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考虑各方满意度的工程总分包商合作收益动态分配研究 下载:57 浏览:363

王茹 袁正惠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10期

摘要:
合理的收益分配是总分包商建立长期伙伴关系、实现合作共赢的关键。在充分考虑各方的努力水平、风险分担、贡献系数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分阶段激励约束机制及满意度另一优化目标,构建多目标收益分配模型。运用多目标优化理论与粒子群算法相结合的方式求解得到项目净收益和整体满意度的最优解集。通过算例分阶段对项目各方进行评价,以激励各方持续努力地工作,结论表明在净收益增大的同时,整体的满意度值将会表现出减小趋势,总承包商和分包商合作团队可根据项目净收益和整体满意度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分配方案,继而促进总分包商的成功合作。

建设工程业主对安全管理者激励模式的设计——基于双重委托代理理论 下载:57 浏览:350

韩海坤 孙钢柱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9期

摘要:
建设项目中,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效果直接影响着整个建设项目的生命财产安全,针对我国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基于双重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建设项目中包括业主、施工单位和施工管理者在内的双重代理多任务的委托代理激励模型,定量地研究了安全工作风险、业主的惩罚力度和安全工作绩效对管理者安全工作努力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险规避的施工管理者,业主对安全绩效激励系数的增加以及增大的安全工作绩效系数都会促使其安全管理努力水平的增加,然而,安全管理努力水平会随着安全工作风险程度的增大而减小。业主可通过加大对施工管理者安全工作任务的激励系数来激励其更好地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研究结论对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建筑工人对安全标识认知的评价研究 下载:62 浏览:368

王旭东 张建设 石世英 苑东亮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9期

摘要:
为了研究建筑工人对安全标识的认知情况,基于认知心理学和C-HIP模型识别出安全标识认知的4阶段:注意阶段、识记阶段、判断阶段和选择阶段,并进一步细分研究指标对某项目386名建筑工人进行调查研究,通过SPSS19.0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Mann-Whitney U二样本检验、Kruskal-Wallis多样本检验。结果表明:识记阶段和选择阶段均值最低,注意阶段的标识位置指标标准差最大,不同工种、工龄、事故经历及安全培训在安全标识的认知方面具有显著差异,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地域的建筑工人在对安全标识的认知程度并无明显差异。为企业提高工人对安全标识的认知水平和最大化发挥安全标识有效性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基于多分类Logistic的旧工业建筑再生模式选择分析 下载:56 浏览:369

李慧民 段品生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8期

摘要:
为确保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项目再生模式的合理性,对其再生模式选择进行分析。通过实地调研及文献分析,从政策、建筑、交通、环境、历史5个方面汇总得出13个影响旧工业建筑再生模式选择的因素,基于多分类Logistic理论建立旧工业建筑再生模式选择模型,并以南昌市74栋已再生利用的旧工业建筑的样本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再生为居住建筑和工业遗址的建筑本体特点以及影响南昌市旧工业建筑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可为旧工业建筑再生模式选择提供理论支持。

基于多级可拓的砖木结构古建筑安全性评价 下载:63 浏览:355

李辉山 王思莹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8期

摘要:
为了科学合理地对砖木结构古建筑的安全性进行评价,针对砖木结构古建筑评价内容的综合性和结构构造的复杂性提出了基于多级可拓理论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在物元可拓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包含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及围护结构等3个方面的砖木结构古建筑安全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级可拓评价法分别对3个层次的评价指标进行多级评价。并将此评价模型应用到广福寺安全性评价中,以此来验证该模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基于公平偏好理论的PPP项目收益风险分配机制研究 下载:65 浏览:383

王颖 林傅梦 陈玲 卢舒琦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7期

摘要:
PPP模式对于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回报低,社会投资方将面临较高的收益风险,因此,我国大部分PPP项目的社会资本方为国企或国企与民企的联营体,纯粹的私人资本参与PPP项目的积极性并不高。为了激发私人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投资热情,当政府与不同投资方合作时,有必要基于项目参与方的公平偏好程度设置相应风险分配机制,一方面降低私人资本投资方所面临的收益风险,另一方面改变政府承担项目付费的现状,实现风险的合理分配。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模拟项目收益风险分配机制,在考察投资方公平偏好的前提下,对传统的收益函数进行了调整,构建了基于公平偏好理论的PPP项目收益风险分配模型。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社会效益会随着投资方公平偏好的增大而增加,投资方承担风险比例亦与其公平偏好正相关。

