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命体征的效果研究 下载:242 浏览:2706

俞佳洁 《心理学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目的 观察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对其心理状态及生命体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治疗的9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措施)和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综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及生命体征等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命体征指标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命体征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所有组间对比数据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需进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有效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维持其生命体征的平稳,护理干预的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心内科护理单元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241 浏览:2888

施赛赛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心内科护理单元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与生活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到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照常规鼓励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心内科护理单元。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西雅图心绞痛生活质量量表(SAQ),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满意度为88.9%低于实验组满意度98%,差异经统计学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心内科护理单元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升生活质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的临床分析 下载:362 浏览:3933

张浩 庞剑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目的 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呼吸科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 从呼吸科抽取患者39例为研究组,采用抑郁评分量表(SDS)、焦虑评分量表(SA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SDS及SAS均显示研究组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女性高于男性,随着年龄增长,越易产生焦虑、抑郁;(2)SCL-90测评显示,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等9个因子上高于正常成人常模(P<0.05)。结论 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呼吸科住院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中医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心理状态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下载:47 浏览:525

许金 《当代中医药》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特点,评价中医护理联合心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对象为60例行全膝关节置管术的患者,于2022年9月-2023年9月在我院进行临床研究,且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为中医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两组比较心理状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项数据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中医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可改善临床症状,调节负面情绪,预后效果理想。

多学科协作护理对白内障围术期患者心理韧性改善的研究 下载:75 浏览:769

赵红艺 《中国眼科杂志》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对白内障围术期患者实施多学科协作护理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2-2023.2内就诊的60例白内障围术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和实验组(30例,多学科协作护理),收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CD-RISC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的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评分更高,实验组护理后的眼痛、近活动、远活动、周边视力、总体视力情况、总体健康状况、精神健康、依赖性、驾驶、角色困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色觉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更高,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护理可以有效提升白内障围术期患者心理韧性,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有较高应用价值。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心理特点探析及护理对策 下载:323 浏览:3462

周玉娟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心理特点有哪些,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将5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中,在将摸球法作为依据完成分组,其中名称为对照组中,病例数为28例,名称为试验组中,病例数为28例。对照组给予的是传统护理模式,试验组则是在分析患者的心理特点后,给予心理护理模式,比较的为心理状况的差别。结果:两个组别的患者,在护理以后,都要比护理以前的SAS评分、SDS评分低,组间进行对比以后,试验组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即P<0.05。结论: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变化,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既可以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改变,还可以明显提高护理效果。

新冠肺炎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下载:350 浏览:3919

王梅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对新冠肺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鄂州中心医院感染科2020年2月2日至2020年2月25日期间收治的18例新冠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护士在其治疗的同时给予其心理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1个月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患者护理前的SAS、SDS评分分别为(59.46±5.43)分、(58.76±5.14)分,护理后1个月,患者的评分均呈明显下降趋势,SAS、SDS评分分别为(43.10±3.46)分、(40.35±3.22)分,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冠肺炎患者多存在不良心理问题,临床要在其治疗期间给予其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以改善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促使其树立康复的信心,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综合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理情绪、领悟社会支持评分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 下载:283 浏览:3459

邹学英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对冠心病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其心理情绪、领悟社会支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40例冠心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0例患者,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情绪、领悟社会支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将记录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焦虑程度、领悟社会支持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者患者焦虑程度、领悟社会支持评分相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等生活质量评分相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利于患者心理情绪的改善,还能有效提高领悟社会支持能力,从而促进生活质量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敷贴对冠心病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研究 下载:382 浏览:3890

肖勤娟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敷贴对冠心病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到我院治疗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则采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敷贴。邀请患者填写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理SAS(45.2±4.3)和SDS评分(42.8±6.3)均低于对照组患者SAS(56.3±5.5)和SDS评分(58.1±3.9),t=16.14,46.00,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66%)高于对照组患者(83.33%),c2=5.9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敷贴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有效避免患者陷入焦虑和抑郁的情绪中,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敷贴在临床对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具有推广价值。

细节护理对眼底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130 浏览:1335

孟辉 《中国眼科杂志》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开展孕期营养综合指导对孕妇血糖的控制效果和对巨大儿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到2021年9月间于我站接受孕期检查并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86例孕妇,根据孕期管理措施的差异将其分成两组,接受常规孕期管理的43例纳入参照组,接受孕期营养综合指导的43例纳入研究组,比较组间血糖控制效果、脂代谢指标及新生儿围产期不良结局。结果:研究组管理后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值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管理后的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孕期营养综合指导能较好的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水平,可降低脂代谢指标,降低巨大儿等不良新生儿结局发生率。

