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农村金融发展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研究 下载:75 浏览:410

温涛 张梓榆 王定祥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关于金融发展"财富门槛"效应的研究可谓浩如烟海,然而金融发展的人力资本门槛却是学界较少关注的地方。本文运用2006-2014年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农村金融发展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进行检验,发现:(1)农村金融发展存在显著的双重人力资本门槛效应。(2)随着人力资本的逐渐提升,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由最初的强烈抑制逐渐变为中度抑制并最终变为微弱促进。(3)农民人力资本与农村金融发展的耦合度与农民收入水平存在着明显的正向相关关系,但目前二者的耦合度还普遍较低。综上,要发挥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不仅需要围绕农村金融自身进行改革,还必须充分考虑农民人力资本的实际情况,否则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便无法与市场进行有机结合。此外,还应通过教育和培训提升农民人力资本,实现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人力资本实现良好的耦合互动,进而让农村金融的发展更加有效地缓解"三农"问题,助推全面小康的实现。

合唱曲《忆秦娥·娄山关》创作和演唱分析 下载:25 浏览:303

牛鑫园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忆秦娥·娄山关》是我国合唱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该曲歌词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旋律则是大气舒展,刚柔并济。在演唱这首合唱曲时,需要先从词曲角度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并把握多个演唱要点,方能获得理想的演唱效果,实现完美的二度创作。

互联网经济下城市社区快递投送点空间形态与空间联系——基于大学校园的实例分析 下载:73 浏览:398

张祚1 卢新海1 罗翔1 周敏2 陈昆仑3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互联网经济繁荣背景下,网络购物和快递行业快速发展,改变了大众消费行为特征,甚至重塑了消费过程中的人—空间关系,推动了城市社区景观与社会关系模式的变化。以武汉市一所兼具综合社区功能的大学校园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数据采集与调研,从不同空间尺度与维度分析了校内快递投送点空间分布与空间形态、快递收件人所在地与快递来源地空间网络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校园内快递投送点在夹缝空间中快速"生长";2)网购与快递投送改变了校园内及其周边的人—空间关系;3)网购过程弱化了中间环节与距离因素,也影响了个体对于传统实体空间关系的认识。最后,提出建议:无论校园还是社区都亟待采取更有针对性的科学空间规划与管理控制措施,同时相关部门应重视互联网经济下地理—赛博空间逻辑关系的改变,加强商业空间规划布局的更新、功能升级以及对赛博空间的管理。

网络空间中犯罪帮助行为的类型化——来自司法判决的启发 下载:78 浏览:470

邓矜婷1,2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罪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项下公开的一审判决书显示,实践中对下游犯罪、"明知"的把握缺乏明确标准,并且对帮助行为本身较为关注。网络空间中犯罪帮助行为应依其危害性和独立性进行分类,确立不同的入罪标准。对下游犯罪实行行为的促进作用程度与网络帮助行为的危害性、独立性直接相关,据此可将网络帮助行为分为三类:对下游犯罪实行行为有极大促进作用类;对下游犯罪实行行为有部分促进作用类;帮助下游犯罪前后期类。第一类对应提供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犯罪,第二类对应明知他人实施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违法犯罪行为而为其提供程序、工具犯罪,第三类对应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对于第一类,可以独立评价帮助行为的危害性;对于第二类、第三类,仍要求对帮助下游犯罪应具备"明知"要素以及应查实下游犯罪的不法性。

基于OBE理念的服装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 下载:26 浏览:358

裘玉英 王以华 《设计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为了促进服装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加快服务地方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服装专业多途径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和地方服装企业开展全方位的合作,打造了以"一个核心、两个创新、三个一体化、四个融合、五个能力培养"的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大大提升了服装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可为相关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和校企协同育人的开展提供参考。

易县摆字龙灯舞蹈传承人口述史研究 下载:28 浏览:306

邹惠云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摆字龙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和传承摆字龙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口述史作为研究方法,对刘宝祺和郑庆坤两位传承人进行采访,从历史渊源、艺术特征和在新时代的发展这三个方面对整个采访的口述内容做梳理。

服装设计教学体系的“艺工融合”理念与设计思维培养 下载:36 浏览:293

柴丽芳 《设计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反思目前服装设计教学的二元式模式,提出"艺工融合"理念的核心在于"融合",重点体现在对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上;借鉴设计学科的教学研究成果,分析目前服装设计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论述服装设计思维的多学科基础领域和思维方法;明确了服装设计教学体系的核心是设计思维的培养,分析了服装设计思维的多学科基础架构与特征;服装设计思维是多层级知识逐渐形成系统架构的过程,最终体现为一种学科界限消融的深层思维能力,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和创造性的特征。