重大建设工程驱动社会冲突研究综述 下载:63 浏览:356

汪洋 高梅玲 李慧婷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7期

摘要:
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不同角度归纳评述了城镇重大建设工程社会冲突的成因与影响的研究发展,概括分析了不同学科对工程社会冲突发展与演化的研究进展,归纳评析了国内外工程社会风险评价方法、工程冲突的治理模式和重大工程实践。在对重大工程社会冲突触发机理、传播路径和治理模式3个层次的现有研究分析基础上,比较研究了目前重大建设工程社会冲突问题的主要研究与数据获取途径异同,并提出了重大建设工程社会冲突影响与治理的研究展望和新思路。

装配式建筑项目投资风险评价 下载:49 浏览:370

李晓娟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6期

摘要:
推行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产业化的必然趋势。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不仅在施工和技术等方面有所不同,在投资风险管理,以及投资风险评价指标的选用上也存在差异。从政策、市场、技术、经济及管理5个层面进行投资风险影响剖析,据此建立装配式建筑项目投资风险评价体系。通过问卷调研以及SEM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得出相应的评价指标权重,并结合案例,实现对装配式项目投资风险的定量评价,为装配式项目的投资风险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工程项目工期—成本—质量—安全水平综合优化研究 下载:63 浏览:369

李万庆1 邱幸运1 孟文清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6期

摘要:
目前工程项目多目标优化的相关研究中,较少考虑工期、成本、质量等目标与安全水平之间的联系。针对这一不足,在分析工序安全水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得到了成本—安全水平优化模型,并将安全目标引入工期—成本—质量优化模型,构建了工期—成本—质量—安全水平均衡优化模型。为了有效求解该型,引入了量子粒子群算法,结合工程实例进行模拟仿真,得到工期、成本、质量与安全水平的一系列Pareto解,并进行方案决策,结果表明得到的Pareto解集能为项目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有效支持,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求解该模型方面是有效性的。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BIM设计人员行为挖掘研究 下载:60 浏览:372

张立茂 吴贤国 王欣怡 伍方芳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5期

摘要:
BIM技术越来越多的使用导致计算机生成大量的后台数据,为从业者提供了一个从设计过程中提取有价值信息的机会。以BIM设计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BIM设计流程特征和流程挖掘需求,利用过程挖掘技术构建了三种类型的社会网络并进一步构建了动态共同工作社会网络;采用"自顶向下"即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方法,对BIM设计人员社会网络进行分析;通过深入研究社会网络中心性对BIM设计人员工作效率的影响机制提出共同工作社会网络中心性对BIM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有正向影响的研究假设;通过对研究变量进行测量和整理,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假设成立的结论,表明应正视团队中派系的存在,引导派系共享成员,加强核心人物的培养并发挥其作用。

基于灰关联的PSO-BP神经网络的高层住宅造价估算 下载:54 浏览:354

蒋红妍 白雨晴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5期

摘要:
针对高层住宅工程造价管理的难点及传统造价估算方法存在的不足,采用灰关联分析与粒子群优化的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以高层住宅工程特征指标为网络的输入向量,达到快速、准确地估算高层住宅工程造价的目标。借助文献回顾法与灰关联分析法系统地确定工程特征指标体系并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引入PSO算法优化BP网络的权值及阈值,解决网络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等缺点。并通过实例验证构建的模型,提高了前期决策阶段造价估算的精确度,实现了快速估算。

基于DEMATEL的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50 浏览:364

李辉山 欧阳昙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5期

摘要: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广泛推广,其高居不下的建造成本已成为阻碍其推广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掌握装配式建筑项目成本发展的变化规律,结合国内装配式建筑市场的现状以及我国装配式建筑成本的具体情况,从建造流程出发构建其成本的分析方法,从外部建设环境特征、项目自身技术特征、项目人员的组织管理三大方面分类归纳影响装配式建筑成本的主要因素,运用DEMATEL法得出各影响因素重要性水平以及互相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据数学模型推算结果,提出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的措施与建议,进而促进其推广。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约束条件探析 下载:62 浏览:369

杜静 宋杰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4期

摘要:
随着2016年发改委2698号文下发,具有拓宽融资渠道、完善退出机制、盘活存量资产等作用的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开始兴起,目前已有多单产品成功发行。约束条件设置的本质是为了筛选PPP项目,降低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风险,以保证现金流的持续、稳定且可预测,从而筛选出合格产品供投资者选择。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研究了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研究现状和落地情况,归纳梳理了不同文件中的约束条件,得到了较为清晰的约束体系,指出了现有规定及成功发行的案例中需进一步规范完善的问题,认为在当前理论与实践结合阶段仍需以积极的态度、稳健的步伐推进PPP项目资产证券化。

