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医院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控
下载:126 浏览:2084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医院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老年CHD合并H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医院肺部感染结果对其进行分组,感染组患者42例,未感染组患者68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疾病史、吸烟情况、NYHA分级、有无侵入性操作、住院天数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同时多因素分析以上存在意义的变量。结果:与未感染组患者比较,感染组患者的有糖尿病史、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有吸烟史、NYHA心功能≥Ⅲ级、住院天数≥7d、有侵入性操作、长期卧床率明显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COPD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NYHA心功能≥Ⅲ级、住院天数≥7d、侵入性操作、长期卧床导致老年CHD合并HF引发医院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CHD合并HF患者极易受吸烟、糖尿病、COPD病史及长期卧床等因素的影响而引发医院肺部感染,只有加强预防、合理使用药物治疗才能有效降低医院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门诊发热患者心理应激状态及主要影响因素探讨
下载:142 浏览:1862
摘要:
目的:探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门诊发热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及主要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2年5月-2022年11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583例发热患者进入研究范围展开本次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心理应激状态发生情况,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583例门诊发热患者中,IES-R评分的平均得分为(42.87±3.95)分,其中有462例患者的得分≥26分,心理应激状态发生率为79.25%。单因素分析,对比个人月收入<5000元和≥5000元患者、居住地在城镇和农村患者,不同月收入和居住地患者的心理应激发生率,不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女性、≥60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已婚、无业、消极情绪较高、合并有基础疾病、无医学背景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发生率高于男性、<60岁、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离婚/丧偶、在职、消极情绪一般/较低、无合并基础疾病、有医学背景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可知,女性、年龄≥60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已婚、无业、消极情绪较高、合并基础疾病、无医学背景是影响门诊发热患者心理应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门诊发热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比较明显,而且女性、年龄≥60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已婚、无业、消极情绪较高、合并基础疾病、无医学背景为影响患者心理应激状态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重点关注上述人群,加强健康宣教,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影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因素分析
下载:253 浏览:2696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意外伤患儿胃肠功能衰竭原因及死亡危险因素探索
下载:123 浏览:1734
摘要:
探究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意外伤患儿胃肠功能衰竭原因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10月经江西省某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意外伤儿童965例病历资料。统计PICU意外伤患儿发生胃肠功能衰竭原因,并对患儿死亡危险因素作单因素分析。结果 965例意外伤患儿中245例发生了胃肠功能衰竭,死亡32例,病死率13.06%。意外伤害患儿胃肠功能衰竭的病因主要包含重度感染、低氧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酸中毒、脓毒症,分别占37.96%、16.33%、12.24%、11.84%和8.9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年龄在6个月~1岁、血红蛋白显著下降、重度感染、低氧血症、酸中毒、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脓毒症死亡危险性增加(P<0.05);而患儿性别、意外伤发生季节与病死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意外伤胃肠功能衰竭患儿的病死率较高,重度感染、MODS和脓毒症是其死亡的只要危险因素,需采取针对性有效措施,避免意外伤患儿胃肠功能衰竭的发生,以期降低患儿病死率。
天然气开采有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估
下载:77 浏览:1008
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进展
下载:182 浏览:1969
儿童血液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部位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下载:186 浏览:1652
摘要:
分析儿童血液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部位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样本为银川市妇幼保健院(为儿童专科性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病房化疗期间病人,对其2023.3-12月197例PICC维护患儿的置管部位皮肤进行研究。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儿童血液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部位发生MASRI 1-3岁高达32.1%,皮肤过敏高达31%,在皮肤潮湿状况下MARSI发生率高达24.1%,潮湿环境可使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以及接触性皮炎发生率增加,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5.86%,而接触性皮炎发生率0.3%。结论:关于PICC置管部位MARSII的相关研究还较少,临床医务工作者较少关注此类皮肤损伤。本研究基于对儿童血液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部位MARSI的发生率进行研究,并发现其相关危险因素,可提高血液病患儿生存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治疗费用。
基于临床特征的肺炎支原体混合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肺炎患儿重症化的高危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下载:196 浏览:1749
