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预后的效果观察 下载:61 浏览:445

陈杰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刺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脑卒中患者中医证素与血脂、体重指数、腰臀比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68 浏览:470

郑玉惠1 周文姬1 熊振宇1 叶柄照1 郑国华2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中医证素与血脂、体重指数、腰臀比的关系。方法:对55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并检测血脂、体重指数、腰臀比。结果:脑卒中患者基本证素为肝、肾、经络、湿、热、痰、气虚、血虚、阴虚;血脂指标与证素肺、血虚相关,体重指数与证素肝、脾、经络、湿、热、气滞、血瘀等呈相关性,腰臀比主要与阳亢相关。结论:脑卒中患者病位证素与肺、肝、脾等有关,病性证素以湿、痰、血瘀等突出,且与血脂、体重指数、腰臀比存在相关性。

肺康复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78 浏览:1125

唐仁艳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 探究肺康复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纳入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23年9月至2024年8月之间,总人数为60例,通过护理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肺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更优(P<0.05);护理前,两组SSA评分、FVC、FEV1差异对比不明显(P>0.05);护理后,两组SSA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加显著(P<0.05);观察组FVC、FEV1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肺康复护理具有确切的效果,其不但能缓解患者的肺功能,同时还能改善其吞咽功能,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分析 下载:89 浏览:1129

阿布都萨拉木·吐尔孙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脑卒中的发病特点及康复方式,对早期康复训练的可行性作出研究。方法:从2023年5月-2024年5月医院确诊为脑卒中病例中参考研究标准,随机统计出50例,获取病例进行二次均等分组,研究措施分为早期康复训练、常规康复训练,按措施顺序将小组依次命名为研究组、对照组,评估可见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研究组经干预后上下肢活动灵活性及肢体基础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指标统计显示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经干预后各项独立生存指标的达标情况及相关生活功能在康复治疗中的表现力,均高于对照组,指标统计显示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充分恢复了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并在生活中经指导提高了独立生存能力。

视频宣教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体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下载:95 浏览:917

蔡婍 田静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研究视频宣教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康复体操训练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4年1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病人11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康复体操训练,观察组应用我院自行制作的宣教视频对患者进行康复体操训练,分析两组患者康复体操训练前后的fugl-meyer和Bar thel指数评分。结果:康复体操训练1个月后,两组病人的 FMA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前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进行康复体操训练,可以更好地促进其身体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下载:146 浏览:1678

耿慧娟 徐小红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遗症病人进行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以2022年1月-2023年12月住院护理的72例脑卒中后遗症病人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模式,分别进行 NIHSS评分、 FMA评分、 MBI评分、临床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 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 FMA、 MB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遗症病人实施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间歇性导尿联合盆底康复仪在老年脑卒中神经源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51 浏览:1574

张晶 赵菊霞 陈凤玲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9期

摘要:
目的:研究间歇性导尿结合盆底康复仪疗法对老年脑卒中伴神经源性尿失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5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单一的间歇性导尿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盆底康复仪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膀胱功能恢复(膀胱容量及膀胱残余尿量)、尿道感染情况来评估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膀胱功能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其膀胱容量显著增加,膀胱残余尿量明显减少,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道感染率为48%,低于对照组的8%(P<0.05)。结论:针对老年脑卒中伴神经源性尿失禁患者,间歇性导尿与盆底康复仪的联合应用展现出了卓越的治疗效果,其不仅有效促进了膀胱功能的快速恢复,还降低了尿道感染的发生,从而有效缓解了尿失禁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延续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下载:120 浏览:1358

韩飞 古晓琳 张丹 佘美元 杜明燕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延续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间收取的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纳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基于此加入延续性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2%、76%,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能更好地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言语治疗对脑卒中后完全性失语症患者康复治疗的影响 下载:138 浏览:1643

奚玮蔚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言语治疗对脑卒中后完全性失语症患者的康复影响。方法:时间节点: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研究对象:脑卒中后完全性失语症患者,共计80例;分组方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全部患者的语言功能、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语言功能整体恢复、以及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言语治疗对脑卒中后完全性失语症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利用。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康复的影响研究 下载:253 浏览:2409

冷虎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12期

摘要:
脑卒中包括出血性与缺血性脑卒中,于老年群体中具较高发病率,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早期康复治疗可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改善功能状况,使其病残程度减轻,而于此基础上加以正确积极干预,可加速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本研究为明确心理干预运用于脑卒中中取得的效果,本院针对性选取97例患者资料予以分析,并作报告如下。

保护动机理论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对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探讨 下载:101 浏览:1155

