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关怀陪伴服务对急性淋巴白血病患儿感知疼痛指数的影响 下载:201 浏览:2019

杨净芳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4期

摘要:
分析关怀陪伴服务是否对缓解患儿疼痛具有效果。方法:在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抽取124名急性淋巴白血病患儿样本,讨论接受关怀陪伴服务是否对患儿疼痛具有缓解作用。结果:接受与未接受关怀陪伴服务的患儿在疼痛指数的感知上有明显差异,且接受服务的患儿疼痛指数平均值明显低于未接受服务的患儿。结论:关怀陪伴服务产生的效果明显,对急性淋巴白血病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疼痛具有缓解作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临终关怀护理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下载:90 浏览:886

徐小胶 王微 梁肃 桑树林 李昊阳 《肿瘤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最近几年,在医学治疗领域,尤其是对于晚期肿瘤病人,临终关怀的作用日益突出。本文章通过探讨一些有关临终关怀的相关文献对临终关怀护理,国内国外临终关怀服务模式逐步发展的现状以及临终关怀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发现了临终关怀护理的影响因素包括人们陈旧的思想等传统观念的束缚,缺乏相关国家法律等制度的不健全,护理相关知识、设施资源、人力资源等相关社会资源,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的角色缺失。

眼科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策略 下载:72 浏览:749

何刘兰 《中国眼科杂志》 2024年10期

摘要:
基于公众对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本研究着眼于眼科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的现状展开系统分析,结果发现普遍水平有待提高,受教育体系不足及多种因素影响。进而提出能力培养策略,包括:改革教育体系,增设相关课程,采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积累实践经验,通过临床带教和患者互动提升沟通技巧;培养心理素质,学习压力管理和同理心;以及鼓励持续学习与反思,定期更新知识与技能。通过现状分析和策略探讨,研究力求全面提升实习生的人文关怀能力,以更好地服务患者。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高校采购部门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下载:239 浏览:2669

王珠珠 《心理学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采购部门面临巨大挑战,政治关怀缺位,工作任务繁重,精神关怀缺失导致采购部门人员出现越来越多的心理困境。本文从意义、现状及路径三个方面,探究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案。

神经内科护理人文关怀建设的思考 下载:90 浏览:936

黄萍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神经内科是一个涉及神经系统疾病的特殊领域,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人文关怀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通过对神经内科护理人文关怀建设进行思考,分析了其重要性和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提高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

人性化护理在结肠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98 浏览:876

刘竹芬 《肿瘤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 本研究针对目前临床现状,比较和分析针对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的实验成果。方法 本次研究样本为我院2100例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研究时间选择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间,所有研究样本以单双数字表法为分组标准将其划为两组,以最后相关指标做为数据支撑,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实验组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较为理想,本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有效缓解,较参照组各数据,组间P值均达到小于0.05标准。结论 临床针对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为其提供全程人文关怀干预方案,极大程度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而提升其依从行为,有利于后期预后的恢复,故建议临床将其推广、运用。

探讨人文关怀和疼痛护理对恶性肿瘤临终患者生命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下载:89 浏览:828

梁小朋 钟宇玲 《肿瘤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探究恶性肿瘤临终患者行人文关怀与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临终患者60例进行研究,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和疼痛护理。分析两组抑郁情绪与生命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抑郁情绪评估量表(SDS)评分较对照组低,生存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将人文关怀与疼痛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临终患者中,可减轻患者抑郁情绪,改善生命质量。

人文关怀护理对直肠癌结肠造瘘口患者围手术期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下载:105 浏览:917

张小风 《肿瘤研究》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究直肠癌结肠造瘘口围术期患者接受人文关怀护理对其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4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84例直肠癌结肠造瘘口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收治患者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人数相等,均为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自护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自护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为4.76%,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为19.05%;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97.62%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5.71%的满意度(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术期的直肠癌结肠造瘘口患者接受人文关怀护理后,效果明显,且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同时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因此,人文关怀护理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参考以及推广价值。

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在儿童麻醉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下载:253 浏览:3284

徐威 刘静(通讯作者)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8期

摘要:
评价儿童手术室麻醉护理中应用术前心理护理+人文关怀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试验于2021年3月到2022年11月在我院手术室随机抽取64例受试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例数为32,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文关怀+心理护理,比对两组儿童焦虑情绪、生命体征和满意度。结果:术前两组mYPA评分对比P﹥0.05,观察组各阶段mYPA评分低于对照组,诱导前IC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心率、血压对比P﹥0.05,进入手术室后观察组儿童HR、SBP、DBP等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儿童及家属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手术室麻醉诱导环节实施心理护理+人文关怀可有效缓解小儿焦虑和紧张情绪,稳定其生命体征,提高诱导安全性和有效性。

疫情下的人文关怀和沟通 下载:98 浏览:1017

孟令军 《航空航天学报》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对人文关怀应用于急诊抢救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 100 例 2021年 6 月~ 2021年 10 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急诊抢救室患者,并随机分为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实验组(接受人文关怀)各 50 例,对两种不同模式的护理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2组护理前SDS评分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DS评分及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满意度为90.00%,2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应用于急诊抢救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在护理服务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等方面均具有极其显著的优势,值得大力推广。

