高乡村经济建设水平,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
数字经济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载:73 浏览:1006
摘要:
数字经济发展是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广泛关注的议题之一。数字经济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且在培育新增就业量、提升就业质量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运用2012-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质量的影响效应与影响机制。研究结论显示:(1)数字经济发展有助于提升就业质量,且对我国就业质量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就业质量的提升作用不如西部地区。(2)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来促进就业质量。
以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为目标的人力资源管理教改研究 下载:86 浏览:935
摘要:
本论文以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为目标,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研究内容涵盖课程设置与内容调整、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实施以及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通过增加实践性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手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教学改革的成效显著,表现为毕业生就业率提高、职业适应能力增强。然而,改革过程中也存在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和师资力量需要提升的问题。未来将继续深化改革,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优化评价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胜任力,为社会和企业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高校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下载:125 浏览:1071
摘要:
目前是互联网金融行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市场上互联网金融复合型人才供不用求,各大高校也应该注重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本文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高校人才培养现状,提出了订单式和互渗式的培养模式,进而分析高校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人才培养策略。
企业社会关系网络与经济后果的综述研究 下载:1981 浏览:1990
摘要:
企业与其相关利益相关方之间拥有各种关系和联系,这些关系不仅涉及到了企业与政府、媒体、供应商、客户等外部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了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企业社会关系网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后果。本文从社会网络的概念界定出发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从社会关系网络属性方面总结社会网络对于企业经济后果的影响,对未来企业社会网络的形成与维护提供借鉴,构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社会关系网络系统,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共享经济分析 下载:209 浏览:2150
摘要:
共享经济是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资源整合和重新配置的新型经济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产权得到分离,有效地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升社会经济效益。本文对共享经济模式的概念和特点进行叙述,通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分析探讨共享经济发展的合理性,并根据共享经济的发展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应用型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以成都工业学院学为例 下载:74 浏览:1393
摘要:
《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学科基础课,是对经济学最基本理论和最基本研究方法的介绍,对学生整个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本文试图通过笔者多年来教学经验,以成都工业学院为例总结一些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或创新的方法,为今后该课程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互联网金融对四川省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 下载:164 浏览:1401
摘要: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四川统计局提供的城乡人均居民消费支出等相关数据和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编制的普惠金融使用深度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构建四川省互联网金融发展情况与居民真实消费水平的分析指标,并对影响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以四川省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居民整体消费水平有着一定的影响,并且有着较为显著的正向效应。这为挖掘居民消费潜力,扩大内需,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提供了依据。
金融监管边界问题的理论分析 下载:164 浏览:1322
摘要:
综合来看,金融监管在增进被监管对象稳定性,降低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同时,也会可能会对被监管对象产生过多约束,使其无法自由开展业务,从而利润空间被压缩。那么金融监管的边界该如何确定才能使得金融风险可控与市场主体盈利之间达到一个平衡呢?本文将兼顾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的考量,探讨金融监管边界的限定依据,从理论分析的角度给出金融监管边界的具体构想。
大数据时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 下载:615 浏览:3199
摘要:
在大数据时代,优化企业管理对提高经济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作为公司发展的一部分,根据自身发展现状,不断优化企业管理,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因此,企业应重视经济管理的优化,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企业经济管理存在哪些问题,促进企业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本文主要探讨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的优化措施。首先阐述了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优化管理的重要性,其次阐述了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的优化措施,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的优化措施。
南京都市圈对滁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引力模型 下载:115 浏览:1406
摘要:
滁州市作为南京都市圈建设城市之一,积极融入南京都市圈新的发展格局,统筹抓住南京都市圈发展机遇,从而带动滁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将理论与实践相衔接,根据相关数据建立经济引力模型,计算出南京都市圈对滁州市的经济引力值,对南京都市圈对滁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全面、准确的衡量南京都市圈对滁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参考实证结果分析推进南京都市圈与滁州市经济协同发展的方法,有针对性提出有关政策优化的建议,促使滁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南京都市圈背景下滁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下载:106 浏览:1355
摘要:
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速,都市圈的建设成为发展现代城市的重要途径,我国众多大城市都已进入到都市圈发展新阶段。本文以南京都市圈为背景,以滁州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滁州市融入南京都市圈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南京都市圈背景下滁州市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进而探索出滁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新冠肺炎疫情后乡村振兴与地方畜牧业的恢复发展研究 下载:342 浏览:2736
摘要:
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给中国经济带来重大影响,畜牧业生产处于一定时期停滞状态,加之一段时间物流运输业的停运、农贸市场关闭,畜牧业生产户遇到了库存堆积等销售难题,乡村振兴受到严峻考验。疫情发生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中央国务院快速反应迅速部署,以最大力量最快效率成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实现复工复产,运用多种经济刺激手段保增长稳就业,实现各行业经济快速回到正增长,保住了乡村振兴的伟大成果。本文以畜牧业生产销售模式为研究重心,结合寿县在新冠肺炎疫情后畜牧业发展的“保稳促”措施,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后乡村振兴与“互联网+畜牧业“的恢复发展方法。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下边疆地区高校大学生参军动机分析及现状研究—以西藏大学为例 下载:245 浏览:2751
摘要:
大学生作为优质兵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防力量的强弱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如今大学生的征兵率低、入伍动机功利化的现象,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西藏大学学生的参军动机,从而发现大学生征兵中所存在的内在问题,并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给予相应的对策,以达到提高征兵率,帮助做好征兵工作的目的。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下载:188 浏览:2261
摘要:
混合式教学评价的研究对于新时期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评价目标、评价原则、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五个方面构建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评价体系。
留学归国人员在高校国际合作中的作用研究 下载:119 浏览:1612
摘要:
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教育与科研合作逐渐发展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实现快速与高质量发展、提升自身国际学术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国际影响力、学术资源和科研实力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导致其教育与科研国际化程度未达理想状态。此外,由于一些高校学科发展特色过于明显,导致同一所高校内部各个学科之间也存在国际合作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近年来,高校逐渐成为留学归国人员工作的首要选择,这为高校建立高效的教育和科研国际化合作机制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国际教育与科研合作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探索留学归国人员对高校国际教育与科研合作的促进作用和引导机制。
大数据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路径研究 下载:160 浏览:1763
摘要:
随着互联网经济和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高校教育面临着重要的机遇与挑战。地方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以服务地方,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重点,肩负着向社会和企业输送高质量经济管理型人才的重担。因此以大数据为视角,在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引导下,研究地方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不仅能够促进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提高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更能够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满足企业对高质量经管人才的需求,最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宏观战略,促进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