钢琴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下载:27 浏览:304

王琛琛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本文在课题探究背景基础上,以钢琴教学中学生音乐人文探究能力培养为前提,立足于实际教学,探究钢琴教学面临的困境,并以此为基础,重点阐述如何在课堂中进行人文探究能力提升的教学,旨在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发展。

家族企业亲属关系组合与高效治理模式研究——基于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定性比较分析 下载:79 浏览:401

于晓东1 刘刚2 梁晗2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已有研究往往关注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的差别,而本文进一步关注包含不同亲属关系的家族企业治理模式上是否相同。借助定性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本文基于亲属关系的视角归纳得出族长治理模式、远亲治理模式以及近亲治理模式等三种高效的家族企业治理模式,并阐述社会情感财富理论的分层化观点,强调不同亲属关系对于追逐社会情感财富等非经济目标的动机强度不同。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供未来研究检验的理论命题。

海外设计学科前沿人才培养模式趋势研究 下载:22 浏览:260

张弛1 陈洁2 《设计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传统产业必须进行相应的革新,这对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当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要做出相应改变,需要从人才培养方法、教学内容安排、大学文化的营造以及教师素质要求等多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本文通过整理当前设计学科教育模式相关的国内外政策和研究,结合设计学教育模式相对领先的海外高等院校的发展实践,总结出设计学前沿教育模式发展的四大趋势,为未来中国设计学的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江苏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网络文艺理论人才培养”为例 下载:29 浏览:309

陈俊池 宋婷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艺术人才的培养除了通过各大院校开展学历教育之外,有针对性地对各类艺术人才开展非学历教育也非常重要。由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主办的江苏艺术基金2018年度人才培养项目"网络文艺理论人才培养"高级研修班,以树立正确思想为培养导向,以融通理论与实践为培养目标,以利用先进技术为培养手段,构建了积极有效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音乐治疗在地方城市老年群体中的调查研究 下载:26 浏览:300

陈汉芳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音乐治疗是一门理性与感性的学科,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利用音乐特有的作用,采用干预手段,对受访者进行干预的活动。我国现阶段老龄化严重,老年人群体自身内外双重矛盾尖锐,音乐治疗的主体老年人群体,其群体的主体多分布在地方性城市,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问题相适应。因此,立足于整体的社会环境下,本次调研活动地点选自湖北黄石,以老年人群体为调查范围,采用音乐治疗的干预手段,进行实践调查与研究分析。在与老年人群体在实践调查中,通过问卷调查的前后对比形式,检验音乐治疗在老年群体的可行性、实践性。

现代监护理念下监护与行为能力关系的重构 下载:86 浏览:504

彭诚信 李贝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民法总则继续将监护理解为行为能力的补正工具,实行两者之间的全面"挂钩"。在行为能力采"三分法"的语境下,该"挂钩"关系使得我国监护制度存在适用范围过窄、忽视被监护人意思自治、保护内容缺漏等问题,并与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倡导平等、反对歧视、尊重残疾人意愿偏好的基本精神不合。监护与行为能力的"挂钩"成因在于对两者本质的混淆,同时两者在制度功能、适用对象和时间效力上的部分重合以及"监护"概念的歧义性都加剧了该"挂钩"现象。现代监护理念指引下的监护制度应兼顾被监护人的利益保护及其意思自治,未来立法应致力于实现监护与行为能力的有限"脱钩":一是建立并完善独立的监护程序,使监护启动条件与行为能力的判断标准相分离;二是建立包含自治型、协助型、替代型决策模式的多元监护体系,限缩法定代理权的适用范围,完善行为能力的类型划分。

代理公开的例外类型和效果 下载:59 浏览:470

朱虎1,2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代理人公开代理但未公开被代理人的情形,仍属于民法总则第162条的适用范围。合同法第402条规定的代理人未公开代理而相对人知情的情形,是代理公开原则在具体情形中的进一步延伸。区分公开代理和不公开代理的标准并非名义,而是相对人是否知道代理事实,其适用范围应从意思表示解释角度严格认定。代理人未公开代理而相对人不知情的情形由合同法第403条规定,该条并非效果直接归属规范,教义上可采取债权转让和债务移转的解释构造,具体规则虽有进一步补充完善的余地,但整体上能够在区分不同类型的风险的基础上妥当平衡被代理人、代理人和相对人的三方利益,具有价值正当性。