人文关怀护理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效果分析 下载:69 浏览:710

彭庆芬 肖舰(通讯作者) 《中国眼科杂志》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护理时所产生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的40例患者给予其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的40例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的同时,再给予其人文关怀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比较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水平、负性情绪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经过人文关怀护理措施护理一周后以及6个月后的疼痛程度比对照组的低,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人文关怀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之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即躯体功能、物质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均占据着明显优势,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人文关怀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焦虑以及抑郁的评分更低,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经过人文关怀护理进行干预后的满意率比对照组的高,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能够缓解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产生的疼痛,同时有利于改善其负性情绪,促进其全面恢复,进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在术后护理中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人文关怀护理精益化应用模式对眼科局部麻醉手术病人的影响 下载:69 浏览:722

卢亚莉 龚学娟 《中国眼科杂志》 2024年2期

摘要:
选取2019年6~2019年8月份在我院进行局部麻醉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选取2019年9-2019年11月在我院进行局部麻醉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人性化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精益化的方式进行干预,并将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进行对比。护理人员的人文护理知觉评分及护理满意度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不良事件及焦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运用人性化护理精益化管理模式,对局部麻醉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人文关怀意识,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125 浏览:1317

苏婧 吴静 张丽丽 《肿瘤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2020年5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中抽取100例,根据床号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且低于同时点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睡眠质量差占比为12.00%,对照组为14.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尤为明显,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程度。

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下载:165 浏览:1575

帕孜来提·吐尔逊 《肿瘤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目的:探究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采取人文关怀的效果。方法:66例恶性肿瘤患者取自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及实验组,其中参考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人文关怀,每组33例。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发现,护理后实验组显低(P<0.05)。生活质量对比发现,实验组显高(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采取人文关怀护理效果确切,能够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

"共情"护理关怀在门诊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59 浏览:1612

任芳芳 《肿瘤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门诊肿瘤患者中应用共情护理关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2月期间,将我院诊治的84例门诊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病例数均为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利用共情护理关怀方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负性情绪。结果:85.71%为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P<0.05);护理后,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肿瘤患者中应用共情护理关怀方式,可缓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人文关怀结合安宁疗护对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价值 下载:159 浏览:1559

冒小鹭 曹明英 《肿瘤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和安宁疗护联合用于晚期肿瘤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科接诊晚期肿瘤病人(n=30)。试验组采取人文关怀和安宁疗护,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疼痛评分等指标。结果:关于疼痛评分: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低至(3.21±0.63)分,而对照组数据则达到了(4.98±0.74)分,相比较下,试验组疼痛感更轻(P<0.05)。护理质量:试验组数据达到了(98.01±0.74)分,而对照组数据则仅有(89.32±2.07)分,相比较下,试验组护理质量更好(P<0.05)。结论:晚期肿瘤联用人文关怀和安宁疗护,病人的疼痛感更轻,护理质量改善更加明显。

基于人文关怀的叙事护理对性早熟患儿心理行为的影响 下载:241 浏览:2565

张翠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4期

摘要:
分析基于人文关怀的叙事护理对性早熟患儿心理行为的影响。方法:2021年12月 ~ 2022年12月该时间段为本研究抽取对象时间,而研究所抽取的对象则为该时间段到我院接受诊治的性早熟的患儿,研究总抽取的例数一共50例,之后对这些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两组,其中一组命名为研究组,另一组则命名为常规组,每组均各自有25例。其中,对常规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的叙事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行为状况、生活质量、心理状况、依从性以及激素水平差异情况。结果:观察两组性早熟患儿接受护理后的各组数据差异性可知,研究组患儿心理状况、生活质量以及依从性更优于常规组,研究组患儿的激素水平、行为状况更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性早熟患儿而言实施基于人文关怀的叙事护理,这有助于减少患儿不良的行为状况发生情况,促进患儿激素水平的恢复,提高患儿依从性,降低患儿消极的心理状况以及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对该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人文关怀在儿科诊疗中的应用 下载:254 浏览:2542

王维荣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4期

摘要:
探究儿科诊疗中采取人文关怀的应用效果,并提升诊疗工作开展质量与业务水平的方法。方法:探究我院儿科在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间收治的86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住院患儿及家属展开问卷调查,探究现今儿科诊疗采取人文关怀的问题与不足。结果:儿科诊疗结束后,患者的治疗率为86.13%,治疗情况较好,经过总体调查分析之后,患者的投诉率为1.27%,通过数据的对比,总结出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服务有着较高满意度,根据患者及家属的个性化治疗需求,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促使护患关系变得更好。结论:在儿科诊疗中采取人文关怀措施,注重医患沟通,提升患者参与治疗的依从性与满意度,对疾病治疗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党校人文关怀教育策略 下载:124 浏览:1346

刁振国 《哲学研究进展》 2023年12期

摘要:
新时代的党校教育强调人文关怀的重要作用,将党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去面对当今世界的各种机遇与挑战。而这些理论的源头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党校思想政治工作,“党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党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要不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为党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

人文关怀护理在消化道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观察 下载:235 浏览:2388

张莹莹 王力军(通讯作者) 《肿瘤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消化道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10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融入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以及配合治疗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及遵医行为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人文关怀护理运用于消化道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对患者病情恢复有益。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