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初中音乐教育中审美功能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探讨 下载:520 浏览:3142

曾慧仪 《当代音乐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音乐乃是人在满足了衣食住行基本需要之外对精神的追求。音乐创造于人,也共情于人。它对人的心理、情绪都有莫大的影响。初中生心理通常会因处在青春期而躁动不安,甚至在没有良好的引导的情况下出现问题。为此,文章阐述了初中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功能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驱动自我表达、缓释不良情绪、促进心智发展几个作用,并提出以文化精神带动心理发展和以审美体验带动情绪状态两个音乐审美教育方法。

教材编写应打通“任督二脉”——以“声的利用”教学实践为例 下载:80 浏览:484

刘永树1 邹慧林2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0年5期

摘要:
"声的利用"和"声音的特性"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的内容。"声的利用"主要讲解了声能传递信息和声能传递能量。"声音的特性"主要讲解了声音的高低是由音调决定的、声音的大小是由响度决定、声音的品质是由音色决定。声波在传递的过程中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声波是在传递信息还是在传递能量与声音的响度大小有关。在传递信息方面又可将其细化为音调传递信息和音色传递信息,这说明这两节教学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能将"声音的特性"与"声的利用"的知识进行整合教学,并找出知识间的连接点,这对我们的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深度学习的引导策略 下载:58 浏览:393

黄雪丽1 郝倩倩2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10期

摘要:
为适应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需要,转变高中生思想政治学习中思维层次总体水平不高、难以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迁移能力较弱的现状,深入探讨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采取的引导措施有:确立高阶思维发展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度理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探究热情;整合意义联接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批判建构;创设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体验;选择持续关注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深度反思。

生活是取之不竭的海洋—初中作文教学的一点心得 下载:60 浏览:528

石晶 《海洋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新时期新变化,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方面进一步的丰富。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准确把握专业特点,能够抓住新时期的专业发展的机遇,在学科专业发展,教师职业发展等方面大胆创新,能够结合个人特点,在专业发展方面体现出个人的优势。因此,立足当下的实际,分析国家以及学生对于语文作文教学的要求,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学生呈现出高质量的课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保驾护航。

初中信息技术学生人工智能编程的研究 下载:23 浏览:463

李静 《人工智能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随着素质化教育及新课标改革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在我国初中阶段的教育及教学开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且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和目标,旨在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现对学生基础知识学习、思维能力强化、创新思维培养等教育目标,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人工智能编程作为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育及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部分,能够更加有效的推动学生信息素养及能力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和围绕初中信息技术学生人工智能编程的教育及教学问题展开了详细论述。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 下载:76 浏览:469

吴加玲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8年10期

摘要:
实验教学是一类探究活动,也是生物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初中阶段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要从核心素养视域出发审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促进教师重视并改进实验教学,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如何赏析诗歌中的意象和形象 下载:73 浏览:471

贲永昌1 冯德芳2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8年6期

摘要:
诗歌是以诗中的形象来反映世界的,精确的说,就是以意象来表达诗人内心世界的。对诗歌的形象和意象的鉴赏,是近几年高考中常见的题型,鉴于此,正确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诗歌的意象和形象,是诗歌鉴赏的关键所在。

初中语文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对策 下载:68 浏览:345

王羽宇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8年5期

摘要:
当前,记叙文本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比较高,并直接影响着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深入的研究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的对策,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提高其记叙性文本阅读能力及语文综合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的创新研究 下载:68 浏览:485

刘英芹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6期

摘要:
初中是探究物理知识和现象、物理原理和规律的启蒙阶段,也是学习物理的基础阶段。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的情况怎样,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初中物理教师要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目标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下很重要的教学形式之一,因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且对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路标:引领名著阅读走进深水区——以《骆驼祥子》为例 下载:38 浏览:328

陈元芝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教给学生识别进入名著阅读深水区的路标,循此进行自主深度猎奇的游弋,可以获得教师意想不到的收益。以阅读《骆驼祥子》为例,从情节陡转处的路标、人物变化点的路标、主旨蕴藏地的路标三个方面引领学生进入名著的深处,侧重于方法的指导和效果的呈现。

还原:从“警官”的身份说起——《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形象再探 下载:86 浏览:482

​邱水灵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针对《变色龙》中的人物奥楚蔑洛夫的分析一般只从情节入手,这种分析趋于表面,不利于对文本内涵的深挖。采用还原分析法,从"警官"身份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到其作为底层社会管理者的可怜之处;从警官职责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到其扭曲的职业判断和价值取向;从警官与将军关系的角度分析,可以理清警官处理案件随意性与严肃性交织的本质,揭示社会腐败的根源。

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有效途径 下载:86 浏览:494

顾建荣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初中阶段需要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整体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整本书阅读在初中阶段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结合教学实践,探讨整本书阅读的有效途径。

谈语文教学中的“显”与“隐” 下载:69 浏览:455

吴文娟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语文教学中的"显"与"隐"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课堂教学中恰当选择、适当运用"显"与"隐",就能够深入分析文本深意,让语文教学的目的落到实处,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古诗词教学中的语文立场——以初中古诗词课标指定篇目教学为例 下载:57 浏览:455

余俊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有些语文教师教学古诗词,多沉湎在文本的内容当中,从内容到内容,不能从语文性角度和方法出发来实施教学,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偏离了应有的语文立场。本文以初中古诗词课标指定篇目教学为例,指出了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背离语文立场的现象,并给出了在古诗词教学中坚持语文立场的正确选择。

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以2019年江苏省13市中考文言文试题为例 下载:81 浏览:475

​顾海丹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文言文在初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分值逐年递增。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文言文知识才能打开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门,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教师需要分析研究历年中考试题,从中考文言文命题的趋向和特点上发现规律,从而据此开展有效的文言文教学。

以“三要素”为基点谈小说鉴赏 下载:80 浏览:495

章素坚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小说鉴赏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鉴赏小说离不开对小说三要素的分析。只有抓准小说三要素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更深入地探讨作品主题,把握小说所表达的情感。

中考图文转换题答题方法例说 下载:76 浏览:425

张继升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图文转换题是近几年出现在许多省市中考试题中的新题型。这类题形式新颖、实用性强,能引导学生密切联系生活且能考查学生的分析观察、总结归纳和语言的综合表达能力。但这类题难度较大,学生得分率较低。教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总结出相应的答题方法,并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与训练。

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下载:68 浏览:403

张耀贤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初中语文是中学阶段一门必修的基础性学科,学好初中语文对其他科目也有一定的影响。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是老师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如何改变当下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向着语文高效课堂模式发展已经成为摆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遵循课改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为初中语文高效教学模式提供一些有用的策略。

谈初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活动的精心设计 下载:69 浏览:395

陈敏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在初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活动,拟从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要注重语文学科特点、要符合学情等方面进行探讨。

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开展论述 下载:73 浏览:473

马怀强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对生命教育进行全面探索,才能引导学生对生命的本质进行思考。让更多的学生珍爱生命、关爱他人,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念,借助语文教学的优势,开展生命教育教学,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对生命教育意义进行理解,文章通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开展方式进行探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