朱丽 王雨婷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探究脑卒中病患接受保护动机理论的康复护理对改善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60例脑卒中病患,时间区间段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经计算机抽样分组,参照组推行常规康复护理,归入30例,实验组推行以保护动机理论为基础的康复护理,归入30例,对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自我护理能力评估进行比较。结果:在自我护理能力评估方面,比较参照组与实验组,后者在干预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评估结果更加优越,差异对比P<0.05;在统计并发症发生方面,比较参照组与实验组,后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6.67%VS33.33%)更加优越,差异对比P<0.05。结论:在脑卒中康复护理期间,以保护动机理论为基础,能够强化病患的自我护理能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腹针联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观察 下载:231 浏览:2433

张晶 赵静 陈凤玲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11期

摘要:
目的:观察腹腔针配合传统吞咽康复训练对脑中风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间住院的56名中风后有吞咽障碍的病人,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腹腔针,两组病人都治疗4个疗程。然后比较两组病人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8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腹针结合传统的吞咽康复训练,可以提高吞咽功能的恢复。

言语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125 浏览:1607

陈望廷 冯梦卉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究言语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构音障碍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结合言语康复训练,分析两组满意度、生活质量、构音障碍评价。结果: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构音障碍评价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脑卒中构音障碍患者实施言语康复训练,取得较好成效,值得应用。

规范三级康复治疗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康复的临床研究 下载:133 浏览:1409

仝静 邹琴琴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研究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的综合功能康复训练的作用。方法:对80例脑卒中后偏瘫病人进行规范三级级康复疗法的疗效进行评价,比较患者疾病康复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相比,研究组的疾病康复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三级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偏瘫病人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对整体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在各级医院加以推广。

针刺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疗效的研究 下载:255 浏览:2405

王衍翔 张凯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究针刺治疗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从2022年1月-2022年5月某医院康复科、神经内科的患者中筛选出40例符合实验条件的患者,分为实验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只应用常规康复治疗进行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针刺疗法,每组治疗5个周期,每个周期18天,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前后对比。研究结果:经过针刺疗法及常规的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ADL、FMA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评分,肌张力状况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结合针刺的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更加有效。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应用价值 下载:168 浏览:1995

董娟 李静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10期

摘要:
研究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护理效果。选取我院自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住院的107例中风病人,采用数字表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5例,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52例,仅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各种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住院期间观察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12.72%比75.00%,P<0.01)。结论:对中风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有助于恢复病人的神经功能,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下载:246 浏览:2554

刘柱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析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统计2021年2月-2022年6月期间,在本院诊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72例作为此次研究样本,依据电脑录入病例先后顺序分为2组各36例,基础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开展综合康复治疗,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较基础组明显提升,且疼痛程度较基础组明显减轻,差异有分析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生存质量较基础组明显提高,数据差异性大(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开展综合康复治疗干预,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临床中推广价值极高。

镜像疗法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下载:237 浏览:2430

王艺康 申云海 吴鉴锋 刘雪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10期

摘要:
目的:是探讨采用镜像疗法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主要的研究对象是采取2020年8月至2020年12月海南西部中心医院住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配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镜像疗法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进行康复治疗训练。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在治疗的第6周相比于治疗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的第12周与治疗第6周相比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第6周和12周的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UEFT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义意(P<0.05)。结论 使用镜像疗法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等。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下载:111 浏览:1178

李龙玉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阐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病理机制及治疗方向,分析早期康复治疗的有效性。方法:研究经讨论后于2022年3月-2023年5月实行,在神经内科现有病例信息中遴选出50份,且所属信息的诊疗结果均为脑卒中偏瘫,结合随机原则对信息予以组别匹配,研究组、对照组为该研究内执行比较的组别,组内对应的康复措施分为早期康复治疗、常规治疗,比较项目以肢体功能、独立生存能力、治疗结果为主。结果:研究组经干预后上下肢活动灵活性及肢体基础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经干预后各项独立生存指标的达标情况及相关生活功能在康复治疗中的表现力,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经干预后对该康复措施价值的认可度及过程中的综合疗效评价,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显著提升了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并恢复了基础生活能力,适用于临床康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康复护理效果分析 下载:122 浏览:1435

李岩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治疗中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截至2023年 8月近一年内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2例,依不同护理方法平均分为两组,各51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和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行综合康复护理的试验组肢体康复评估(Fugl-Meyer)、生活能力评定指数(Barthel)的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即生活能力、机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评分,试验组改善程度强于参照组,P<0.05.。 结论: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治疗中对患者肢体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升有积极意义,值得应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