摘要:
本研究旨在分析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混合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儿童肺炎重症化的高危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研究选取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南方医院太和分院住院的200名儿童重症肺炎病例,通过对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结果和影像学资料的系统性分析,将患者分为“MPP单纯感染组”和“MPP混合感染组”。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重症肺炎相关的显著因素,并基于R语言构建Nomogram风险模型。结果显示,MPP混合感染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值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MPP单纯感染组,这些指标在预测儿童MPP混合感染发生重症化的风险中具有重要作用。预测模型的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具有较高的敏感性(80.5%)和特异性(78.9%)。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个简便且有效的预测模型,为临床早期识别高危患儿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儿童重症肺炎的救治率,降低重症发生率。
刑法中因果关系的判断困境及其出路
下载:158 浏览:2635
核电总包项目人为因素预防方法有效性研究
下载:150 浏览:1548
影响临床生化检验标本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探析及临床检验效果
下载:322 浏览:3539
摘要:
对影响临床生化检验标本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探析及临床检验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之间收集的生化检验标本2000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临床生化检验标本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以及检验效果。结果:2000份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有40份,合格的有1960份,合格率为98%(1960/2000)。40份检验结果不合格的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中,饮食准备错误12份、紧张或运动过量10份、采集时间不当7份、溶血标本5份、送检时间长2份、标本量不足3份、标本处理错误1份。结论:影响临床生化检验标本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标本采集送检因素和检验因素三种,应加强对风险因素的事先防范,改善检验准确性。
癌症患者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及相关因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14 浏览:256
摘要:
目的:对肿瘤患者化疗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因素进行分析,并分析周围神经病变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以2020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癌症化疗患者作为此次的调查对象,纳入实验组,同时取60例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统计和对比两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实验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为86.67%,对照组为18.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较于健康体检者,实验组患者中存在维生素缺乏、异常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饮酒史、已存在遗传性神经病等情况与对照组存在较大的差异。结论:对肿瘤患者化疗患者主要的危险因素有存在维生素缺乏、异常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饮酒史、已存在遗传性神经病等,需要引起临床重视。
碎石土路面力学性能与稳定性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83 浏览:1038
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血栓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和预防
下载:72 浏览:919
摘要: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并发血栓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以此为降低该并发症发生率提供参考。方法:纳入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五医院血液肿瘤科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收入的80例需要接受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自制问卷获取患者资料,进行并发血栓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患者并发血栓性静脉炎有明显差别的单因素为年龄、穿刺方法、PICC穿刺次数、肿瘤恶性程度、PICC送管困难、PICC置管时长、抗肿瘤药物使用种类、存在合并症、双上肢剧烈活动等均有明显的不同(X2=3.961~5.448)(P<0.05);独立危险因素为PICC穿刺次数≥3次、肿瘤恶性程度Ⅲ期及以上、PICC送管困难、PICC置管时长≥2个月、抗肿瘤药物使用种类≥3种、存在合并症、有双上肢剧烈活动(OR=3.018~4.701)(P<0.05)。结论:肿瘤PICC置管并发血栓性静脉炎的因素为穿刺次数、送管难度、置管时长、肿瘤恶性程度、抗肿瘤药物、合并症、双上肢剧烈活动等,为预防其发生,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升穿刺水平,针对患者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
腹腔镜治疗不同程度儿童肾积水的适应症及预后因素探讨
下载:185 浏览:1918
生化检验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下载:325 浏览:3697
新生儿脑室内出血的风险因素及其对神经发育的影响
下载:77 浏览:867
小学生睡眠质量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性研究——以连云港市部分小学生为例
下载:185 浏览:1979
摘要:
研究小学生睡眠质量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性,为小学生睡眠质量的提升提供数据支撑和资料参考。使用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整群抽样的928例本市小学生进行调查,后研究学生睡眠障碍影响因素,根据结果予以针对性建议。学生睡眠质量相关因子均存在障碍比例,日间功能障碍比例最高,催眠药物使用最低,分别为18.18%和0.48%;学生PSQI平均得分(4.29±3.08)分,男女生睡眠障碍人数占比差异不明显(P>0.05);年龄、年级、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压力、以及课外学习时间等对于学生睡眠质量有明显影响(P<0.05)。本市小学生存在睡眠障碍的比例较高,学生睡眠问题突出,需要社会、家长、学校以及学生各方协同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生活环境,降低学生心理负担,最终实现睡眠障碍的提升,保障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