Peplau人际关系理论在三阴型乳腺癌晚期患者心理弹性及生存质量中的影响研究 下载:223 浏览:2392

张彩云 孙莹 唐平(通信作者) 《肿瘤研究》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 探讨Peplau人际关系理论对三阴型乳腺癌晚期患者心理弹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收治106例三阴型乳腺癌晚期患者,均分为对照组(n=53)与观察组(n=53),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以Peplau人际关系理论为引导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心理弹性及生存质量。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心理弹性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Peplau人际关系理论的应用可有效提升三阴型乳腺癌晚期患者生存质量,并有利于患者心理状态的恢复,值得推广。

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下载:332 浏览:3928

尚磊 祝涛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为使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方法]采取观察等方法对 27例住院时间进行全封闭式严密隔离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患者在隔离期间存在恐惧、焦虑、抑郁、孤独、愤怒、绝望、依赖等心理问题[结论]通过及时的心理疏导,能解决患者的负性情绪及心理问题,为今后应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心理护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心内科护理单元对于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载:313 浏览:3945

米日妮萨 阿卜力米提 阿尼合尼木 麦麦提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探究心内科护理单元对于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近期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实施心内科护理单元措施)。结果:经比较,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具备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心内科护理单元措施,能够有效改善其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方法 下载:281 浏览:3121

张舒 周秀明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最佳护理干预方式。方法:随机我院收治的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案中抽取40例,在隔离管理期间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方法:通过干预后,疑似患者SAS、SDS评分有所缓解,积极配合临床工作。结论:对于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心理干预尤为关键,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姑息心理护理对骨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238 浏览:2385

谢丽娜 《肿瘤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目的:探究对于骨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姑息心理护理后患者的心理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共计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分别在其住院接受治疗前、采用姑息心理护理后3月对其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的结果进行测定,并将不同时间段的QOL评分及SDS评分通过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其是否存在统计学方面的差异。结果:本次研究的骨恶性肿瘤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疗前的生活质量评分为37.96±4.03,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40.27±5.08,而在采用该姑息心理护理模式在其住院期间对其进行护理之后,再次监测其生活质量评分为60.21±6.11,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65.93±3.08,对研究对象不同时间段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进行统计学计算,可以发现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前以及接收姑息心理护理后3月之间的QOL评分及SDS评分之间的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科恶性肿瘤患者来说,在其住院期间接收治疗时,通过选择姑息心理护理模式对其进行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都会得到有效的进步和提升,因此在临床对骨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护理时,可以选择以这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对其进行护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护理干预方法、效果分析 下载:212 浏览:2160

白玉 赵敏 张洁 段雪娟 徐丽 《中国眼科杂志》 2022年7期

摘要:
目的:分析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将其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综合性护理,对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护理前SDS评分、SAS评分对比(P>0.05),观察组护理后SDS评分、SAS评分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舒缓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对维持良好护患关系也具有积极意义。

优质护理对溃疡性角膜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下载:266 浏览:2688

王裕萍 李虹 《中国眼科杂志》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对溃疡性角膜炎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方法:选入我院于2015年10月—2016年11月期间进行治疗的溃疡性角膜炎患者120例,以抽签法的形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行优质护理,对比干预前后2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焦虑和抑郁评分以及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溃疡性角膜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能够尽快的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观察心理护理对溃疡性角膜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下载:269 浏览:2713

盖红梅 翟蕾 《中国眼科杂志》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探析心理护理对溃疡性角膜炎患者心理状态的相关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8月~2019年11月收治的32例溃疡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心理护理),各1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SAS(抑郁)、SDS(抑郁)水平。结果:观察组SAS、SD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溃疡性角膜炎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向心理状态,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临床可推广应用。

心脏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下载:173 浏览:1718

​熊银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以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心脏康复护理模式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2例接受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组之后,实验组患者接受心脏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评价不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显示,实验组护理后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显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康复护理模式满足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需求,可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科学性。

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 下载:289 浏览:2913

方雪 《肿瘤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宫颈癌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所取得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8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患者护理情况。结果:经护理,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均得到了合理优化,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经护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得到了合理优化,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针对数据差异,以P<0.05,表示其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宫颈癌患者护理过程中,通过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有利于提升患者护理质量,值得推广普及。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