婚姻缔结行为的效力瑕疵——兼评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的相关规定 下载:78 浏览:474

李昊1 王文娜2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婚姻缔结行为指的是男女双方当事人在婚姻登记机关旨在通过缔结婚姻的意思表示取得结婚法律效果的法律行为。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对婚姻缔结行为的调整应与民法总则规定的法律行为体系相协调。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确立了婚姻无效和婚姻可撤销的二元效力瑕疵体系,这不同于德国民法典创设的面向未来无效的婚姻可废止制度。从具体的效力瑕疵事由来看,"二审稿"以封闭性规范明确了导致婚姻无效的事由,以开放模式规定了导致婚姻可撤销的事由,但仍存在与民法总则进一步协调的空间。在导致婚姻无效的事由方面,应删除"二审稿"第828条第4项规定的婚姻无效情形,增加通谋虚伪"假结婚"导致婚姻无效的规定。在导致婚姻可撤销的事由方面,民法总则有关欺诈、胁迫的规定可适用于婚姻缔结行为,应删除"二审稿"第829条和第830条的重复性规定,而民法总则规定的重大误解和显失公平不构成婚姻可撤销事由,需要在婚姻家庭编中明确规定其不予适用。婚姻家庭编还需明确存在形式瑕疵的婚姻亦为可撤销婚姻。

借贷利率、购置补贴与农业机械化率的关系研究——基于8省54县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下载:87 浏览:417

钟真1 刘世琦1 沈晓晖2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行十余年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但由于农户依然是农机投资主体,农村金融市场将影响到农业机械化水平。本文利用8省54县2004-2013年的面板数据,对样本县借贷利率、农机购置补贴和农机化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排除了农机购置补贴的内生性之后,借贷利率并非与农机化率呈现简单负向线性关系,而是呈现一个"先正后负"的倒U型关系;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机化率具有正向影响,但若不考虑其内生性问题,它对农机化率的正效应将被低估;此外,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劳动力转移比例和农机服务组织等因素对农机化率的提高也具有重要作用。这为进一步完善支持农机化发展的财政与金融政策提供了相关实证依据。

面向老年人的城市广场坐具设计研究 下载:27 浏览:268

许萱 杨琳 《设计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为了实现适老化理念在城市广场坐具上的应用设计。分析总结老年人的特征,得出适老化广场坐具的设计原则,并实地调研宜兴市的广场坐具,将适老化理念在广场坐具上进行改进应用设计。得到应用设计改进方案。实现适老化理念在城市广场坐具上的应用设计,为城市坐具的改进提供参考。

国内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研究综述 下载:52 浏览:346

倪国栋1,2 高富宁1,2 徐恒1,2 乔亚宁1,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4期

摘要:
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安全形势依旧严峻,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研究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对遏制安全事故发生显得尤为重要。基于CNKI数据库资源对近年来国内有关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阐述了相关文献的发表数量、发表期刊和发表机构,重点从相关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研究结果可以为学术界和企业界进一步从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视角研究解决工程安全问题提供借鉴与参考。

中国人口老龄化会减少住房需求吗? 下载:68 浏览:486

丁洋1 郑江淮2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一般认为,人口老龄化会减少住房需求,但我们发现,在人口老龄化的开始阶段,住房需求非但不会减少还会增加,只有当老龄化达到一定程度时,需求才会下降。利用中国2005-2015年的宏观数据可以证明,随老龄化率提高,住宅成交套数一开始确实是增加的,只有当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8%时,才开始减少。由此推算,至少在未来20年内,老龄化都是刺激而不是减少住房需求的。这个结论具有重要意义,它提醒我们,不要指望人口老龄化来自动平抑住宅价格,房地产调控须臾不能放松,同时要引导好老年人的住房需求。

生活圈视角下整合型民生服务模块化研究 下载:55 浏览:342

王淼 吴松涛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4期

摘要:
存量化城市发展背景下,为提高城市民生服务水平及效率,基于生活圈视角,提出整合型民生服务规划模式。并针对旧城区、新城区兼顾不同城市建成条件,提出不同整合型规划模式分类。在此基础上,建立民生服务模块化三维框架,从服务功能、服务流程、服务管理3个维度对模块化构建方式进行分析,并确定三维框架下民生服务效能。应用整合型模块化服务框架,对民生服务组织与流程进行落实,并从管理流程、建设时序与住区营造角度提出了落实策略。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