高速公路PPP项目激励问题分析 下载:55 浏览:358

莫俊文1 周妍汝2 殷怡1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3期

摘要:
在高速公路PPP项目中,PPP项目公司和政府之间的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前者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后者则是以最大限度地提供公共服务为最终目标。正因为PPP项目公司与政府的目标与利益往往是相悖的,所以如何有效解决委托人政府与代理人PPP项目公司之间的代理问题是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为了避免PPP项目公司的投机行为,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对高速公路PPP项目激励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在激励模型中加入易于观测并能体现社会福利的政府补偿指标,建立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下的激励模型并求解,分析各项指标对项目公司积极性的影响。通过激励PPP项目公司靠近政府的目标与利益,使项目公司在获取自身收益的同时还能兼顾政府想要追求的社会福利,从而避免高速公路PPP项目中可能出现的投机行为。

房建工程事故行为致险链作用机理研究 下载:62 浏览:355

周新宇1 郭聖煜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2期

摘要:
为了深入理解不安全行为对于事故的影响,通过复杂网络探究房建工程事故行为致险链的作用机理。结合房建工程相关标准规范等,形成不安全行为列表;收集近些年房建工程事故案例,提取行为致险链,利用Pajek软件构建网络模型;分析网络的度和累计度分布,描述网络特性。结果表明,入度值和出度值高的节点分别反映事故的常见直接和间接行为原因,行为致险链网络具有无标度网络的特性。研究揭示了房建工程事故的行为致险机理,在预防事故的发生和发展上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城市住区更新业主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47 浏览:381

杨晓冬1 张家玉1 孙昌苹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1期

摘要:
城市住区随时间推移不可避免地出现老旧破败现象,需要经过综合整治改造以满足业主不断升级的居住需求,但在此过程中业主参与行为往往不足,导致更新受阻。针对这一问题,以计划行为理论为依托,提炼业主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构建其对业主参与行为的作用路径。结合作用路径,建立城市住区更新业主参与结构方程模型和测量方程模型,选择哈尔滨市4个典型老旧小区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对各因素影响路径和影响程度加以验证。并提出了促进业主参与住区更新事务管理的相关建议。

施工安全事故致因机理与案例数据统计 下载:65 浏览:389

张伟 朱双娜 曹春香 吴贤国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2期

摘要:
当前我国工程建设行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仍然较多,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仍存在较多不足。为强化施工安全管理,降低事故发生率,以系统思想和事故致因理论为基础,分析施工安全事故致因机理并结合案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组织管理、技术管理、资源保障、教育培训和应急救援5个方面,对施工安全事故致因进行归纳和分类。通过收集2005~2016年间我国571起施工安全事故案例报告和相关资料,分析各起事故发生的原因,统计各项事故致因出现的频数和频率,划分关键、次关键和一般事故致因。揭示了组织管理、技术管理存在缺陷最多,违规作业最易诱发事故等规律。并针对关键致因提出了相应对策,可为改进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建设工程分包合同激励模型设计与分析 下载:61 浏览:369

刘迅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2期

摘要:
在总承包项目中总包商与其长期合作的分包商之间的协作关系值得关注,引入对各分包商相互协作的激励,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建立多分包商时团队协作激励的分包合同激励模型。模型分析表明,当分包商的工作相互独立、在时间和空间上不互相影响时,总包商可同时提供个体激励和团队激励;而当分包商之间的工作联系比较密切,在时间和空间上互相影响时,总包商可只提供团队激励来诱使分包商之间相互协作、互相帮助。

基于隐性知识共享的施工项目奖金设计研究 下载:54 浏览:385

侯景亮1 李远富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2期

摘要: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构建施工项目团队成员隐性知识共享模型,分析表明项目绩效传递隐性知识共享的强度信号越强,项目团队成员隐性知识共享就越积极,获得高于项目奖金标杆的奖金就越多。同时,运用灰色综合评价法评价项目团队成员隐性知识共享的强度信号,以项目赢得值制定项目奖金标杆,从而设计项目团队成员的奖金。并通过应用案例给出了具体算法,进一步验证了该种项目奖金设计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基于ISM与AHP的斜拉桥主梁施工阶段风险分析 下载:65 浏览:389

杨珍珍 樊燕燕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1期

摘要:
以喀腊塑克水库特大桥为背景,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对该特大桥主梁施工阶段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建立多层递阶结构模型,明确风险因素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找出施工阶段中存在的表层、中间层和深层风险;再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主要的风险因素进行定性与定量的综合分析,通过对风险因素的权重比较,找出主要的风险源。结果表明:主梁施工阶段出现的风险因素中,施工技术风险和人因风险是影响主梁施工安全的主要风险,控制和监督主梁施工阶段的风险可以从这两点入手。合理、可靠的结论为该工程以及类似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分析提供参考,以降低施工阶段风险发生概率。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